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狼牙套加粗震动入珠套h,被狼交的女人(h)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1000億元如何為煤炭、鋼鐵行業托底?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近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去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形勢總體穩定。但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尹蔚民同時強調,今年就業形勢相對復雜艱巨。在去產能過程中,單是煤炭和鋼鐵行業,就將有180萬職工需要被分流安置。“去產能”這是新年剛過,中國經濟的關鍵詞之一。2月4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實現鋼鐵行業兼并重組取得實質性進展,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產能利用率趨于合理,產品質量和高端產品供給能力顯著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好轉,市場預期明顯向好。“去產能”之后的職工安置問題成為焦點。工信部副部長馮飛此前表示:政府要為去產能過程中的員工安置問題兜底,中央政府決定設立兩年1000億的專項獎補資金,用于解決職工安置問題。去產能工作具體應如何推進?職工安置問題又能否得到妥善處理?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產能過剩急需改革

  人社部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5%,完成了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的目標。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受經濟下行壓力和高校畢業生持續增加的影響,今年就業形勢相對復雜艱巨。尹蔚民說:“化解過剩產能會造成一部分職工下崗;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有一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會造成企業用工不足;今年的高校畢業生是765萬人,比去年又增加了16萬人。”

  化解過剩產能是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尹蔚民透露,煤炭和鋼鐵這兩個行業作為去產能的切入點,初步統計共有180萬職工需要分流安置。人社部將努力做好化解過剩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工作。尹蔚民說:“第一,鼓勵企業依靠現有的場地、設施、技術開辟新的就業崗位,讓分流出來的職工在本企業繼續就業;第二方面,對需要離開本企業的職工,啟動就業扶持計劃,在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幫助職工能夠盡快就業和創業。第三方面,對符合條件的實行內部退養,也就是說距法定退休年齡五年以內,職工本人自愿,企業同意,可以實行內部退養。”

  另外,中央財政將拿出1000個億的獎補資金,用于去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

  尹蔚民:對不能實行市場就業的困難職工,政府將開辟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同時,我們的失業保險和就業專項資金對其中符合規定條件的也要予以相應支持。還會妥善做好職工勞動關系的處理、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等相關工作。

  “十二五”期間,由于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船舶等出現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同時從資源環境的角度來考慮,有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存在著一些落后產能,“去產能”勢在必行。工信部副部長馮飛表示,目前已經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去產能”目標:“產能嚴重過剩必然導致產品價格的持續下降,47個月PPI持續下降,這不僅加劇了企業經營的困難,同時出現了行業性的虧損。比如說像鋼鐵,需求很難再進一步的提升,特別是去年出現了幾十年一見的國內鋼鐵需求的首次下降。未來的需求,基本上是到需求峰值的平臺期,很難再進一步提升。需求上不去了,供給過快,去產能是必然的變化過程。”

  馮飛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通過法律、標準嚴格的實施,通過經濟激勵手段來利用市場倒逼機制等手段,加快鋼鐵、建材、有色金屬、輕工、紡織和食品這六大領域19個行業的過剩產能退出步伐。馮飛說:“在‘十三五’期間,鋼鐵壓減1-1.5億噸鋼鐵產能,目標還是使得產能利用率恢復到相對合理的水平上,在75%以上。水泥行業主要是推動聯合重組來優化組織結構和產業布局,再一個我們要推水泥行業的錯峰生產來適度壓減產能。”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工信部正與發改委積極研究制定穩妥處置“僵尸企業”的具體實施方案。所謂“僵尸企業”,是指已停產、半停產、連年虧損、資不抵債,主要靠中央政府補貼和銀行續貸維持經營的企業。馮飛說,今年年初,國務院已經確定這項工作主要在產能過剩更加嚴重,市場化退出的障礙更加明顯的鋼鐵和煤炭這兩個行業推進,總的原則是市場倒逼、地方組織和中央支持。馮飛說:“在做這項工作當中,主要需要關注的問題,就是在結構調整當中要妥善處理職工安置工作,因為退出、去產能會涉及到職工的失業問題,所以在‘僵尸企業’企業處置過程當中,我們強調要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央政府決定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資金的規模是兩年1000億,就是用于解決職工安置問題,解決好安置,解決好職工的轉崗、技能培訓等方面的問題。在結構調整當中還會涉及到資產的處置問題,主要還是采取市場化的辦法來處置不良資產。”

