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狼牙套加粗震动入珠套h,被狼交的女人(h)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鋼材市場未來形勢演變 大趨勢向何方?

      鋼鐵市場形勢問題錯綜復雜,但是大脈絡也看得很清楚。這幾年鋼鐵市場本身的許多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只是表象。背后嚴峻和復雜的經濟、改革形勢才是影響鋼鐵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看清了經濟、改革形勢,了解了鋼鐵市場的供需要素條件,也就看清了鋼材市場未來形勢的演變趨勢。

      當前大家關心兩個重點問題。

      一是下半年,乃至明年鋼鐵市場的形勢變化趨勢。

      二是形勢出戰略。如何在嚴峻形勢下,實現鋼鐵企業的戰略調整,實現鋼鐵市場流通服務模式創新發展。

      問題是對鋼鐵市場形勢有重大影響的國際金融經濟危機、我國經濟運行態勢,鋼鐵供需關系這三大影響鋼鐵市場走勢的因素都發生了重大的、歷史性的變化。這些重大影響因素的變化不僅有其規律性特征,而且深刻影響和制約著下半年,乃至今后鋼鐵市場演變的大趨勢。

      一、當前鋼鐵市場走勢正處在全球通脹和金融經濟周期震蕩的底部,這種經濟疲軟的形勢還將繼續下去,決定了全球鋼鐵市場的低迷也還將持續下去。

      這幾年鋼材市場受國際通脹和金融經濟危機周期性影響,經歷了兩次大的周期性震蕩。這也是近十年來世界經濟運行的新的基本特征。只要國際貨幣結構體系不發生根本性改變,這個經濟運行的基本特征就不會改變。以大宗商品價格漲跌和通脹泡沫反復不斷震蕩為特點的世界經濟就不會安寧。

      問題是:2011年中期,第二次金融經濟危機爆發以來,通脹泡沫再次破滅。危機持續多年,世界經濟已經沒有動力和條件繼續重復演繹2009年至2011年中期的通脹泡沫上升。

      經濟的持續疲軟,演繹了大宗商品價格的不斷走低。這里改變的不是金融經濟危機的周期性,而是金融經濟危機周期底部階段的走勢特性。

      從鋼材價格走勢中不難看出金融經濟危機和通脹泡沫的周期性變化是如何影響疊加在鋼材市場供需關系變化的基礎上的。這也增加了鋼材市場走勢的復雜性、機會、風險和規律。期間任何價格的漲、跌震蕩都沒有擺脫周期性大趨勢,只具有短期的特征。

      通脹周期性風險主要集中在周期曲線頂部的拐點和周期性價格震蕩下跌大趨勢。2011年中期全球通脹泡沫再次破滅。年底我在濟南提出的“鋼貿商成本經營求生存,模式創新求發展”就是針對這種經濟市場下行周期大趨勢風險提出來的。

      后期的價格走勢曲線證明,鋼貿商與鋼材價格下行壓力博弈的結果,使鋼材市場走出幾次穩定、回落、穩定、再回落的價格曲線圖形。它是以延緩鋼材價格回落時間,換取減少了短期價格大跌,巨額虧損的經營效果。相反,一些鋼貿商通過重復質押,獲取貸款,炒作期貨,房地產。正是在通脹回落期,炒作者逆市而行,造成嚴重虧損,甚至資金鏈斷裂。這個教訓告訴我們,判斷市場經營走勢不能背離經濟的大周期階段性特征和風險。

      問題是:2013年四季度以來,除了石油以外的幾乎所有大宗商品都跌到了價格的低谷。已經呈現價格底部震蕩和經濟深度調整的特征。同時,由于世界的動蕩不安,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和四萬億投資拉動刺激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動力已經不復存在,相當程度上炒作中國的鐵礦石、海運、有色礦產價格,如今也跌到了低谷。全球鋼價目前處于自去年8月以來最低位。

