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 /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 賈奧勝 通訊員 孟代林
當前,鋼鐵行業既面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結構調整和需求升級等方面的重大機遇,也面臨需求下降、產能過剩及有效供給不足、企業陷入嚴重虧損局面的嚴峻挑戰。業界普遍認為行業已經進入嚴冬。在此形勢下,鋼鐵行業如今面臨的問題有哪些?又有哪些良性發展的思考與展望?鋼鐵供應鏈企業如何安全“過冬”?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陳雷鳴。
一、鋼鐵行業面臨的問題和現狀
鋼鐵行業面臨的問題和現狀從中央對國內的經濟形勢來看,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要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中國目前面臨的國際環境大家很清楚,不容樂觀,除了全球經濟下行、需求下滑、通脹壓力加大之外,最關鍵的是美西方對中國沒有底線的打壓,這是從未有過的,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影響巨大。所以中央就預判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标惱坐Q說道,“從發展趨勢來講,我們要有這個思想準備。此外,企業發展環境異常嚴峻,上游產能過剩,下游需求不足。比如不銹鋼的下游加工企業出口訂單大幅銳減,還有很多鋼材出口不賺錢。”
陳雷鳴表示,外部環境同樣不容樂觀,行業進入深度調整和重構期,這一輪市場危機比2014、2015年更嚴峻。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灰犀牛”“黑天鵝”事件頻發,不確定因素持續增加。對此,他分析,首先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打破二戰以來的國際格局、國際體系、國際秩序深入調整;第二,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對于企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全球經濟經過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信息時代,現在是數字化與智能化時代?!笆奈濉币巹澨岢鰯底种袊拍?,國家還專門成立數據局,就是要推進數字化轉型;第三,美西方對中國全面圍堵和打壓。包括政策、經濟、軍事等;第四,全球經濟下行,通脹壓力加大。經濟步入下行空間——消費疲軟、惡性通脹、滯脹乃至深度衰退的風險;第五,俄烏沖突影響加劇,全球經濟前景暗淡,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第六,全球能源危機和風險。全球能源市場震蕩加劇,能源供需失衡,俄烏沖突對全球能源市場產生劇烈影響,國際能源基準價格快速上漲;第七,國際匯率波動的風險。美聯儲加息降息對每家企業,每個人都有影響。交易風險、折算風險(會計風險)、經濟風險(經營風險),影響企業的生產銷售數量、價格、成本,引起企業未來一定期間收益或現金流量減少;第八,供應鏈陷入去全球化的危機。不管是國家“十四五”,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都談到了供應鏈的安全,強鏈、補鏈,優化升級等等。現在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對產業鏈、供應鏈造成沖擊,包括美國制造業回歸,實際上是供應鏈遇到去全球化危機。中國的制造業體系比較完整,這些年供應鏈在很多方面建設得還是比較全。遇到這種情況,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
二、對鋼鐵行業良性發展的思考
“從行業環境來看,鋼鐵行業進入寒冬期,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标惱坐Q結合鋼鐵行業現狀做出幾點分析。一是鋼鐵產能過剩矛盾十分突出。現在我們粗鋼產能超過12億噸。最近我通過與企業家和專家的溝通交流,預計未來鋼材實際的粗鋼需求,悲觀一點是6億噸左右,樂觀點到8億噸,假如是7億噸的話,我們有5億噸的產能要被淘汰;二是上游兼并重組力度加大。我們看到寶武重組,包括其他鋼鐵巨頭都在加大重組力度;三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重道遠。產品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服務能力和水平也必須調整升級;四是雙碳目標是企業的生死門。包括生產加工企業,未來如果雙碳目標實現不了,有可能產品不能在市場流通,這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五是下游需求大幅銳減。無論是房地產,還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都已經進入減緩期,尤其是疫情這三年;受出口受阻的影響,制造業的鋼鐵需求也在減少;六是流通企業加速分化,一批企業將要死去。千萬噸至五千萬噸級綜合性、跨區域、跨行業、跨國界、具備高新技術的現代流通服務企業集團正在形成并將主導市場,一大批“一買一賣”企業將被淘汰;七是企業內部風險不容忽視。鋼鐵供應鏈上中下游企業不僅面臨著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還存在內部生產、經營、管理、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諸多風險點,每一個點都能決定企業生死,內部風險是很大的,尤其是庫存的風險,還有管理的風險等等。
