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大型骨干企業如何培養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近期,記者在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重”)、哈爾濱電氣集團(以下簡稱“哈電集團”)、中車齊車公司等企業調研發現,這些“頂天立地”的大國重器企業緊盯重大裝備“有無”問題,通過強化技術源頭研發,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提升制造能力、增強創新動力,同時完善體制機制,營造友好和諧的創新環境,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緊盯前沿技術實現從零到一的跨越
“大型鑄鍛件屬于極限制造,一臺鍛焊加氫反應器有的重達3000多噸,鍛件尺寸超過加工裝備尺寸,制造難度大。”中國一重科技部負責人鄭新毅說。
加氫反應器是高效提煉處理原油的裝置。作為中國重型裝備制造行業的領軍者,自2020年以來中國一重先后承制了3000噸級以上鍛焊加氫反應器12臺,目前,已具備超大型石化重大技術裝備批量化、專業化制造能力。
“采用傳統工藝只能分段制造,再進行焊接,但這種方式容易導致性能不達標。只有創新工藝,整體鍛造,才能符合要求。”鄭新毅說。
為此,中國一重自2019年啟動體外鍛造研究,2023年新工藝落地。所謂體外鍛造,就是通過技術改進,讓加工裝備“長出手臂”,將加工過程移至裝備外部。
記者采訪了解到,解決技術源頭,突破技術封鎖成為黑龍江大國重器企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共識。
“2012年以前,我們一直都是跟隨模仿式創新,現在國外沒有的我們也要干,實現了我國系列重大技術裝備從0到1的跨越。”哈電集團創新與數字化部副總經理劉新新說。
劉新新告訴記者,為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近年哈電集團加強行業前沿性引領性原創性技術研究,大型氣流床煤氣化全熱回收技術及關鍵設備、新型高效靈活燃煤發電機組、國和一號屏蔽電機主泵3個項目獲批國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2023年制修訂國家及行業標準25項,牽頭的3個項目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創新使哈電集團步入發展快車道。數據顯示,2023年企業營業收入、市場訂單、全員勞動生產率創歷史最好水平;2024年上半年,哈電集團再接再厲實現“雙過半”,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推動產業升級激活傳統產業新動能
記者采訪發現,在加大基礎研究和顛覆性創新研究,開展更多關鍵共性技術攻關的同時,黑龍江大型國有骨干企業還搶抓數字化時代契機,啟動“人工智能+”行動,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推動產業升級轉型。
走進中車齊車公司鑄鍛車間,記者發現,過去機床前工人們忙碌的身影不見了。新近投入使用的鐵路貨車車軸端面加工智能化生產線上,數控加工中心與穿梭往來的機械手密切配合,不斷加工出一批批重達半噸的車軸。
中車齊車公司精益數字化轉型辦公室負責人孟令武介紹,近年企業先后有10多條智能化生產線建成使用,大幅降低勞動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了44.8%。以芯盤生產線為例,智能化改造前,產線需14名工人晝夜不停倒班忙碌,如今只需要2名操作員就可輕松完成?!皺C器人通過車削、鉆削等工序進行端頭加工,整個過程均由電腦控制完成,解決了過去人員大量投入、工序分散、生產效率低、產品質量不穩定等諸多問題?!?/span>
在一重集團(黑龍江)重工有限公司軋電數字化車間,依托5G專網和工業互聯網平臺,30多臺數控機床實現了機床聯網和數據的實時采集。通過車間電子屏,可以清晰地看到所有設備的運行、維修情況,及時了解設備的能耗、負荷等信息。
“這些設備為數字化的應用打下基礎,讓‘大國重器’的生產變得舉重若輕,敏捷高效?!编嵭乱阏f。
經過多年對數字化轉型的聚焦,中國一重如今已實現企業業務數據100%進入系統,車間資源效率配置提升50%,關鍵工序質量實現100%可追溯,產品異地網絡化協同能力大幅提升,使研發周期縮短了40%。
完善體制機制營造包容友好的創新環境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態要靠科學的體制機制來保證。為激發創新活力,企業紛紛完善體制機制,營造包容友好的創新環境。
近年來,一項項打破傳統的改革在中國一重悄然進行:改革科研管理體系,由行政分派轉變為自主科研;打破看職位、重職稱等傳統做法,推行課題負責人“競聘制”;構建產學研相結合的開放式科技創新體系,建立全員全方位創新機制……
改革破除了藩籬,激發了創新活力。如今,基層創新在中國一重已蔚然成風,生產一線成立的創新工作室數不勝數。
在中國一重水壓機鍛造廠內,勞模創新工作室墻上的課題跟蹤表密密麻麻列滿了內部創新課題,不時有工人來探討技術方法。
“依托創新工作室這個平臺,我們把一線技術能手的技藝和創新經驗傳承下去,培養更多扎根基層的‘能手’‘工匠’?!比珖鴦趧幽7?、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劉伯鳴說。
目前,中國一重設立了黨員創新活動室、勞模創新工作室、青年創新工作室110個,完成基層創新課題520多項,累計創效6.25億元,有效激發了設計人員和一線工人的創造力。
為吸引、留住科技人才,哈電集團不斷完善深化人才發展體系體制機制改革。哈電集團所屬企業哈爾濱電氣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佳電股份”)在員工職業發展、晉升、激勵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在暢通人才發展通道,建立人才發展機制方面,佳電股份制定《佳電股份員工職業發展通道管理辦法》,構建了“三類三層多級”人才發展體系,讓各類人才干事有勁頭,發展有奔頭,奮進有方向,有效激發了科技人才的創新創造熱情。截至目前,公司自主培養副高級職稱以上人才160人,建立國家科技創新平臺1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平臺2個,公司科技創新力影響力有效增強,連續兩年被評為“科改示范企業”優秀等級企業。在構建多元化激勵機制,推動員工創造價值方面,佳電股份還實施了限制性股票、超額利潤分享等中長期激勵,向176名核心骨干人員發放了限制性股票,推動人才與企業實現事業共建、價值共創、利益共享,全面調動了核心人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