  鋼鐵行業低迷嘗試改革

  鋼鐵行業被視為全球經濟健康狀況晴雨表,而中國鋼鐵產量占到了全球產量近半,向來以“全球第一鋼鐵大國”自居。然而,2015年似乎為這個鋼鐵大國注入了新的含義———產能過剩特別大的國家——鋼鐵行業已成為中國產能過剩規模最大、最嚴重的領域之一。因此,被作為“十三五”五大任務之一的去產能,也將從鋼鐵行業開始試水。

  臘月二十七,記者來到河南省安陽鋼鐵公司采訪。安鋼生活區的市場里,照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到處是采購年貨的人群,看不出一點蕭條、冷清的跡象。安鋼集團主辦公樓前,掛著“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堅決打贏安鋼生存保衛戰”的巨幅標語,告訴人們這家企業正在經歷一場嚴峻的考驗。

  姚寧寧負責安鋼集團公司的報表統計工作,每天需要和公司的各種報表數據打交道,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最熟悉。姚寧寧說:“還是比較看重中國傳統的東西,也沒有說因為生產大家看的很蕭條,精神狀態還很好,但是實際上廠里的生產形勢很不樂觀,一看數字,前面都是一個減號,負多少,負多少,全部一溜負數,沒有一個盈利的。”

  擁有58年歷史的安鋼是一家擁有千萬噸級產能的地方特大型國有鋼鐵企業,位居河南省第一大鋼鐵企業,2001年A股上市。但自2012年以來,安鋼已經度日維艱。就在今年1月29號晚間,安陽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2015年度將出現虧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億元左右。

  鋼鐵業正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冷的寒冬,安鋼公司生產經營部部長魏群感覺到壓力重重:“現在確實感到,現在的形勢太難了。從經營管理角度,現在能夠保證不虧,太難了。鋼材價格不如白菜價嘛,一斤鋼材也就是8毛錢的價格,白菜現在還有1塊、2塊、甚至3塊的,確實鋼材價格沒有白菜價格貴。”

  安鋼的鋼鐵主業已連續五年未盈利,集團負債率超過80%,在職職工3萬多人,公司經營形勢嚴峻,對于普通職工的影響顯而易見。姚寧寧說:“最簡單一個,我們年終獎平均就是2000來塊錢,今年就發了1000多一點,工資暫時還沒有(減),不過形勢不好的話也是要動(減)。”

  魏群說,他從業30年,第一次遇到如此低迷的鋼鐵行業困局:“個人來講,好的時候作為一個安鋼人很自豪,走到一個地方一說是安鋼的大家都另眼看待,擠破頭的都來安鋼上班?,F在效益不好,大家包括很多親戚朋友一說安鋼又不行了,到現在還在繼續虧,內心的壓力確實非常大。”

  而就在1月4號,“安鋼50萬元年薪公開招聘”,這則由“安鋼集團”官方微信發出的消息引起業界廣泛關注。魏群告訴記者,在當前鋼鐵企業減人、減薪的困境下,開出如此高的價碼在安鋼尚屬首次,在鋼鐵行業也并不多見:“今年我們叫生死保衛戰,支撐就是一個技術的支撐,我們的鐵前這一塊運行不是很穩定,噸材成本鐵水成本占的是非常大的,這是我們生產過程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我們必須采取有力措施。盡管我們各方面資金都很緊張,但是引進人才解決我們的主要問題,50萬,30萬從數額上很大,能夠把我們的生產困局解決了,能收到的效益是很可觀的。”

