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狼牙套加粗震动入珠套h,被狼交的女人(h)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調整結構,優化延伸產業鏈條,爭取更大發展空間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中高速發展的新常態,其中鋼鐵行業受下游需求減弱,鋼材價格大幅下跌;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環保壓力持續增大等因素影響,企業生產經營形勢異常嚴峻。鋼鐵行業必須面對新形勢、新常態實施轉型升級,迎接新機遇、新挑戰。

山東泰山鋼鐵集團經過三十年的突破創新、轉型升級,實現了由低端建筑用材向高端制造用材,由低檔次普鋼向高附加值不銹鋼、優特鋼,由鑄造生鐵向板帶材、金屬制品的跨越式發展。下面我結合泰山鋼鐵的發展實際,談一下泰鋼集團公司轉型升級的做法和對行業轉型升級的一點思考。


    一、企業基本情況

山東泰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泰安地區萊蕪鋼鐵廠,1971年建成投產,1981年由于連年虧損下馬停產,1984年在現任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守東的主動請纓下恢復上馬。目前企業已發展成為擁有10個分廠、22個子公司、3座科研院所,具備年產400萬噸精品板帶材和100萬噸不銹鋼的綜合生產能力,集冶金、能源、機械、商貿、高科技于一體,跨行業、多元化經營的國家大型企業集團,已成為山東省乃至國家重要的精品板帶材生產和深加工基地。


    二、泰山鋼鐵轉型升級做法

1、淘汰落后,轉型升級,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抱本守業、固步自封終將被時代淘汰;盲目跟風、隨大流、趕時髦,也不會有光明的前途。泰山鋼鐵積極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響應國家產業政策,不斷除舊立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按照“控制總量、調整結構、淘汰落后”的政策要求,泰山鋼鐵根據企業健康發展需要先后淘汰了4臺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式燒結機、2420m3以下高爐、2450m3以下高爐、1條螺紋鋼生產線、140萬噸窄帶鋼生產線、266VIF焦爐、235T燃煤鍋爐等一批資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產品附加值低的落后產能。

建設了現代化機械化料場、帶式燒結機、高效節能長壽高爐、熱軋中寬帶鋼生產線、冷軋薄板生產線和不銹鋼冶煉、軋制生產線等一批技術含量與產品附加值高、節能環保、產業層次高的生產線,產業結構及產品結構實現了“由普通建筑用材向高端制造用材發展;由常規普鋼向不銹鋼、優特鋼發展”。

泰山鋼鐵于20044月,建成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950mm熱軋中寬帶生產線,填補了華東六省一市的空白;20064月,冷軋薄板一期工程竣工剪彩,結束了山東省和整個華東地區無高檔冷軋板的歷史;20078月,國內首條自主設計、制造的1700mm軋機組在泰鋼竣工投產,泰鋼專業化、精品化的發展戰略由此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087月,60萬噸不銹鋼工程建成投產,泰山鋼鐵完成了從普碳鋼企業到特殊鋼企業的成功轉型。2012年開始,與西門子奧鋼聯、德國西馬克兩家世界一流企業對不銹鋼系統作了全面升級改造,不銹鋼生產線達到了100萬噸冶煉、180萬噸熱軋的綜合生產能力。20123月,煉鐵技術升級改造后的兩座1780m3高爐竣工投產,進一步夯實優化了泰山鋼鐵產業鏈條,在不銹鋼這條產業鏈上,已完成了從煉鐵、煉鋼到熱軋、酸洗的產業鏈,目前,不銹鋼冷軋項目已拉開序幕,不銹鋼冷軋項目建成后,泰山鋼鐵的不銹鋼將形成一個閉合的、完整的產業鏈。將成為山東省重要的精品板帶材生產和深加工基地,這是泰山鋼鐵轉方式調結構、實施精品化戰略的重要里程碑,泰山鋼鐵從此走上了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快車道。

