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越來越多的鋼鐵從業者深感“新常態”下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緊迫,對企業戰略轉型的思考也更趨于理性。大多數人已經認識到,鋼鐵行業的轉型不僅是產品結構的調整,更是經濟發展方式的全面優化,要通過自身資源與社會資源、未來資源的重新配置、整合,實現對產業布局的全面調整。
在此背景下,非鋼產業正在逐漸成為鋼鐵產業中新的效益增長極。鋼鐵企業發展非鋼產業,是對自身資源結構的優化重組,通過科學的產業資源規劃、加快市場化進程以及靈活的管理手段,將全面加快企業由“內生型”向“市場型”轉變。
筆者認為,鋼鐵企業發展非鋼產業的優勢在于品牌信譽度、資金優勢和自身所具備的的產業基礎。新興產業和企業的成長,必然要經歷相當長的一段市場適應期,經歷一個讓用戶從不信任到信任,從信任到依賴的過程。傳統大型鋼鐵企業在自身所處的地域,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大多形成了深厚的品牌底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因此,鋼鐵企業可瞄準上下游產業鏈涉及的眾多行業,如物流、工程制造、機械加工、設備維修、耐材、焦化、鋼材深加工等,緊密結合自身地域特點以及已經具備的產業基礎,發揮自身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特點,改變相關產業過去僅僅服務于鋼鐵主業的經營方向,更多地走向社會,通過對社會產銷資源的優化配置,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要發展非鋼產業,鋼鐵從業者還須解決兩個最關鍵的問題,一個是“鋪多大”,一個是“管多少”。所謂“鋪多大”,指的是鋼鐵企業加速非鋼產業發展的進程中,對非鋼的規模和經營范圍的預期規劃如何;而“管多少”,則是指在非鋼產業的實際運營中,如何做好資產運行的監督和管理。
鋪攤子切忌“大而全”。鋼鐵企業對非鋼產業的發展方向,應該有科學、詳盡的發展規劃,要做好相關產業的市場需求、發展空間、市場飽和度等一系列調研工作。同時,鋼企對自身非鋼產業基礎的整合、優化,以及與鋼鐵主業發展的匹配度必須明確,努力實現鋼鐵主業與非鋼產業的良性互動和優勢互補,集中優勢資源,形成行業優勢和特色,從而做大做強,切忌采取“大而全”式的發展方式,盲目擴張。同時,對于目前的高利潤產業,一定要充分考慮項目啟動周期、成長性、資金周轉效率和效益回報等具體情況,理性涉及其中。對于一些遠離鋼鐵行業,但確實成長性強、未來回報率高的行業,可采取理性投資注入的方式,加強與現有企業的合資合作,在謀取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注意規避經營風險。
管理上杜絕“大一統”。鋼鐵企業在明確非鋼產業發展方向的同時,還要對其實際運營的管理作出調整。每一個行業都有自身的市場規制和多年在市場中打磨出來的成熟管理體系。目前,鋼鐵企業所擁有的管理體制機制優勢更多是針對鋼鐵產業長鏈條、產業密集型的特點而形成的,在進入其他行業的時候,未必符合相關產業特點。同時,受歷史因素影響,傳統大型鋼鐵企業在管理架構和運行方面,多少還存在著遠離市場、反應滯后等問題。鋼鐵企業發展非鋼產業如果一味沿襲過去的管理理念,很可能難以適應全新市場的競爭。在新的非鋼領域,鋼鐵企業對指標的設定應當更為科學理性,從而避免非鋼單元為完成任務指標,采取過多的短期行為,對產業的未來成長造成不良影響。
非鋼領域的管理體系是一個多元的概念,要杜絕“大一統”的管理和架構。鋼鐵企業更多要采取監管的方式,為非鋼產業發展營造更適宜的“土壤”。但采取靈活的管理方式,并不是放松管理,鋼鐵企業對非鋼產業的資產運營管理要尤為嚴格,要最大限度降低資本運營風險,杜絕企業新的“失血點”出現。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