  安鋼生產經營部部長魏群說,全力推進‘市場倒逼’,是安鋼2016年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安鋼將進一步加大“市場倒逼”力度,以銷售訂單價格為基準,倒推每個生產環節的成本,讓全公司指標、成本與市場直接對接,實現價格倒逼,形成價值鏈管理體系。魏群說:“整個產品結構還要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普通材現在的比例還是比較高一些應該在50左右,往下減的話我們的效益還是相當可觀的。除了加強工序管理降成本以外,剩下的就是產品結構的優化和調整。”

  一份安鋼集團文件顯示,2016年安鋼主要目標是:生鐵1140萬噸、鋼1127萬噸、材1100萬噸,銷售收入390億元,全年實現“止血”目標,力爭實現盈虧平衡。魏群說:“上半年應該說還很難,下半年如果說,按照國家要求政策的出臺,可能要好一些。”

  對于安鋼未來的道路,業內人士分析可能有兩條:第一條就是被兼并,先把不良資產處置完,剩下的優勢產能并入好的企業。由于河南不存在比安鋼大的優勢企業,安鋼很可能是被省外大型鋼鐵企業兼并。另一條路是在政策支持下,安鋼去兼并河南省的小鋼鐵企業,整合河南的鋼鐵資源,形成河南鋼鐵集團。

  吉林省首鋼通鋼集團通化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燒結廠班長王君富,他19歲來到通鋼,扎根通鋼20多年,他勤于專研,練就了一身的好本領,是廠里的技術骨干,設備“醫生”。他也見證了通鋼的發展與變化。

  在通鋼燒結廠滾滾的熱浪中,記者見到了渾身濕透的工人王君富。當個鋼鐵工人特別的辛苦,在高爐前的每一次操作都是一次挑戰,容不得半點馬虎,而在王君富和每一位鋼鐵工人的心中,鋼鐵的鑄就十分神圣,承載的是他們的汗水與心血。王君富說:“是用心和汗水給我的感覺,每個工人都付出他的辛苦,其實我們一線的工人是特別的辛苦,要不你可以去體驗一下,悶熱,烤的慌就像火烤的那種感覺似的,在那種環境下你不干活,你就是走一趟你的衣服基本上是濕的,你何況是在我們那工作呢。”

  面對市場的挑戰,提起通鋼最近的變化,王君富說的最多的兩個字就是“革新”。首鋼通化鋼鐵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把節能降耗,技術革新貫穿到一線工人,每周的例會,王君富等一線工人都會針對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踴躍地提出改革建議。王君富說:“這個合理化建議,也是公司倡導的。圍繞著環保了,節能降耗了,這些方面只這些合理化建議。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吧。需要一些小改小革,利用文字的形式提交上來,真要是采納了。還有相應的獎勵政策。”

  大伙能夠如此踴躍地提出革新建議,原因就是公司十分重視工人們的合理化建議,并把改革建議轉化為生產力,讓通鋼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環境發生著悄悄地變化,也讓工人們的信心更足了。王君富說:“現在自從我們轉型之后,從人員來說,比以前少了,環保這塊是比較符合環保的政策。照比以前那是大有改善,這個建議要是提起來之后,真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從質量,勞動量,都有所減少和提高。從心理上來說有種挺自豪的感覺。”

  近二十年來,通鋼從幾十萬噸的產量跨步成為全國大型鋼鐵企業的行列,是這些像王君富一樣的普通工人支撐起了企業發展的脊梁。他們經歷了市場帶來的陣痛,經歷了改革帶來的喜悅,雖經歷風雨剝蝕,但是依舊對企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王君富說:“我對通鋼挺充滿信心的,現在來說正在轉型,淘汰一些老的設備,現在是,鋼鐵行業不太景氣,但是我們從公司一直到廠子,也都是積極的節能降耗了,這都是一個舉措,怎么有個過程,有個正確的引導,我希望通鋼越來越好,我看到通鋼的未來。”

