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我國鋼鐵行業運行有什么基本特點?
A:行業地位很重要、行業周期性較強、呈現重資產屬性、政府管制程度高;
產能過剩較嚴重、行業集中度較低、資源配置不匹配、上游議價能力弱。
Q2:2015年以來鋼鐵行業的運行情況是怎樣的?
A:受前期高庫存影響,2015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銷售端回暖并未傳導至投資端,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顯著拉低行業整體需求,受資金掣肘影響基建投資托底力度低于預期,制造業整體低迷,2015年以來粗鋼產量同比增速首次出現負增長,且短期內仍將呈現下行態勢,行業需求進入拐點期。
行業供給增速下降,需求收縮背景下,行業產能過剩矛盾加劇。部分區域如西北、東北地區產能過剩壓力顯著超過其他地區。
行業價格持續下行,中鋼協價格指數屢創新低,螺紋鋼跌入2000元/噸以下,鋼價進入“小時代”
焦煤價格維持低位,但煤企虧損減產致使供給縮減,從而導致后續焦煤價格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鐵礦石價格整體下降,但由于其金融屬性以及預期影響,價格呈現較大波動,對鋼企庫存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2015年上半年鋼價下跌幅度超過鐵礦石價格下跌幅度,上下游擠壓背景下鋼企盈利空間收窄,行業經營壓力加大。從已公布半年報的企業來看,大部分企業盈利均下滑,部分企業虧損嚴重,若扣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虧損面將加大。
Q3:中長期鋼鐵行業信用風險演變情況是什么?
A:1、盡管基建投資托底作用有望隨著資金的緩解而逐步發力,但房地產市場投資端回暖仍需要等到第四季度或者明年上半年。在需求未有顯著回升,而產能依舊過剩的背景下,由于投資端的短期收縮導致的價格反彈缺乏支撐,預計短期內鋼價仍在低位徘徊。成本端價格進一步下跌空間有限,鐵礦石價格波動加大,對企業成本管理帶來更大壓力,鋼鐵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仍較高。
2、由于資源稟賦、財務政策的差異,各企業信用風險呈現一定分化。
3、銀行等金融機構對鋼鐵企業信用政策整體有從緊趨勢,現階段鋼鐵企業普遍以短期流動性貸款為主,債務償還基本上是借新還舊。
4、隨著鐵礦石等成本端價格的下降,前期對資源保障程度的重視已經弱化,前期行業盈利高峰期高價獲得的鐵礦石資源或成為鋼企的拖累,近期陸續爆發中企海外礦山停產事件。
5、鋼鐵行業信用風險已經沿著鋼貿企業、中小鋼廠的鏈條逐步演變。
Q4:2015年中債資信對鋼鐵行業的信用政策是否有調整?
A:2015年中債資信對鋼鐵行業信用政策進一步收緊,對部分經營狀況持續惡化,杠桿高企以及償債能力顯著弱化的企業進行了信用等級調整。目前我們已經覆蓋27家鋼鐵企業,2015年下調級別企業6家,下調展望企業2家。未來將根據經營及財務表現進一步調整級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