2012年,萊蕪市委市政府依托泰山鋼鐵集團,規劃成立了泰鋼不銹鋼生態產業園,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立足山東,面向東北、華北,延伸不銹鋼產業鏈,發展不銹鋼精深加工,目前,產業園各項規劃建設工作正次第展開,新能源公司正在積極運作,不銹鋼焊管、研發中心項目正在快速推進。今后一個時期,泰鋼不銹鋼生態產業園將進一步延伸不銹鋼產業鏈條,細分不銹鋼功能區域,著力引進、建設高檔不銹鋼壓延加工、不銹鋼異型管、轎車用不銹鋼、家電用不銹鋼、高檔不銹鋼餐具炊具、加工配送、貿易及物流企業,適時建設不銹鋼電子交易平臺,著力打造江北地區層次最高、低碳節能、清潔環保的不銹鋼產業集群。

2、堅持循環經濟、綠色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泰山鋼鐵始終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把“單純、集約、高效、清潔”作為治廠的根本方針,把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貫穿到企業發展的全過程,打造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早在1990年就建成了日處理污水5000噸的污水處理廠,是當時山東省第一家企業自建的污水處理廠;建成了高爐煤氣、焦爐煤氣和轉爐煤氣“三氣合一”的智能化煤氣綜合管網,將富余的煤氣全部回收發電,實現了負能生產,煉鐵的燃料比達到了500千克/噸以下,噸鋼綜合能耗600千克標準煤,噸鋼耗新水僅為3.39立方米,均居行業前列;自發電量已經達到了用電總量的54%

泰山鋼鐵在環境保護上舍得投入,并做到“三同時”。30年來,泰鋼累計投資110億元以上,建成投產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和清潔生產項目100多項。在不銹鋼鋼渣處理上,率先引進臺灣干式棒磨機處理技術和設備,實現了鋼渣無水閉環處理和循環利用;在焦化廢水、廢氣治理上,具有“分布式能源特征的綠色轉型集成技術改造”獲國家焦化工藝清潔生產集成技術改造示范工程;在生態建設上,不斷見縫插針綠化、美化環境,現在,從爐臺到社區,從生產到生活,在10平方公里的泰鋼工業園內,到處都是“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的祥和氛圍。

就像登山一樣,泰鋼在低碳循環經濟的路上,雖然每一步的攀登都不易,但每一次的前進,都使企業又邁上了一個新高度。2011年,121日,泰鋼當家人王守東榮膺“低碳山東省十大領軍人物”,成為山東省工業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的成功典范。在獲獎人選中,王守東是唯一一位鋼鐵企業的負責人。

3、瞄準一流,聯合創新,推動泰山鋼鐵向高端精品發展

“官產學研用”聯合是企業創新能力快速提升的主渠道。泰山鋼鐵充分利用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實驗室、中烏鐵素體不銹鋼合作中心、山東省院士工作站、山東省不銹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與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鋼鐵研究總院、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烏克蘭國立科學院及西門子奧鋼聯、西馬克等國內外知名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

2012年,與西門子奧鋼聯、西馬克兩家世界一流企業聯手,對不銹鋼系統實施了全面升級改造。爐卷生產線創新應用了“1+1+3”生產模式,是國際上繼芬蘭奧昆托普之后的第2家,企業的裝備水平、工藝水平、產品質量、環境保護、綜合實力實現了質的提升。今年49日,泰山鋼鐵爐卷軋線高效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榮獲“第二屆山東工業突出貢獻獎”。

泰山鋼鐵“低鎳鐵素體不銹鋼板帶材關鍵技術開發”被科技部列入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高效節能鐵素體冶煉新工藝技術開發”列入了科技部對俄國際合作專項、山東省國際合作專項以及山東省重大產業技術和裝備研發專項。“二步法不銹鋼冶煉方法”和“一種半工藝冷軋無取向電工鋼的生產方法”專利,榮獲了第二十屆中國發明展覽會金獎。不銹鋼熱軋鋼板鋼帶被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認定授予“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被中國質量協會冶金工業分會審定確認為“冶金行業品質卓越產品”,304不銹鋼獲得了“中國不銹鋼行業名牌產品”稱號,企業還取得了“承壓用不銹鋼帶生產許可證”。目前,泰山鋼鐵已開發出刀具鋼(TSCr9LP)、雙相鋼2205310S321316LJ4X304430410S100多個品種規格的不銹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爭取了主動,泰山鋼鐵逐漸走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和高端精品發展的道路。