      這就決定了世界經濟的疲軟趨勢和大宗商品價格低谷震蕩趨勢都不是短期的。最近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再次把今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從3.7%調整到3.4%,似乎驗證了這種全球疲軟的經濟演變趨勢。即使幾年后發展中國家經濟崛起會引發用鋼需求增加和全球通脹壓力,但是失去了中國因素,其通脹壓力都會大幅低于2008年以前。因此疲軟世界經濟的外部環境變化趨勢對中國經濟和鋼鐵市場的影響,對鋼材市場價格和出口的制約影響,今、明兩年不會有大的變化。

      最近鐵礦石進口價格跌破100美元,散貨輪海運價格指數跌破1000都在說明,世界經濟疲軟和震蕩將會持續較長時期。這恰恰反映了世界經濟形勢的嚴峻性。當前世界動亂形勢即影響著經濟恢復,而經濟疲軟也是這種局面的深層次原因。這也是為什么我在2013年初和2014年初的分析文章中針對經濟界防通脹觀點明確提出了PPI連續走低,大宗商品價格通脹壓力并不大的重要依據。

      今年以來中國鋼材出口有所增加。2014年6月我國出口鋼材707萬噸,較上月減少100萬噸。1~6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4101萬噸,同比增長33.6%。從1-6月,全球粗鋼產量總計8.21億噸,同比上升2.5%。上半年,中國粗鋼產量4.12億噸,同比增長3%。占全球產量的50.18%。實際國際粗鋼產量增長不到2%。遠沒有進入較快增長階段。這表明我國上半年鋼材出口增加是由價格和需求雙重因素影響的。需要重視的是,隨著我國企業經濟的國際化布局和今年對國際投資的迅速增長,工程建設出口鋼材也出現較快增長的趨勢。

      二、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出現了經濟運行態勢的重大變化。從影響鋼材市場供需關系變化的視角看:主要是經濟和投資增速放緩。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回落壓力與穩定措施的博弈是未來中國經濟走勢的基本特征。

      本世紀初到2013年,我國經濟總規模處在快速增長階段,用鋼消費也從1億噸猛增到7億多噸。特別是伴隨中國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崛起,增加了國際資源性產品的需求和價格上漲。刺激了全球通脹,這個重要因素疊加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鋼材市場供需關系不斷變化的基礎上。雖然產能增長仍快于需求增長,畢竟給了市場供需關系和價格變化的許多機會。

      問題是我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快速發展,東部已經基本完成城鎮化和工業化,特別是4萬億投資拉動和通脹上升的刺激,加快了工業產能過剩的積累。實際上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我國幾乎所有的原材料生產和制造業都進入了過剩經濟形態。加工業投資增速回落。這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出現的經濟態勢。過剩經濟形態的出現即抑制了制造業投資。增加了經濟下行的風險。也抑制了價格上漲機會。

      實際上從2011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一直面臨下行的壓力。政府為保持經濟穩定和改革的協調發展,雖然從2012年四季度開始已經兩次擴大鐵路交通等基本建設投資拉動經濟,但由于低估了經濟下行壓力的長期性,又受到不要搞投資拉動的輿論干擾,使實際拉動力度不足和改革不到位,經濟仍然沒有改變下行的趨勢。不過這兩次投資拉動,雖然需求變化不大,但是都給了鋼材市場價格回升的機會,只是時間都不長。這就相當程度緩解了貿易商虧損的風險。

      進入去年四季度以后,鋼材價格已經跌入鋼廠成本線的低谷。這是鋼鐵市場價格走勢的重大變化趨勢。雖然經濟下行趨勢和市場繼續面臨價格下行壓力,但是受成本支撐,鋼材市場終于顯示了價格小幅震蕩的大趨勢。這種價格走勢,對鋼貿行業來講已經整體脫離了虧損險境。但是正是鋼廠的虧損和市場的長期疲軟,讓鋼貿商經營艱難,掙錢很難,只能微利。

      應對這種大趨勢,在去年的相關文章中寫到:鋼貿商需要與市場下行壓力博弈。如果放任價格下跌,必將陷入經營虧損的陷阱。鋼廠期待鋼材漲價擺脫虧損也是不現實的,而要把控制鐵礦石成本作為經營的重點。國際經濟疲軟和鐵礦石市場資源過剩使鐵礦石進口價格已經面臨比鋼材市場更大的價格下行壓力。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下降幅度為什么超過鋼材的重要原因。也是目前鋼鐵企業虧損狀況好于一季度的重要原因。

