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不是靠大風刮來的,而是要靠我們一點一滴的環保努力和投入奮斗出來,要靠鋼鐵生產企業、環保技術研發與設計施工單位共同升級完善創新出來,要靠綠色發展與實踐創造出來。保衛藍天,中國鋼鐵工業仍需努力?!?1月30日,在改革開放40年鋼鐵行業綠色發展論壇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展與科技環保部主任黃導在專題報告中指出。
“我們鋼鐵行業一直在努力,一直對環境保護是有責任和擔當的?!痹趫蟾娴囊婚_始,黃導就強調了這一觀點。
據生態環境部通報,2018年1月~10月份,我國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1.5%,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5%;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2.6%,同比上升2.9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這里頭有我們鋼鐵行業的功勞。”黃導指出。
據介紹,2017年,鋼鐵行業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持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和清潔化利用,固廢處置和資源綜合利用齊頭并進,鋼鐵企業大氣和水污染防治質量效果進一步改善提升。鋼鐵行業配合國家和地方環保管理部門加強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建立健全江河湖泊生態水量保障機制,實施節水行動,使周邊社區和社會切實感受到了鋼鐵企業環保質量的積極變化。
他特別指出,鋼鐵工業環保統計年報中的123家鋼協會員企業中有106家鋼鐵企業,2017年噸鋼耗新水平均為3.12立方米,再創歷史最好成績,水重復利用率繼續保持上年97.71%的高水平;外排廢水量基本穩定,廢水中的主要污染控制指標噸鋼外排COD(化學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呈現明顯下降。2017年,大氣污染物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創鋼鐵行業歷史最好成績;水重復利用率達97.80%,比2016年提高0.06個百分點;二氧化硫、煙粉塵排放總量和噸鋼化學需氧量分別比2016年下降3.69%、7.34%和2.96%。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節能環保統計月報數據看,2018年鋼協會員企業大氣污染物二氧化硫、煙粉塵排放繼續呈大幅減少趨勢。
治理環境,鋼企仍需努力
鋼鐵行業的環保成績有目共睹,但壓力和挑戰仍然巨大。據介紹,生態環境部對1月~10月份空氣質量后10名的城市排了一個序———臨汾、唐山、邢臺、石家莊、邯鄲、安陽、晉城、咸陽、太原、保定(從最后一名排起)。“不少城市仍然是和鋼鐵及其產業鏈關聯度較高的城市,再加上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中這些區域和鋼鐵產能密集程度的重疊性,勢必要求我們鋼鐵企業繼續努力,不能滿足于原有的成績?!秉S導指出。
他認為,我國鋼鐵行業的環保工作任重道遠。因為鋼鐵行業現在執行一系列排放標準,還有一些清潔生產標準,這些標準大量收緊了原來的一些排放指標。例如,2012年開始執行的鋼鐵污染物排放系列標準大幅收緊了顆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限值,顆粒物從100毫克/立方米~120毫克/立方米收嚴到20毫克/立方米~3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從2000毫克/立方米收嚴到200毫克/立方米;增設了氮氧化物、二惡英等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環境敏感地區規定了特別排放限值。河北、山東兩省發布了更為嚴格的地方標準。這些標準提高了鋼鐵行業環保準入門檻,促進了污染物防治工藝技術進步,絕大多數鋼鐵企業實施了提標改造。近期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在對鋼鐵7項系列排放標準實施情況的評估報告中提示:鋼鐵企業車間廢水管控措施尚需提升;廢氣無組織排放控制需要加強,在線監測數據過于樂觀,不能反映真實污染排放現狀……報告建議,以超低排放為契機,加強行業深度治理,加強鋼鐵、鐵合金和鐵礦采選企業環境監管,強化環境管理的科學性。
他認為,對于環境政策,中央和生態環境部等部門是信號明確、態度堅決的,因此,企業要身體力行、努力實現《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提出的新目標,實現行業企業綠色發展大升級。他同時建議,各級政府部門提前給予企業一個必要的政策預期,排放標準要求加嚴后,給予企業一個合理的改造期,給市場一段必要的緩沖期和適應期,保證企業生產經營和重要原材料市場穩定有序。企業要對政策有正確的理解,宣傳好自己與城市、社會和諧共融共存的一面,在日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處理好速度和質量問題,真正降速提質、調結構,提高運行質量,同時,捕捉節能環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中的商機。
黃導建議,鋼鐵企業做好環保工作,要關注政策、標準、天氣、周邊規劃布局、技術、裝備,以及責任分解落實、制度完善、合同執行,并及時關注各類環保政策標準征求意見稿,結合排污許可證管理工作,認真做好企業環保自我監測和臺賬工作,積極配合污染普查等環保摸底工作;鋼鐵企業和技術源單位都要注重誠信,在推進綠色發展過程中實事求是、誠信為本。在節能工作中,鋼鐵企業要完善企業規章制度和用能標準、關注能源價格和供應(煤炭、焦炭、天然氣等),充分發揮好能源管控中心的優化調度能力和作用,注重周邊社區用能需求與企業剩余低階能源利用相結合,關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與完善,與技術源單位一同尋求余熱余壓—電能—機械傳動的路徑(動能轉換的合理路徑與能量對接),關注責任分解落實,關注上網發電政策調整與相關改革,加強能源合同管理、細化合同條款,明確責權利,友好履約,及時關注各類節能碳排放政策標準征求意見稿。
黃導表示,鋼鐵企業應該沿著綠色發展的技術路徑,經過系統的優化設計和綜合比選,既要大膽創新應用,又要使相關污染控制和治理技術真正穩定達標,成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超低排放技術,這樣才能保證中國鋼鐵工業綠色發展目標的實現。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