談到企業重組話題,陳雷鳴表示,鋼廠兼并重組力度正在不斷加大。2021年10月24日,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推進鋼鐵企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中國寶武鋼鐵產量已位居全球第一,旗下鋼廠已遍布12省市。鞍鋼集團、沙鋼集團、德龍、建龍等鋼鐵企業也在積極行動。鋼鐵企業向下游延伸和融合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寶武集團中南集團成立,實際上是形成新的生產和龍頭企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
未來,生產和銷售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上中下游企業融合度會越來越高。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大型綜合性鋼鐵現代流通企業集團正在加速形成。2022年度,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會員單位鋼材銷售五十強企業總銷售量為3.04億噸(不含鋼坯),占全國鋼材總產量的22.69%。其中,前十名企業年銷售總量為2.12億噸,銷售量最高的企業5306萬噸,1000萬噸以上企業的12家。
三、對鋼鐵行業良性發展的展望
談及鋼鐵行業未來,陳雷鳴表示:未來十年,我國焊管生產企業前十家的產量將超過全國總產量的80%以上;鋼鐵流通企業的集中度也將不斷提高,強者愈強。
對鋼鐵行業良性發展,陳雷鳴提出了九點展望:
一是供需平衡,鋼鐵產量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我們去年的粗鋼產量是10.18億噸,跟未來預期的7億噸相比較,任務也是很艱巨的,任重道遠。
二是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品結構和產業布局。低端、落后、不符合低碳目標的產能將被淘汰。另外,產品結構要合理,高中低檔要均衡,同時優鋼、特鋼、高強鋼、輕量化是發展的目標。區域布局合理,我們現在區域布局不合理,有的省份產能嚴重過剩,有的省份是嚴重不足。
三是下游需求重振和回歸本原。我國經濟真正從粗放式發展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軌道,下游用鋼行業經過深度調整和重構,需求重振,步入正常地、良性地、科學地、合理地需求新發展階段。我們期望下游需求回歸到本原,這樣的話整個行業才能良性發展。
四是構建科學、高效、協同發展的鋼鐵現代供應鏈體系。利用現代互聯網、大數據、數字化、智能化、區塊鏈等新技術,建立起符合新發展階段要求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鋼鐵現代供應鏈、產業鏈和生態圈;構建起有效循環、科學暢通、綠色低碳、智慧智能、數字化、立體交叉、高質量運行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鋼鐵現代供應鏈體系,上中下游能夠高效協同,良性互動,共享發展。
五是建立數字經濟新業態。建立起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數字經濟新業態。習總書記曾說,“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習總書記曾說,“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構建數字化供應鏈,打通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數據通道,促進全渠道、全鏈路供需調配和精準對接,以數據供應鏈引領物資鏈,促進產業鏈高效協同,有力支撐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六是經營管理模式亟待變革。這是我的一些思考。其一是粗放式向精益化,現在很多企業搞精益管理,我們也有會員單位專門為企業做精益管理;其二是低價位惡性競爭向高質量產品與服務供給。企業一定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平臺,國家也在支持平臺經濟。不能把企業看成一個獨立的孤島,要往供應鏈發展,從低價位惡性競爭向高質量產品和服務方面供給;其三是從一買一賣博行情向精耕細作服務增值轉變;其四是初加工和粗加工向精細化、精品化轉變;其五是單純的生產經營向產業化平臺化發展;其六是由單打獨斗向協同化發展。
七是構建符合市場規律的價值鏈,我們希望能夠有比較科學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價值鏈。
八是拓寬國際市場生存空間,出口達到合理水平。我們要想辦法去突圍,包括出口東南亞、非洲,以及出口到俄羅斯。
九是鐵礦石的話語權大幅提高。國家還專門成立了中國礦產集團,未來國家可能在這方面發力。鋼鐵行業雖然說有這么多問題,但我們要相信,中國經濟的韌性,也相信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從中央、國務院在不斷研究出臺很多經濟支持政策,我們應對未來充滿信心。
最后,陳雷鳴用三個關鍵詞向供應鏈企業提出忠告。第一,守心,既不要太悲觀,也不要太盲目樂觀,不要盲目擴大投資,要守住本心,堅定信心;第二,守業,要堅守主業,不要說鋼鐵行業不行了,然后去從事別的行業。要知道哪個行業形勢都不太好,每個賽道都充滿了競爭對手;第三,守成,我們有充分的信心熬過嚴冬,先是活下來,然后熬過嚴冬,迎來春天。
未來,在鋼鐵行業供需平衡、良性發展時期,留下來的企業將會是勝者為王,可能是平臺企業,也可能是在供應鏈方面做得非常優秀的企業。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