      我國正面臨反腐敗、深化改革、調結構、惠民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艱巨任務。但這些任務都是一個漸進過程。都需要經濟穩定的支撐。衡量GDP增幅的合理性需要看:如果許多行業企業陷入較長期的經營困境;如果改革釋放潛在需求和改善民生安居上進展緩慢,明擺著的潛在需求因改革不到位而釋放不出來;如果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不利于農業人口向城鎮就業轉移;如果環境污染繼續嚴重。就說明中國經濟調控和運行質量仍存在問題。而保持中國經濟在合理區間穩定增長就必須保持對釋放潛在需求要有一定的投資政策拉動力。正是針對中國經濟連續兩年多的下行壓力,前一個階段寫了“警惕經濟下行壓力的長期化”“房地產市場震蕩中的曙光”等許多關于保持合理投資拉動、確保經濟穩定與改革協調關系的文章。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解決的時代課題。不論事業多么艱難,道路是否曲折,期間多么長久,中國政府都必須解決它。如果解決不好只能延緩中國社會經濟的進程。

      實際上,反腐敗、深化改革和在經濟面臨長期下行壓力的不利條件下,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的穩定運行是今年黨中央和政府的三大任務。其深遠的影響意義都將寫入中華名族崛起的史冊。當前難度最大的恰恰是實現經濟的穩定運行。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的長期化,決定了政府調控政策與經濟下行壓力博弈,保持經濟合理范圍穩定增長將是長期的任務。

      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中國目前所處經濟發展階段和運行態勢都是前所沒有的。政府調控思路在同經濟下行壓力博弈中終于擺脫了所謂“|不搞投資拉動”這種似是而非,脫離實際的輿論干擾。一方面深化投資體制改革,開放對民營企業投資禁區的限制,激發企業創新發展活力。減少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財政,盲目擴大投資,導致投資收益率逐年下降的趨勢和繼續增加產能過剩的壓力。另一方面,面對產能過剩壓力和加快潛在需求釋放的客觀要求,需要適當增加開發潛在需求的投資力度,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緩解產能過剩壓力。政府的調控政策正是把握住了這些合理的辯證法,在高鐵、交通建設,百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集中發力,合理加大社會投資建設力度。預計今年僅高鐵建設就突破8000億元,全年完成公路投資14700億元。百姓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也將超過1萬億元。正是政府經濟調控政策的日趨成熟,才使近期中國經濟終于顯示了止落回穩的良好變化趨勢。

      李克強總理今年6月6日提出今年經濟發展“上半場”表現不俗,“下半場”要勇奪佳績。從保證下限不越過7.5%的講話中可以看出:政府會在下半年全力實現經濟穩定的調控目標。特別是從7月29日中央政治局關于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上再次傳遞了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信息。會議提出了要準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準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結合點。提出我國經濟發展必須保持一定速度,不然很多問題難以解決。很顯然穩定合理投資增長是穩定經濟的關鍵。

      這就為鋼鐵市場穩定運行提供了基礎性條件。我們有理由預測,下半年經濟形勢和鋼鐵市場形勢會好于上半年,就是基于上述認識。其基本區別在于上半年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下半年經濟會改變下行趨勢,與上半年7.4%相比甚至會出現經濟增幅小幅回升的趨勢。

      在經歷了鋼材市場長期煎熬后,李克強確保下半年經濟增長7.5%的講話,給中國市場帶來了新的希望和信心。近期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于回升到50%以上。中國股市更是從中國經濟終于走向穩定、向好的趨勢中受益最大。今年下半年股市漲幅可以達到30%。讓市場感到了經濟將步入合理穩定增長態勢的信號,以及帶來市場信心的恢復。

      今年下半年中國以鐵路、交通、水力、環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區域新型經濟帶建設為主要目標的投資建設發力構成了經濟穩定運行的新亮點。也為這一領域的工程結構用鋼提供了新的市場需求機遇。

