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專家賀宗春供本會專稿
一季度,新冠疫情對國內企業經營沖擊十分嚴重,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前2月企業經營數據看,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8%、利潤同比下降38%,存貨周轉、應收賬款惡化。然而,有些企業卻在這個期間取得了不凡成績,他們做了些什么?
一、全員營銷
此次疫情對企業影響最大的是市場需求下降、訂單減少,這幾乎是全行業企業面臨的問題。日本“經營之圣”稻圣和夫說過:“蕭條時期,全體員工都應成為推銷員,全體員工團結一致,向客戶提案,創造商機。”
自疫情以來,很多企業老板親自上陣推銷商品的信息屢屢刷屏。業績逆襲的化妝品品牌“林清軒”實施全員營銷,給總部所有后勤干部開通小程序商城,每個人都帶業績任務,董事長10萬元、副總裁級5萬,總監級3萬,推行一個禮拜之后銷售額達到60萬元,相當于6個門店做一個月的業績。蘇寧十余萬管理干部深度參與社交營銷,3天時間人均帶單量達到8.5單,平均帶單金額近2000元。除了開拓市場、抓訂單之外,全員營銷還有一個作用是讓企業所有人在這個時候去體驗低頭討訂單的苦、求客戶的難,增強一線的體驗,對形成凝聚力更是十分必要。
二、轉戰線上
突如其來的疫情為企業數字化、線上化轉型,帶來了顯著的壓力和動力。超過一半的企業選擇遠程辦公方式,釘釘、企業微信、騰訊視頻成為各大手機應用商城下載量排行前3名;有三成以上的企業選擇業務上網、加快數字化轉型,這段時間誰向線上轉得快、誰向線上轉得好,誰的業績受影響就越小,甚至取得快速增長的奇跡。效果最明顯的是餐飲、教育、生鮮等企業,線上化帶來了更大的市場與更低的業務成本,有的企業實現了8倍以上的增長。
不少鋼鐵生產與流通企業開通抖音、快手,在制造業也有一些案例,特別是利用直播等線上渠道進行營銷,成為不少企業的首選。中聯重科土方機械舉辦一場“公益high購夜直播”活動,一個半小時內就賣了620臺挖掘機。4月1日,淘寶網紅主播薇婭以4500萬價格賣出一個火箭,據稱是5分鐘內有800多人拍下50萬定金,背后其實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業務營銷向線上轉型的一次嘗試。
這次疫情將拉動諸多在線經濟發展,醫序衛生、健康檢測;在線教育平臺;在線營銷平臺;線上辦公軟件(包括視頻服務);線上采購招標服務;外賣配送服務;線上營銷服務;企業電商平臺搭建等,線上經營能力將成為企業的基本功。
業務、管理向線上轉不是一件高不可及的事項,并不是要求所有企業都去做阿里巴巴,對絕大部分企業來說核心是用好數字化工具,對流程和組織進行調整,重視數字化,利用好數字化,向線上轉是提升,而不是“再造”。
三、極致降本
對大部分行業來說,疫情給企業帶來的經營壓力,最困難的時期還沒有到來。前兩個月,由于春節和封城的影響,經營活動按下“暫停鍵”,成本的壓力主要來自人工、租金等剛性成本。隨著國內復工復產,各行各業將迎來復蘇期,但這次疫情不同于單純的經濟危機,特別是境外疫情正處爆發期,大部分經營活動將呈緩慢恢復特點。在這個階段,諸多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成本支出除了剛性成本之外,還要支付更多的生產、庫存等成本,再加上政府臨時支持政策逐步退出,企業將面臨“利潤沒有回歸但成本先回歸”的難題,疫期可能沒有被“凍死”,但可能被更高的成本“耗死”。因此,企業成本能夠壓縮到什么程度,直接影響到后續企業的經營及成長的可能性。
前一階段,一部分企業積極開展消減成本工作,把疫情當做公司“強身健體”的最佳時間。很多鋼鐵生產企業加強成本管理,對原材料、生產、物流和銷售系統進行對標梳理,提升精細化、精益化管理。一些企業延遲支付高管薪酬,調整關閉固定成本高、對供應鏈依賴程度高的業務,對債務進行調整優化等,推動精益管理,減少內耗,把很多不必要的浪費要減掉。
消減成本的根本,保持好現金,做最壞的準備,才能可能迎來最好的結果,現金流是生命線。
四、品牌營銷
表現良好的企業充分認識到困難時期是構建客戶關系、建立品牌優勢的絕好機會,不少企業積極創新模式做好品牌營銷推廣工作。如一些企業開始利用自身的制造優勢,轉產口罩等急需防護品,鋼鐵生產企業不在少數,但產出更多是以贈送方式給客戶,以建立與客戶更好的關系。如一些企業積極借助行業協會平臺,在做好公益培訓的同時宣傳自己的品牌。中國金屬材料協會在疫情期間,組織了多場公益培訓活動,與企業、客戶形成了三方共贏的品牌營銷效果。
對鋼鐵行業來說,在產能過剩、品質普遍提升的壓力之下,品牌競爭已經成為重之中重,疫情將給企業品牌營銷賦予難得的機遇。
企業所有偉大的變革,都是危機倒逼的結果。千萬不要浪費了一場危機,活下來的強者將會收獲整個春天。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