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相關資料顯示,以馬鋼為代表的鋼鐵企業自7月份以來開始盈利,大部分鋼鐵企業的鋼材價格陸續上漲,鋼鐵企業運營狀況逐步回暖。在此背景下,鋼貿商運營狀況是否存在回暖趨勢?日前,筆者就此問題采訪了上海鋼貿商會副會長任慶平。
鋼貿商什么時候能“回暖”
談及鋼鐵企業運營回暖的原因,任慶平分析認為,此種現象得益于鋼鐵企業對其運營成本的掌控能力有所提高。一方面,在鐵礦石價格飛漲時期,一些鋼鐵企業大量采購鐵礦石。但隨著鐵礦石市場供需形勢的轉變,鐵礦石價格逐步下降,鋼鐵企業無需大量儲備鐵礦石。以往,一些鋼鐵企業通常儲備3~6個月的鐵礦石需求量,現在一般只儲備1個月的用量,甚至更少。因此,在原料成本方面,資金占用比重有所減少。另一方面,隨著鋼材運力的增加,貨運量卻在下降。在這種情況下,運輸壓力不如原來緊張,這使得鋼鐵企業對于運輸成本的控制能力有所增強。同時,鋼鐵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調配資源,內部生產機制向盈利產品傾斜,逐步加大盈利點。
鋼鐵企業通過以上方式降低成本以求生存,那么對于鋼貿商而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改革,才能迎來“回暖”的跡象呢?對此,任慶平表示:“目前,分銷、代理、融資貿易、搬磚頭等傳統貿易方式已不能夠成為鋼貿行業真正的出路。”
任慶平表示,分銷即依靠行情價差獲取利潤,目前涉及分銷業務的鋼貿企業并不多,尤其在如今鋼貿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分銷模式難以持續;代理即通過出廠價格和市場價格的價差以及拿鋼鐵企業補差返利賺錢,目前國內鋼鐵企業的代理制度不太完善,且對于鋼鐵企業來說,代理模式僅是其緩解自身銷售壓力的途徑,而并不是與貿易商正式的合作模式,這對于缺少法律意識的鋼貿商來說較為不利;而以往通過信息不對稱獲取盈利的鋼貿商,也因電商涌現而產生的鋼材價格透明化機制使其難以經營;對于通過給客戶墊錢的融資模式,在目前各種信貸危機爆發的大背景下,鋼貿商較難擁有過多的資金予以支持。可以說,這些傳統貿易方式都已經走到頭了。但在新的模式還沒有完全形成之前,鋼貿商還難言“回暖”。
借鑒發達國家鋼貿商的經驗
目前,面對中國鋼貿商的發展窘境,難免讓人思考國外發達國家的鋼貿商又是以何種狀態存在與發展?對此,任慶平分別就日本、歐洲、美國3個國家和地區的鋼材市場進行了分析。
任慶平介紹說,日本鋼貿圈的運作是以大型鋼鐵商社為主,對整個國家鋼鐵行業有較大的主導作用。通過較為強大的資本紐帶、資金規模和與各大鋼鐵企業的結盟,大批量地向鋼鐵企業訂貨以獲得價格資源優勢,再通過另外的資本樞紐向一些加工配送中心進行參股、控股以掌握整個鋼材加工分銷的渠道。因此日本多為大貿易公司,獨立的小貿易公司占市場的比例相對較小。加上這些大的貿易體系對日本進口的技術標準、制度施加影響,因此整個貿易體系較為完整,較少受到國外市場的沖擊。
而歐洲地區則鮮有較大的貿易商。在鋼貿圈演變的過程中,原有的較大的貿易公司、小規模進口商與貿易商逐步結合演變成跨國、集團性的加工配送公司。一些鋼鐵貿易公司逐漸演變為網絡化的加工配送中心。據了解,歐洲已形成了幾家較為獨立并涉及周圍國家的主導型加工配送網絡中心,這些中心匯集了貿易、采購、鋼結構加工和金屬加工為一體的功能,甚至可以完成金屬構件等精密儀器的加工,逐步取代了純粹貿易性質的貿易公司和一般貿易商。
談及美國貿易商的情況,任慶平說道:“美國因市場較大、幅員較廣,則仍存在部分批發商,當然其大部分仍是涵蓋加工配送業務的工貿公司。另外也存在一定數量的簡單貿易加工企業和貿易商。”由此看出,發達國家鋼貿商的發展模式相對來說較為完善,這對于中國鋼貿商的發展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這幾個經濟體的鋼材市場都已經歷了高峰期、平臺期、成熟期階段,而中國目前鋼鐵市場接近于平臺期,往前發展的趨勢乃是必然。”任慶平表示。
以發展的眼光另覓蹊徑
對于鋼貿商而言,真正的出路在何方?自鋼貿市場陷入鋼貿危機以來已有一批貿易商被淘汰,歷經市場大浪淘沙而剩下的貿易商又該如何繼續求存?最終鋼貿行業、貿易商還會不會存在?將以什么形式存在?這些問題不禁成了鋼貿商們需要面對和自省的問題。
“鋼貿商應該置身于較為宏觀的角度看清整個行業的未來、尋覓行業的出路,若與行業發展趨勢背道而馳,使得原有的資源與投入產生損失,企業易被市場淘汰。更何況如今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使得鋼材價格愈發透明化,越來越多的鋼鐵企業逐步著手‘終端’方向的生意,因此貿易商備受壓力。”任慶平說,“然而對于同時期的日本與歐美國家,其鋼貿圈的發展對于中國的鋼貿商來說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日本作為‘貿易帝國’,對大商社有較強的支持力度,大商社與鋼鐵企業也有很深的淵源,而歐洲鋼貿圈產業鏈間相互結合,發展模式效率較高。例如可直接從加工廠購買鋼材,包括機械部件都可以在此訂購,顧客不用擔心售后加工的問題,社會分工較細。然而中國的貿易商大多為低水平投入,與其他產業鏈形成不了網絡體系,因此對于中國的貿易商而言,與一些加工配送機構結合起來形成加工網絡,是中國鋼貿商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之一。”任慶平說。
“借鑒日本、歐美鋼貿商發展的優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中國鋼貿商應該學習的,然而在以上兩種類型的基礎上能夠與電商結合,完成產業鏈的融合則更具生命力。尤其是將倉儲加工配送物流與電商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有利于行業出現新的盈利模式,也使得社會分工融洽,市場運作更有效率,鋼貿圈因此更具凝聚力與生命力,較為符合中國鋼鐵市場的發展趨勢。”任慶平表示。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