  煤炭行業已陷入困境三年多,2015年虧損面已經超過八成,且因為產能過剩很嚴重,2016年仍舊不樂觀。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亞洲最大中央集中型煉焦選煤廠在行業寒風中能否屹立?在安徽淮北的街頭,記者采訪了臨渙選煤廠女工王毅。記者見到王毅的時候,她剛剛買菜回來?;@子里放著牛肉、蒜黃等食品,這是她今天準備的午餐。王毅有些不好意思,她告訴記者,自己是淮北礦業集團臨渙選煤廠的職工,作為亞洲最大中央集中型煉焦選煤廠,以前行業景氣的時候,臨渙選煤廠1600萬噸的年入洗能力幾乎滿負荷運轉?,F在,連買菜都要精打細算了。王毅說:“那時候天天生產,上班雖然累,收入還是不錯的。現在行業不景氣了,收入也明顯下降了。”

  2015年以來,煤價已下跌三成,降到不如土豆的價格,坑口噸煤價格甚至賣不過一立方沙子。很多煤企更是巨虧,不得不通過降薪、甚至停薪留職、內部休假等手段來降本增效。但即便如此,企業為了維持現金流,寧愿虧損也不停產。

  去年10月份,為應對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困境,淮北礦業發布了轉崗分流的公告。王毅說,廠里去年動作不斷,今年,又積極響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向外擴張,加大對江蘇、山西等地選煤廠的托管業務,分流人員外出創效。關于未來,她們一線職工還是有不少的期待。王毅說:“就像家里過日子一樣,有好就有孬,我們肯定會積極工作,響應國家政策。不過,就怕我們這樣45歲以上的女工,如果分流出去,想打個工都沒人雇你。而我們這個年齡,家里老人、孩子都是正要用錢的時候,希望國家多考慮點這些因素。”

  盡管煤炭行業已經陷入如此困境,但想讓煤炭企業主動退出仍舊十分困難,煤炭行業中有大量的“僵尸企業”需要“動刀”。這也意味著煤企將要面臨的形勢將會更嚴峻,其實,最困難的時期仍未來臨。

  煤炭企業作為高耗能、高排放企業,受國家大環境影響,近幾年來經濟和社會效益一直處在下滑態勢,河南能源焦煤公司圍繞降本增效重點工作,凝心聚力保安全、穩產能、強管理,通過內部改革,節本增效,帶領企業艱難前行。

  趙固二礦位于焦作煤田東部,是國家煤炭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項目,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包括礦井、洗煤廠和鐵路專用線3個單項工程。近兩年來,在產能縮減的大背景下,職工個人工資福利待遇也開始大幅度降低。河南能源焦煤集團趙固二礦綜掘三隊機電副隊長申麥成說:“不管是從家庭開銷啊,個人支出,家庭支出都有改變,能不花的就不花了。原來開的多,現在開的少。這塊兒一個人大約能少一、兩千塊錢,一、兩千對一個家庭來說很不少了。”

  今年以來,面對煤炭市場下行壓力,河南能源焦煤公司圍繞降本增效重點工作,優化設計,杜絕浪費,降低成本打好節流“組合拳”。焦煤公司趙固二礦總會計師張五星說:“我礦堅持“人人都是利潤源”的觀念,加強目標成本考核,推進成本預算管理,強化成本目標分解和責任落實,切實將員工工資收入與成本考核結果掛鉤,做實全員、全過程、全價值鏈的成本管控。充分調動了內部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實現了節支降耗、增收增盈。”

  河南能源焦煤公司制訂了從公司到基層各單位的增產節支、扭虧增盈目標,并具體化、細化、量化指標,變粗放式管理為精細化管理優化產品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依靠科技創新提質增效,在技術節約、技術保障方面進一步挖掘潛力焦煤公司趙固二礦主管生產技術負責人說:“今年,我礦重新編制了礦井五年采掘接替規劃,形成“一采一備”良性循環生產格局,確保礦井生產的穩定性、連續性。”

  對于這次國家提出的針對煤炭行業壓縮產能、分流職工的舉措,河南能源焦煤公司正在制定具體方案,保證最大限度地滿足職工需求,同時,做好職工思想宣傳工作,維持職工隊伍穩定。焦作市國資委辦公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現在沒有效益比較好的企業,一些老的企業現在都是半虧損狀態,好多都是虧損狀態,所以基本上推展不開。”這位工作人員希望,國家、省、市能出臺相關優惠政策,對于職工分流這塊要細化,包括職工安置、獎補資金等,另外,希望有幾家企業做試點,可以給其他企業提供可供參考的模本。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次改革穩步推進,萬無一失。