      問題是:即使下半年經濟形勢好于上半年,經濟拉動鋼材總需求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畢竟政府調控的目標是經濟穩定,畢竟已經龐大的總量規模使鋼材消費低增長,甚至不增長的時代已經到來了。因此下半年經濟的利好給鋼鐵行業市場帶來的價格回升機會是有限的。只是希望鋼貿商把握好這種有限空間的機會,改善自己不賺錢、或微利的經營條件。

      下半年中國經濟運行中也存在風險。主要是對房地產市場震蕩的擔憂。但是2.69億城市農民工和6400萬留守兒童,以及畢業多年的大學生中許多人仍然無家可居。中國這個近百萬億的巨大民生潛在需求長期以來,并沒有在實踐上成為居者有其屋的小康社會發展目標,房價下行地方政府承受最大壓力。這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畸形。這也是為什么說解決百姓安居問題是房地產市場改革的真正目標。也是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

      今年1-6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2019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繼續回落。政府定向發力,出臺了一萬億資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設。最近銀行將提供6000億元貸款支持。保障性住房明顯地提速。從北京市2015年將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100萬套,住房保障覆蓋面將達到45%,以及從加快農民工戶籍制度改革中可以看出,百姓安居問題已經提到了政府社會發展目標規劃中。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也是政府的千秋功業。只要房地產建筑材料市場供需關系基本穩定,市場高房價回落這種軟著陸就不會對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產生大的沖擊。同時政府部門的政策仍是穩定房地產市場,意在穩定經濟。更何況擁有多套住房的人大都是有經濟實力的人。因此,今年高檔商品房價格回落是大趨勢,但房地產市場不會出現崩盤的局面。這種趨勢有利于鋼鐵市場的穩定。

      三、伴隨經濟增速放緩,鋼鐵市場需求的高消費,低增長,甚至不增長時期已經悄然到來。這就預示著產能過剩的壓力將長期制約鋼材市場的價格走勢。鋼鐵、物流企業只有調整發展戰略和創新市場經營模式才會贏得經營發展機會。

      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長無疑緩解了國內市場資源壓力。但是并不能改變國內產能過剩,高庫存的嚴峻現實。雖然受長期市場價格回落影響,鋼材社會庫存不斷回落,但是鋼鐵企業的庫存仍在增長。6月上旬重點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1452.94萬噸,比5月下旬增加67.74萬噸,增幅4.89%。

      不過按上半年粗鋼產量41191萬噸,平均日產226萬噸的水平計算,我國今年粗鋼生產將接近8億噸。目前統計鋼鐵產能已經超過10億噸。畢竟產能過剩將伴隨鋼鐵市場的未來演變大趨勢。鋼鐵企業設備利用率接近80%。仍高于歐美發達國家。考慮到近期出口增加趨勢和鋼材成材率,實際鋼材消費已經接近7億噸。城鎮人口人均年度消費強度遠遠超過800公斤鋼材。這就決定了實際鋼材高需求、低增長甚至不增長時期已經悄然而至。這不僅決定了鋼鐵企業發展戰略調整已經提到日程上來,更重要的是鋼鐵流通總量不增長甚至將要出現回落壓力正推動著鋼鐵物流模式在改革、創新中發展。

      嚴重的問題在于,到2013年底,中國鋼鐵行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升至70%,負債額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每年千億元的銀行利息,在產能過剩,企業微利和虧損條件下,很多企業無法減少自己的債務負擔,只能為銀行打工。這些不利因素集中體現在鋼鐵行業中,特別是鋼鐵產能過剩的壓力將伴隨鋼鐵企業未來發展過程。使鋼鐵行業短期沒有可能走出微利的困境。而破解這些企業共同面臨的經營難題出路確實需要從長計議,深化改革、加快企業戰略和結構調整,加快實施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創新經營發展模式。

      不過隨著鐵礦石供給過剩壓力的出現,價格已經跌破100美元,而且價格持續在低谷中震蕩,鋼鐵行業終于暫時夯實了成本底線。特別是工信部公布了2014年44家煉鐵和30家煉鋼企業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的企業名單。鋼鐵業共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達4686.1萬噸。這無疑有利于緩解產能過剩的壓力。

