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立一批零碳園區,推動全國碳市場建設,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碳標識認證制度。此外,近日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據統計,截至12月20日,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總量6.24億噸,累計成交總額423.98億元。全國碳市場、零碳園區、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持續取得新進展。
碳市場做好擴容準備
北京綠色交易所副董事長、北京綠色金融協會秘書長梅德文近日表示,經過二十多年發展,碳市場機制被證明是一個有效的市場機制。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兩個履約期完美收官,整體運行平穩有序,交易價格穩中有升,活躍程度不斷提高,價格機制持續完善。鋼鐵、水泥、電解鋁行業被納入碳市場后,2025年全國碳市場的碳配額預計將達到80億噸,規模進一步擴大。
生態環境部今年9月發布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提出,水泥、鋼鐵、電解鋁行業將在2025年底前完成首次履約工作,新增重點排放單位約1500家。
繼水泥、電解鋁行業碳排放核算指南發布之后,2024年12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鋼鐵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查技術指南鋼鐵行業》兩份新指南,為三大行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做好準備。
企業積極布局碳減排工作。首鋼集團2024年申請了低碳排放的轉爐冶煉方法專利,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并繼續投入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推動開展碳排放管理工作。2024年9月,首鋼股份通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轉讓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為公司帶來1.4277億元收入。海螺水泥運營部副部長軒紅鐘表示,海螺水泥會在節能降碳、綠色環保、清潔能源及低碳水泥等方面加大技術攻關力度。此外,海螺水泥大力發展光伏、風電、儲能等項目。
梅德文表示,隨著我國碳市場不斷發展,其交易規模、交易價格、交易流動性、投融資功能都會有較大提升。
12月19日,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宣布聯合上海期貨交易所共同編制上海碳價格指數,此舉不僅可以更加綜合地反映碳市場各交易品種價格水平的整體變化,還可以幫助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評估不同碳減排項目的風險和收益,從而找到更具潛力的投資標的。
零碳園區建設提速
資深碳管理咨詢師汪軍表示,零碳園區可以為各種新興低碳技術提供示范場景,比如在園區推廣使用氫能、綠醇、綠氨、新能源儲能技術,利用可再生能源發電,規劃建設零碳建筑,推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等。
12月13日,工信部召開的黨組擴大會議提出,要深入推動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建設一批零碳工廠、零碳工業園區,促進工業資源規模化、高值化利用。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加速推進,成為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實踐。今年以來,云南省首批5個零碳園區開展了協同降碳的探索,推動綠色能源與先進制造業融合,增加綠電供給,推進碳管理平臺建設。
今年11月,江蘇省常州市發展改革委確定溧陽鋰享小鎮科創產業園等8個園區為首批常州市近零碳試點園區。常州市計劃到2026年末,完成10個以上近零碳園區、15個以上近零碳工廠、30個新型智能微電網試點示范項目的建設,并對近零碳園區、近零碳工廠提供資金支持。
據了解,我國零碳及近零碳工業園區約200個,占全國工業園區總數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這些園區通過多領域技術集成應用與管理機制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能源結構轉型,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與經濟增長極。
在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產品碳足跡已全面融入我國碳中和與綠色發展政策體系,建設步伐持續加快。2024年,生態環境部聯合15個部門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計劃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到2030年制定出臺2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并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構建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工作方案》,為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提供了明確政策指引,“十五五”時期,將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與碳標識認證制度,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
重點行業率先行動。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啟動了《紡織服裝行業碳足跡管理體系》系列標準的編制工作。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閻巖表示,相關標準的制定將為行業提供統一的指導原則與方法,幫助企業系統掌握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情況,挖掘節能減排潛力,提升環境績效和市場競爭力。生態環境部氣候司綜合處副處長邢佰英表示,摸清地方和企業重點產品、優勢產品碳足跡的家底,能夠打通產品碳足跡管理的全鏈條,疏通產品碳足跡管理過程中的堵點。
培育綠色增長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緊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培育綠色建筑等新增長點。
龍頭企業在節能減碳領域發揮著關鍵引領作用。
中國金茂全面推廣并優先選擇綠色建筑材料,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截至2023年,中國金茂滿足綠色標識設計要求的項目總建筑面積達3099.4萬平方米,累計獲得綠色建筑標識308個。恒尚節能推廣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推動既有建筑屋頂加裝光伏系統,推動有條件的新建廠房、新建公共建筑應裝盡裝光伏系統。江河集團表示,將加大對外銷售BIPV(光伏建筑一體化)異型組件產品的力度,跟進改造和新建建筑應用光伏項目,推動綠色建筑發展。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文峰近日表示,中國華能堅持以綠色低碳轉型為主攻方向,以新能源、核電、水電為轉型的三大支撐,優化清潔高效火電發展。“十四五”以來,中國華能新能源裝機量從3000萬千瓦躍升至9000萬千瓦,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未來,隨著各項政策的深入實施與技術創新的持續推進,我國將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更為重要的引領作用。
我國零碳及近零碳工業園區約200個,占全國工業園區總數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這些園區通過多領域技術集成應用與管理機制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能源結構轉型,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與經濟增長極。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