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雷鳴,應邀出席了在鄭州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鋼鐵高峰論壇”,并發表了題為《“后疫情時代”我國經濟政策與鋼鐵產業協同發展》的主題演講。

本屆大會由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指導,中鋼網、天津友發鋼管集團、河鋼集團舞鋼公司主辦,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工信廳等單位支持。
陳雷鳴結合世界經濟百年未遇之大變局和“后疫情時代”雙重疊加的影響以及中美全面對抗的大背景,指出了我國面臨的國內國際形勢與壓力、風險與挑戰、困難與機遇,分析了今年以來國家出臺的主要經濟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鋼鐵行業的影響與作用。陳雷鳴認為:全球產業變革繼續深化,新的產業形態、產業布局、產業組織方式、產業分工體系都將進入深度調整。第四輪經濟全球化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并駕齊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價值鏈正在深度調整與重構;以制造業體系與配套體系最完備的平臺為基礎,形成更為經濟、合理、快速、高效的傳輸與組織結構;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生產力將邁上更大臺階,經濟實力將大幅度提升;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會大大加快,而且將引領世界;在東西方文明的對決中,中國必將勝出,中國將擔當起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大國責任。

陳雷鳴分析了鋼鐵行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對未來我國鋼鐵供應鏈發展提出了建議。陳雷鳴表示:五中全會報告提出“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這對于實體經濟乃至鋼鐵產業是一個極大的利好。鋼鐵行業要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提質增效上做文章,在精、深、細加工和優、特、新產品上下功夫,著重推進信息化、智慧化、智能化、數字化建設,實現“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能和推動鋼鐵供應鏈高質量發展。
陳雷鳴強調:五中全會報告指出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這與國家推進的雙循環戰略相輔相成,也與國家推進的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相互呼應。構建鐵現代供應鏈就是要打通內循環,連接外循環,促進鋼鐵行業協同發展,對接供應鏈全球化。鋼鐵現代供應鏈就是圍繞核心企業也就是終端用戶的需求,由龍頭企業鋼廠或平臺型企業牽頭,流通企業主動融入,采用現代互聯網、大數據、數字化、智能化、區塊鏈、5G等新技術,融合金融服務,打通生產、流通、終端使用環節,構建起有效循環、科學暢通、高質量運行的鋼鐵現代流通渠道。
陳雷鳴表示:近幾年來,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一直致力于“融通鋼鐵產業鏈,共建發展生態圈”,引導企業和行業“提升產業鏈,優化供應鏈,重塑價值鏈,共建生態鏈”,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中金協將積極配合商務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推動鋼鐵現代供應鏈建設,推進鋼鐵產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技術,為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賦能,為企業創新發展和融合融入鋼鐵現代供應鏈做好引領和指導。(001)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