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對媒體證實,國務院最近已成立“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和相應辦公室。至此,從今年初以來,政府將京津冀協同發展升級為一個重大的國家發展戰略,三地一體化的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四屆八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暨勞模表彰大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我國的鋼鐵行業必然帶來重大影響,而且,京津冀協同發展不僅僅是解決環保和過剩落后產能等問題,而是更高層次,比如說鋼鐵工業如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政策下繼續發展的問題。”
京津冀協同發展這一政策提出已有近半年時間,在這期間,三地相關的鋼鐵企業都積極抓住這一機遇“步步為營”,謀求更好的發展。
協同發展形成新的“增長極”
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大勇在接受《中國冶金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像裝備制造業,尤其是先進、高端裝備制造業如果逐漸轉移到河北,肯定能與河北省互利共贏。隨著下游用鋼產業的轉型升級,也必然會帶來新的鋼鐵需求。這個新的需求肯定會促進上游原材料工業,包括鋼鐵工業的發展,從而促進鋼鐵工業的轉型升級。
他還表示,在協同發展過程中,相關制造業向河北的轉移,應該是非常合理的,也是符合科學發展的。河北的地域比較廣闊,空間大,容量大,又在沿海,同時還是一個巨大的原料市場,再加上人力資源優勢。在這種情況下,將京津的科技資源,和下游產業的資源、智力等要素結合起來就會產生更好的效益。
對此,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董事長萬喜河就給記者舉了一例:“近來,河北永誠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天津的焊材企業金橋達成了戰略合作,這是協同的典型。永城是做焊接鋼的,給下游企業供原料,雙方之后還達成了深入合作的意向。”
萬喜河說,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河北鋼鐵企業發展的一個機遇,鋼鐵行業的發展需要打開市場,北京和天津都是比較大的市場,利用這個機會,大家都能受益。
王大勇認為,京津冀三地如果能夠借此機會形成協同發展、優勢互補的話就將形成一個新的“增長極”,但這還需要時間來培養。
各有所長 發揮區域優勢
在京津冀這三地中,北京未來將繼續發揮其文化、政治、科教和國際交往中心,經濟、金融的決策和管理中心的作用;天津作為直轄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北方航運中心也具有其獨特的海洋經濟優勢和工商業與制造業的基礎;河北在三地當中則以第二產業見長,其在協同發展進程中將主要以承接京津兩地的產業轉移為主。
一位業內專家稱:“首鋼搬遷到曹妃甸,應該是屬于京津冀協同發展最好的一個例子。唐山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當中,則更應該將這一地區優勢發揮出來。”
地處唐山的曹妃甸具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曹妃甸擁有港口資源;域內天然氣儲量豐富能為產業聚集提供清潔的燃料能源;擁有大面積的灘涂,規劃開發建設不需占用耕地,且價格優勢明顯;還有稅收等方面的政策優勢。北京市與河北省2013年~2015年合作框架協議明確提出,要把北京的一些重型裝備制造產業轉移到曹妃甸。
6月底,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和市長王安順率代表團考察曹妃甸,這表明京曹’的合作已經進入到一個實質性的推進階段。相比天津,河北在腹地空間等要大,曹妃甸在承接產業轉移方面的優勢是很多的,比如,土地、稅費政策,整體對工業的容量,最主要的是曹妃甸完全有能力成為北京的出海口。
此外,曹妃甸已經按照區位和功能不同劃分了很多不同的園區。比如,鋼鐵電力園區,重點發展精品鋼鐵等產業,該園區還初步形成了以首鋼為代表的循環產業鏈(首鋼基本做到了零排放,高爐煤氣用于發電,排出的廢渣作為冀東水泥廠的原料和添加劑,煤焦油進行深加工處理)。
環境保護,削減過剩在行動
作為鋼鐵生產大省,河北的鋼鐵企業在污染、霧霾等問題方面是被詬病的焦點,同樣在整個行業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河北3億噸的產能也亟須削減過剩和淘汰落后。
王大勇對記者說:“鋼鐵行業在污染治理方面當然要承擔很重要的責任。去年,河北省打響了工業轉型升級和環境治理的攻堅戰。其中,對鋼鐵行業的治理力度是空前的。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在河北相關環保部門的支持下,對河北重點鋼企制訂了環境污染治理整改方案,并將對這些企業進行驗收。據不完全統計,相關環境污染整改治理的項目現在大概是1072項,環保投入69.1億元,這中間的相關工作也結合了鋼鐵行業規范條件。”
他進一步表示:“河北相關環保監管的力度也比以前大,例如,現在鋼企基本100%在線監測,河北還組織零點行動’防止晚上偷排,環保部門用無人機在廠區上空探測。與此同時,現在河北省制定了鋼鐵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從去年12月1日開始,按照最嚴格的標準執行。目前,不合格的企業正在進行進一步的加強整改,以爭取在今年9月底前整改到位。”
隨著河北省相關環保政策的加壓,環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萬喜河說:“現在從科學技術的角度看,鋼企把環保作好是完全可能的,從武安的情況看,目前環境的變化已經非常明顯。河北鋼企特別多,排放總量就不好控制,因此河北省將相關標準予以提高。”
雖然包括河北在內的鋼企都面臨資金緊張和經營困難的局面,但是萬喜河坦言:“鋼企不能因為現在效益不好,就推脫環保責任,前些年鋼企掙錢的時候,環保也做得不是很好;企業總而言之是為社會做效益的,社會責任是不能動搖的。”
在削減過剩產能方面,萬喜河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根據現在的行情,企業是一定會削減的。一方面,通過市場的調節;另一方面,通過行政手段,政府采取一些措施。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不能太指標化。比如,企業被強制關閉了一個爐子,整個的產能就不匹配了,整個損失就大了,再有就是職工安置的問題。”
“合縱”“連橫”的機會顯現
京津冀協同發展政策出臺之時,業內有觀點認為,該政策使得三地之間會出現跨省市和跨行業的企業兼并重組。對此,《中國冶金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行業領導和企業人士對此看法均比較積極。
王大勇表示:“在國際上,真正的鋼企重組并不是單一企業或者一個地區的整合。特別是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市場差異較大,下游細分市場很多。因此,重組并購后的企業應當是既要貼近資源,交通運輸方便,又要貼近市場和用戶,而且要滿足變化的、不同的消費群體或用戶的需求。”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進行重組的企業一定是有差異化的,要考慮到市場布局、產品布局、深加工布局,包括產業鏈延伸,重組不僅僅是鋼企之間,還可以考慮物流企業、金融企業、資源企業的混合型整合。跨行業跨地區的企業重組整合可能會導致服務更直接、更深入,從而增強競爭力,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創造經濟效益。”王大勇說。
對此,萬喜河也認為“合縱”的可能性更大:“京津冀協調發展對鋼企的合并重組影響不會特別大,但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因為北京、天津的下游企業較多,鋼企較少。現在國家也在鼓勵跨地區、跨行業進行重組,如果有更多的合作,整合就是好事。”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