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由于下游需求減弱,鋼材價格大幅下跌,企業資金緊張凸顯、環保壓力加大等因素,全行業仍處于轉型升級的陣痛期,企業面臨的生產經營形勢依然嚴峻。

根據工信部201525日信息,2014年我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投資下降5.9%,但仍處于相對高位,鋼鐵工業新開工項目仍有2037個,同時考慮前期建設項目產能的慣性增長,全國粗鋼產能規模仍在增長,2015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初步估算噸鋼環保投資需增加13%,噸鋼運營費用約增加200元,較實施前增加40%左右,鋼鐵工業的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轉型、升級成為鋼鐵企業必須直面的現實。


    三、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和鏈條優化延長的幾點思考

(一)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和鏈條優化延長,要注重淘汰落后產能和產業結構調整

據“第十一屆鋼鐵行業發展戰略會議”信息,從2015年起我國粗鋼消費量將開始逐年下降,到2020年粗鋼消費量7億噸,到2025年進一步縮減為6.5億噸。未來十年我國鋼鐵業將難以擺脫產能過剩的困擾,靠數量、靠規模發展的舊模式老路子已經走不通了,面對鋼鐵新常態,鋼鐵行業要進一步化解落后過剩落后產能,探索一條減產增效、穩產增效、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發展新模式。

一是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把落后的工藝、裝備和低水平、低檔次的鋼鐵產品淘汰出去,為先進的產能騰出市場空間,從而改善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增加企業效益。預計到2025年中國鋼鐵業通過并購重組、品種結構調整、國家政策導向、法律法規及市場機制等將壓縮和淘汰鋼鐵產能2億噸以上。

二是通過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推動技術裝備大型化、現代化和產品升級換代步伐,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三是進行優化組合。集中優勢資源進行優化與重新配置,引導落后工藝裝備向先進的工藝裝備再向生產先進的產品方向的有序調整與轉移,提高行業優勢產能的集中度,增強核心競爭力。

(二)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和鏈條優化延長,要注重產業鏈條的擴展與優化延伸產業鏈條

當前能源資源供應趨緊、要素成本上升、用鋼需求強度下降的復雜形勢下,我國鋼鐵工業進入高成本、低增長、低盈利時代。如何通過優化產業鏈增強綜合盈利能力,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是我們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

一是向上游拓展。構建穩定、可靠、低成本的資源戰略供應鏈,提高戰略資源的保障力和控制力,緩解與解決資源供應的制約因素,有效化解企業經營風險,提高盈利能力。

二是優化完善產業鏈條。通過技術創新與技術改造,建立上下工序銜接完整的鋼鐵產業、產品鏈,填平補齊缺口裝備,著力打造原料-生產-營銷為一體,冶煉-連鑄-軋制-精細深加工相協調的系統化鏈式產業結構,最大限度減少產業鏈間消耗,增加產業鏈間附加值,提高產業鏈綜合效益。

三是向下游延伸。圍繞客戶需求,向鋼材深加工和服務領域延伸,與客戶共同開發新產品,為客戶定制特種產品,全方位提供技術支持,形成供應服務鏈配套優勢,提升鏈條產品系統盈利水平。

四是建立產業網。以鋼鐵產業為主體,加經與上下游產業、鋼材貿易商、物流業,甚至IT業等的合作,形成組成不同形式合作關系,充分發揮各產業網的聯動作用,推動鋼鐵企業產業鏈延伸良性發展。

(三)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和鏈條優化延長,要注重一業為主與多元經營相結合

鋼鐵工業現在已經進入新的市場和產業發展時期,單純依靠鋼鐵主業一個產品、一項指標、一項工藝等“一招鮮”難以逆境突圍,很難維持長期穩健持續發展。打破思維定式和傳統路徑依賴,在做精做強鋼鐵主業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實施有限多元戰略,全力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已經成為鋼鐵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應對嚴峻挑戰的新路徑。

世界著名的德國蒂森克虜伯、日本新日鐵住金、韓國浦項等鋼鐵集團,隨著產業鏈的延伸和價值鏈的拓展,早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鋼鐵企業。其中,蒂森克虜伯已將企業定位為全球型專業材料和技術集團,圍繞專業材料和技術兩大戰略領域,確定了鋼鐵、產品服務、升降機技術、工廠技術、零部件技術、船舶系統六大業務板塊,其傳統鋼鐵產品僅占業務收入26%,鋼鐵產品服務業占比達到31.2%,二者以外的相關產業收入占比達到43%,均超過鋼鐵主業的直接貢獻率。鋼鐵企業要積極探索非鋼資源的整合路徑和多元產業的發展方向,增強盈利、抗競爭、抗風險能力。

