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企虧損面繼續擴大
據記者了解,鋼鐵行業化解“產能過剩”面臨著重重困難。不論是從企業退出機制的完善,還是從企業自律,都給化解產能提出了挑戰。
“2015年以來,由于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盡管國家在穩增長方面持續發力,但由于下游用鋼行業增速回落,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增速的大幅回落(2015年累計同比增幅僅1%),基礎設施建設增速放緩,我國用鋼需求出現明顯下降。”中國金屬學會理事、煉鐵分會副主任王文忠教授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產能過剩背景下,供大于求矛盾凸顯,行業競爭加劇,企業虧損嚴重,停產的企業較多,加上環保治理日益加重,需求下降、市場倒逼和環保加壓,導致粗鋼產量下降。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給記者提供的數據表明,2015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為6.68億噸,同比下降4%。預測2016年我國鋼材實際消費量為6.48億噸,同比減少2000萬噸,同比下降3%。
根據以上的綜合數據分析,我國有6億噸的鋼鐵過剩產能。實際需求與過剩產能幾乎對半。有觀點認為,中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原因,在治理方面僅靠市場手段難以解決。
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十二五”期間相關部委對于鋼鐵行業去產能的政策法規陸續出臺,其中通過淘汰落后、環境治理、規范經營等手段逐步壓減了一批鋼鐵產能,但鋼鐵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已經進入深水區,任務艱巨,難以有效清理、治理和把關。有的企業甚至以技術改造為名反而擴大產能,導致現有措施的壓減空間已越來越小,難度越來越大,而后期的債務處理、職工安置等問題的積累風險也逐步提高。
以國家統計局統計的8.04億噸產量計算,2015年我國粗鋼產能利用率為68.72%,產量過剩1.02億噸。即使在2014年我國共淘汰了煉鐵2823萬噸、煉鋼3113萬噸、鐵合金262萬噸,粗鋼產能仍舊在12.5億噸左右,有3億多噸落后產能。2015年淘汰煉鐵1300萬噸、煉鋼1700萬噸,過剩產能依舊超過億噸。
某些“僵尸鋼企”
或繼續經營
就目前而言,我國相關部門正在為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建立有效退出機制。那么,鋼鐵除了產能過剩還有哪些問題呢?
王文忠表示,目前鋼鐵行業除了產能過剩,一是還表現為產業集中度低,同質化競爭嚴重,鋼價大幅下跌,企業營利能力變差,虧損加重;二是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日益突出,企業資金鏈緊張、財務成本較高;三是鋼材出口量雖增長明顯,但其導致的鋼鐵行業貿易摩擦越來越多;四是行業帶來的污染問題受到政府高度關注,環保壓力持續加大。
王文忠認為,鋼鐵行業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去產能,并淘汰“僵尸企業”。而前者最大的障礙是去產能后,企業是否能夠有高效生產的空間和轉型升級的機會;后者最大的障礙則是關閉后,企業原有債務的清算和下崗員工的處理。
不過,五冶集團上海分公司經理丁川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指出,地方政府從維穩就業率、區域穩定等角度考慮,是希望鋼廠繼續穩定經營。一旦鋼廠減產、停產甚至破產,將會形成大量銀行壞賬和企業債務,地方政府就會通過補貼等手段幫助鋼企渡過難關,這就使得本該停產的“僵尸鋼企”繼續經營。其中,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業”尤為嚴重。
對于丁川的這種說法,國資委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采購研究中心副主任呂漢陽博士也認為,目前鋼鐵去產能是所有問題的核心問題,去產能解決與否關系到鋼鐵行業的生存和發展。有的地方政府為求政績,保穩定,在去產能的過程中,實行保守政策,這對鋼企去產能會產生不利因素,對整個鋼鐵行業發展也會帶來后遺癥。
戰略轉型成為重中之重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資產室主任石興綿在接受采訪時認為,去產能為行業集中度的提升提供了機會窗口。此前由于各個鋼企都背負著沉重的負擔,鋼企聯合重組一直步伐緩慢,多年執行下來,行業集中度不升反降,很多企業重組后虧損更加嚴重。而在去產能“瘦身”的基礎上,鋼鐵行業的重組漸成可能。
去產能最重要的是轉型升級。李新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鋼鐵行業必須走產品做專之路、融資降債之路和技術創新之路。
“產品結構調整的方向是精品規模化、產線專業化。”李新創認為,鋼鐵行業必須優化產品結構,聚焦專業化和規模化。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國資委主任王昌亦表示,近幾年噸鋼利潤越來越低,而在普鋼產品大量過剩的同時,高端裝備用特殊鋼卻依賴進口,這正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的背景。
技術創新無疑是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終極道路。記者此前從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駱鐵軍處獲悉,工信部已選定寶鋼熱軋智能車間、鞍鋼數字礦山進行智能制造的試點示范,并鼓勵企業建立大數據平臺,在鋼鐵生產全工序推廣實施數字化和網絡化。
鋼鐵流通領域的轉型要更快一些。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利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鋼鐵行業相關的電商平臺已經超過了200家,這些平臺致力于建立一個扁平化的鋼鐵流通模式,這將成為鋼鐵市場戰略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