      當前鋼材市場價格低谷震蕩走勢也許與上個世紀90年代沒有大的區別。但是現在的問題是需求不增長,試圖依靠傳統經營模式擴大規模經營已經走到了盡頭。這就讓十幾萬鋼貿商面臨經營模式創新求發展的歷史時期。這實際上也是下半年中國鋼鐵市場的形勢演變的重要內容。

      三大基本動力推動中國鋼鐵物流改革和鋼貿商經營模式創新已經是時代的潮流。

      一是降低包括鋼鐵物流在內的中國物流高成本是物流改革的長期動力,也是鋼鐵電子商務和物流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據統計2012年我國物流費用總額為9.4萬億,占GDP比重為18%,比世界當年水平還要高6.8個百分點。管理費用差距更大一些。

      二是與2002年以前的鋼材市場最大的區別在于那時鋼貿商還可以借助于社會鋼材需求的快速增長來擴大企業經營。但是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鋼鐵高消費、低增長,甚至不增長時代到來后,常態化的市場疲軟,競爭激烈,迫使鋼鐵物流企業不創新物流發展模式就難以實現經營發展。鋼貿商試圖依靠傳統經營模式擴大規模經營已經走到了盡頭。這就讓十幾萬鋼貿商面臨經營模式創新求發展的歷史時期。

      三是整合市場資源要素是建立現代鋼鐵產業鏈服務大物流必須解決的課題。在傳統市場經營模式下,鋼鐵市場資源流動的區域性決定了不僅難以產生具有全國市場影響力的大鋼貿商,也制約了市場資源要素的整合,更難以形成鋼鐵物流產業鏈優質服務功能。不利于大鋼鐵物流的建設。

      這幾年一些鋼貿企業試圖走出去,到外地市場設立銷售公司和剪切加工配送服務。但難以同當地鋼貿商的傳統市場營銷渠道、客戶聯系和影響力競爭。而且投入成本高,重復建設,收效也不大。這也是為什么難以產生對國內市場有影響力的全國市場意義上的大鋼鐵貿易商的市場原因。

      特別是物流環節多、許多鋼貿商單一經營的小渠道密布、剪切加工配送和物流服務市場由于多家分散經營,難以形成市場產業鏈的整體服務優勢。經營管理運行模式落后、成本高,物流產業集中度太低、物流服務等多方面都存在與發達國家不小的差距。整合市場要素資源,優化要素結構,增強要素整體服務功能,其實就是中國物流改革和鋼鐵物流模式創新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很顯然不進行經營模式創新,打破鋼貿商局限于區域市場經營這個問題很難解決。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又制約鋼鐵市場資源要素的整合和現代鋼鐵大物流的建設。

      目前,網上鋼鐵電子商務交易量已經超過了市場鋼材銷售量的10%。而且交易數量還在快速增長中。鋼鐵電子商務的發展,分流了傳統鋼材銷售渠道,降低了鋼鐵物流成本。特別是越來越多消費者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采購,可以降低企業庫存,降低采購資金成本,一些大的客戶企業內部采購、銷售的電子商務管理使消費者逐步適應了鋼鐵電子商務的采購模式。

      鋼鐵市場電子商務的出現無疑為鋼鐵物流模式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為鋼貿企業走出區域市場,以合理庫存,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和資本融合,實現同當地倉儲、加工企業戰略合作或資源要素整合,實現以電子商務模式,低成本、跨區域市場鋼材經營。

      2013年國內鋼結構加工產品總量突破4000萬噸,其中熱軋H型鋼使用比率占10—15%。很顯然H型鋼和鋼結構的市場形勢是同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形勢和布局息息相關。更顯示了結構用鋼跨區域經營的未來趨勢。

      鋼鐵電子商務作為鋼鐵市場交易的重要模式已經形成規模化經營的發展態勢。現貨市場交易和網上電子現貨交易同時存在。任何鋼鐵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和快速發展只能是把握大趨勢中,著眼于整體市場流通深層次關系的不斷調整,才能積累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鋼貿企業興衰并不僅僅看企業目前經營規模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看能否在市場經營模式創新中不斷創造新的優勢。西游記中“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的一句主題歌會印證未來成功鋼鐵貿易商的經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