  分流安置員工面臨重新擇業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湘鋼是國家鋼鐵產業布局中“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曾經是湘潭市乃至湖南省最大的企業,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屬于支柱性企業。

  “像我們小時候,是湘鋼的嘛還是有一種優越感,覺得我們是湘鋼的還是很自豪的。但是轉市場經濟之后產能一擴大,我們壓力越來越大了。”說這話的,是湘鋼職工夏時謙,作為一名湘鋼子弟,2004年他一畢業就子承父業進入湘鋼工作,至今已經有11個年頭了,從一名基層工人成為了五米寬厚板廠軋鋼電氣車間主任,說到行業的冷暖變化,他有一些無奈:“現在的話,一斤鋼材還賣不到白菜價格。但我們還行,怎么說呢,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吧,能挺得下去,畢竟湘鋼是湘潭最大的企業,華菱是湖南最大的國企。我們設備還在、技術還在,人還在。”

  眼下就要過年,夏時謙忙得起早貪黑,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他介紹,他的車間里原來有四十多個人,這兩年減員,現在只剩三十多個,將來可能還有減。夏時謙說:“壓力很大,因為到現在這個份上了,每個人都很拼。要是再減4、5個人,就真的很難受了。”

  湘鋼市場部部長陳柏元介紹,今明兩年,公司還面臨精簡人員30%左右的任務,這一舉動是為了降低人力成本。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鋼材價格走低,物流、環保、人力等成本卻走高,2015年,和其他很多鋼企一樣,湘鋼是虧損,陳柏元說:“現在我們鋼鐵全行業基本處于全行業虧損,去年國內鋼鐵消費量不到7億噸,但全國鋼鐵產能有12億噸,產能利用率不到70%。這是很低很低的1994年國內鋼鐵價格指數是100,現在是67,但現在人工等成本是已經增加了很多很多。”

  盡管湘鋼方面沒有透露具體的虧損數字,但今年1月中鋼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其會員鋼企虧損總額645.34億元,虧損面高達50.5%。2015年鋼鐵供需格局惡化,以螺紋鋼為例,2008年湘鋼的螺紋鋼能賣到4900元每噸,而2015年價格跌至2000元左右,這意味著企業每賣一噸鋼,就要虧上幾百塊。陳柏元說:“如果按照國家的規劃,三年能淘汰1到1.5億噸的產能,估計產能利用率能提高到80%,提高到85%以上,就是一個良性的運行了。”

  陳柏元認為,今年鋼鐵行業去產能已經勢在必行。具體而言,中央定下的1億到1.5億噸的鋼鐵去產能目標,將通過“強制淘汰”和“引導淘汰”兩種方式解決。前者將通過《環保法》等系列法律法規,以及安全生產、能源利用、技術方式等行業文件的限定,將那些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要求的鋼鐵企業強制關停、淘汰出局;而政策引導淘汰的,主要是已經主動退出市場,或是需要搬遷改造、兼并重組的企業。業內人士判斷,這一輪去產能行動將會優化產業格局,對湘鋼這樣資質和實力都較為優厚的大型鋼企來說,反而是利好。陳柏元表示,對于即將出臺的指導意見,抱有樂觀態度:“它淘汰是淘汰落后產能,去產能以后,產量小了以后對鋼價是個支撐嘛。第二個我們自己內部,在經過這兩年的虧損之后,內部也在采取一些措施,我們也在做一些結構的調整,比如風電用鋼,這兩年風電發展很快,我們在風電用鋼上去尋求突破。”

  冰凍非一日之寒,鋼鐵行業去產能,必然也急躁不得,對于企業自身來說,勤練內功,提質升級、精準市場定位,差異化發展高端產品,或許是當下“寒冬”中的發展之道。陳柏元說:“我們就逐步往高端的方向走,還是形成差異化,我們要利用我們設備的優勢,別人做不了的東西我們去做,我們很有優勢,我們對自己還是很有信心的。”