一是明確適合企業實際的多元產業發展定位。從戰略高度提高對多元產業發展的認識,加強系統規劃、頂層設計,重點圍繞發揮整合優勢,謀劃適合規模化發展、專業化經營的產業;

二是圍繞鋼鐵產業鏈主體,發展與主業高度關聯的資源產業和產品服務業。提高產品深加工度和延伸服務創效能力。做強做優板帶材精深加工產業;同時,瞄準高端裝備制造用戶,合資、合作建設板材剪切加工配送基地,實現由材料供應商向綜合服務商的轉變;

三是開展資本運作和國際化經營。優化配置國內國際資源,實施全球范圍內的產業鏈延伸和業務拓展,寬化營銷和金融服務平臺,拓展貿易、物流和金融服務業。

(四)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和鏈條優化延長,要注重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

以“新三高”(高端、高質和高效)取代“舊三高”(高消耗、高排放和高污染),實施綠色發展,是鋼鐵企業轉型升級的當務之急,更是企業再造競爭新優勢、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戰略選擇。

一是通過技術創新與技術改造,開發新一代鋼鐵生產工藝流程,積極采用焦化工序的焦化煤調濕技術、焦爐大型化技術、搗固焦爐技術,燒結工序的小球燒結技術、降低漏風率技術,高爐工序的高爐高效噴煤技術、高爐噴吹焦爐煤氣技術、高爐脫濕鼓風技術等先進環保技術,推廣應用荒煤氣余熱利用技術、干熄焦技術、燒結余熱發電技術、高爐爐頂余壓發電技術、轉爐余熱蒸汽和軋鋼加熱爐余熱蒸汽綜合利用技術等無害和低害新工藝、新技術,加強低碳生產技術的創新研究和推廣應用,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從而構建綠色鋼鐵制造工藝。

二是加強二次能源利用,發展實施循環經濟。鋼鐵工業發展循環經濟的關鍵主要是從提高鐵素資源利用效率、能源循環利用率、水循環利用率和固體廢棄物利用率等4個方面入手做好工業物質和能源的循環。國內外鋼鐵界公認的、現在可以回收利用的二次能源量(不包括副產煤氣)約占鋼鐵企業總用能的15%左右。據統計,我國大多數鋼鐵企業利用率在50%以下,說明我國鋼鐵企業二次能源利用的空間和潛力仍很大。

三是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建立鋼鐵和有關工業的生產鏈網,開發各種行業間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流程,實現生產資源的鏈式循環,可以形成不同企業之間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

四是培育節能環保產業,形成新的效益增長點。據了解,環保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鋼鐵行業面對嚴峻產業與市場形勢,要適時轉變經營與發展戰略,及時對接國家政策導向,尋找經濟增長點與突破點。鋼鐵工業的節能減排、污染治理、資源開發、能源綜合利用等都是環保領域中的重點發展項目,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要本著環境經營的理念,跳出圈子,開拓創新,找準盈利點,節能環保產業將會成為鋼鐵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五)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和鏈條優化延長,要注重創造自身獨特的產品技術優勢

鋼鐵企業要立足現狀,結合企業實際和產品特點,進一步研究市場、分析市場、細化市場,不斷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精細化、差異化水平,實現“普轉特”、“粗轉精”、“低轉高”,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產品群,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覆蓋面,創造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產生新的效益增長點和開發占領市場。

一是降低開發成本,提高產品開發成功率。要把握好市場需求,加強營銷與技術開發人員的相互溝通,把研發、生產、銷售和其他職能中具有的技術結合在一起,讓生產和銷售很大程度上參與新產品的開發工作和決策制定,梳理各工序影響新產品成本的關鍵要素,建立新產品目標成本系統支持平臺,讓開發過程變得更加有機化,從而推進產品從研發到生產的全流程管控,減少開發過程的重復設計,縮短開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提高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為企業提供新的效益增長點。