  分流安置,具體牽涉的是每一個人,記者采訪了六盤水市首鋼水鋼集團軋鋼廠的幾位工人師傅。全國勞模陳立明說:“現在生活相對以前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們現在的收入還是比較低的,像我們現在工作也就在2000到3000之間,現在吃早餐都是八九塊,但是以前我們在外面都是兩三塊,以前生產比較正常的時候,有些職工在重要崗位上工資都是三四千,鋼鐵受到沖擊以后,效益不好,但是我們還要還房貸,再加上我們在六盤水的生活現狀,入不敷出,覺得生活有點困難。這個分流首先就要考慮技能差的、年齡大的、生老病殘的、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最少也要拿出個理由出來為什么減是競聘上崗、技能考評總要拿出個方案。要把這個人分流出去,我感覺是挺不好的,就是說買斷啊或分流出去啊從感情方面講是比較欠缺的。有能力有本事的肯定下不了,但是他兢兢業業干的,他有的時候勝任不了,但是有些事也確實是需要他們干的。有一部分人其實沒有能力去干(其他的),也就是說要找方法給他安置啊,但你不能推向社會啊,如果推向社會這個社會和諧也會出現問題的,主要我們對著行業還是挺有感情的,把我們分出來了該咱么辦,我現在正在思考這個問題。”

  袁予駿說:“以前待遇都還可以,作為一個馬鋼工人感覺很驕傲,現在馬鋼效益是不怎么好,但是國家出臺這個政策去產能,去庫存,我相信在這些政策的引導下,扛過這段艱難的日子,我相信馬鋼會好起來的。”

  小磊說:“我覺得作為一個基層的工人來說,最主要的事是把分內的活干好,把自己的專業技術學好練好,把自己的綜合素質提高上去,我相信有技術,無論在哪個崗位上都能夠適應。”

  方先生說:“其實我家里有好幾個親戚都是馬鋼職工,現在國家鋼鐵行業整體不景氣,我想在國家和企業出臺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在他們自己再就業的努力下,家庭生活還是能夠有所保障的。”

  今年在青島,隨著青島鋼鐵公司的壓縮產能和廠房搬遷,很多職工面臨重新擇業。青鋼所在的青島市李滄區今天(2號)舉行社區招聘會,除了為重新擇業人員提供六百多個量身定制的崗位,還組織培訓機構到現場介紹免費技能培訓政策。3月底前,青島市還將舉辦12場大型招聘會和27場社區招聘活動,為分流職工提供精準化服務。招聘會在分流職工比較集中的青島市李滄區翠湖社區舉行。今年50歲的青島市民王先生說,青鋼減產后,不需要那么多崗位,自己也不想到郊區工作:“離得遠了,家里有老人和孩子,不方便。希望工資多少?希望投保,工資在三千元。”

  在車間工作了30多年的青島市民隋女士計劃轉行:“希望學習育嬰師,將來換工作還可以好找一些。”

  針對重新擇業人員年齡偏大,但具有一定技術的特點,青島市為他們提供了相應的招聘企業和崗位。某企業工作人員張女士說:“待遇,電工的月工資三千元,簽訂合同后還有五險。”

  現場還組織了多家培訓機構,介紹免費技能培訓政策。青島市托普培訓學校校長毛紅云說:“培訓后的學員都有一個資格證書,并幫著推薦工作。只要青島城鎮戶口、有失業證的都可以免費培訓。”

  隨著青島鋼鐵公司等老企業壓縮產能和往外搬遷,僅在青島市李滄區,基友很多職工需要重新擇業。3月底前,青島市還將舉辦12場大型招聘會和27場社區招聘活動。青島市李滄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周曉戰說:“第一關,我們在街道辦事處辦理失業證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詳細的問他們的就業需求、培訓需求、創業需求,并填在表格上。將來我們根據每一個失業人員的不同特點和需求,進行精準幫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