二是立足內部,著眼市場練內功,對本企業冶、鑄、軋全系統進行全面分析,在確保穩定、高效生產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技術產品優勢,尋找產品差異化的切入點,對各種資源、能力和優勢進一步優化和集約化,創造并形成新的優勢,從而達到“做優常規產品,做強重點產品,做精高端產品”目標。

三是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主動服務于用戶。由生產型思維向服務型思維轉變,根據各個用鋼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用鋼需求升級,更專注的研究特定領域,潛心研究客戶需求,追蹤鋼鐵材料發展的方向,針對性配置資源,積極開展產學研用合作,完善新產品供研產銷一體化運作體系,提升鋼鐵深加工、終端產品制造及相關服務能力,提高產品差異化、特定化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打造市場適應性好、競爭力強的產品體系,增強企業產品競爭力。

(六)鋼鐵產業轉型升級和鏈條優化延長,要注重推進“互聯網+”與“工業4.0”建設實施

根據《原材料工業兩化深度融合推進計劃(2015-2018年)》的總體安排,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著力推進鋼鐵行業兩化融合。通過兩化深度融合,推進信息技術在工藝裝備、生產過程、經營管理、商貿流通、節能減排等方面的綜合集成應用,促進鋼鐵行業由大變強,進而實現轉型升級。

工業4.0與鋼鐵的結合,使得鋼鐵業具備了從大規模生產向個性化定制(小批量、多品種、多規格)轉型的基礎條件。互聯網+鋼鐵,實質是互聯網技術和思維與傳統產業的結合,鋼鐵企業由制造商向服務上轉型。基于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物流體系降為用戶庫存管理和精確配送提供服務,數據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生產與互聯網結合以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

一是把控生產兩端,實施精細化管理,降低系統成本。鋼鐵生產需要大量購買大宗原材料,同時伴隨著各類鋼鐵產品的銷售。鋼鐵企業要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建立企業系統整體的供應鏈,利用鋼鐵企業的生產和銷售的規范效應,實施精細化信息管理,降低購買成本、物流成本、庫存成本,從而達到“供產銷一體、管控同步、三流同步”是鋼鐵行業信息化追求的目標。

二是裝備優化與改造,提升兩化融合水平。目前我國鋼鐵企業的技術裝備水平比較先進,在冶、煉、軋等主要生產工序和流程中實現了基礎自動化,生產過程控制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有條件的企業,還應加大智能化生產技術研究,結合裝備能力優化提升,提高軋鋼過程自動化和工藝集成水平,提高冶金技術水平和過程自動化高速控制能力,發展高端鋼鐵行業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

三是推進兩化技術深度融合,提高整體運行效率。進一步推進研產供銷、經營管理與生產控制、業務與財務全流程的無縫銜接和綜合集成,建設統一的管理信息平臺和集團信息管控體系,推進管理系統與生產系統的集成化和協同化應用,逐步實現產品開發、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過程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規劃建設以產業鏈為基礎的,覆蓋采購、營銷和電子交易的電子商務平臺,促進各類資源在集團內的充分共享和高效協同,提高集團公司整體運行效率,增強企業綜合實力。

當前,普通鋼材產品供給嚴重過剩,但是我國大飛機、高速列車、新能源汽車等重點工程或電子信息、節能環保、重大裝備等重點領域的核心部件、關鍵鋼鐵材料受制于人,仍有部分高端鋼材產品如,高標準模具鋼、特種耐腐蝕鋼、高速鐵路用特殊鋼、航空航天用特殊鋼等仍然滿足不了要求;同時國家重點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可推動鋼廠走出去,既可避免強烈的同行競爭,又可優越的利用國外礦產資源,可以加強跟亞洲、歐洲、非洲等國家的合作,緩解國內供需矛盾。拉動鐵路、公路、供電等基建項目建設,將大大的拉動鋼材需求,從而刺激鋼廠往西部、沿海地區轉移,從而改善國內鋼鐵業的產業布局,利于鋼鐵業的長期發展。

“打鐵還要自身硬”,鋼鐵行業要充分利用好利好條件,不斷轉變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堅定攻堅克難信心,凝心聚力,協同合作,鋼鐵行業一定會迎來發展的春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