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8月乘用車批發銷量1615.1萬輛,同比增長3.3%。零售端,7月零售銷量177.0萬輛,同比增長1.9%,環比增長2.5%。包括長江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高伊楠在內的多位行業分析師表示,看好汽車行業自主高端化進程和海外市場持續擴張,“智能化+全球化”將驅動中國汽車產業全球競爭力升級。
汽車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
專家認為,得益于汽車行業整體平穩運行以及結構性的變化,乘用車板塊業績穩定向好。機構數據顯示,上半年,汽車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4%;歸母凈利潤為305.9億元,同比增長14.9%,其中二季度歸母凈利潤為185.8億元,同比增長47.4%。
高伊楠表示,新能源汽車和出口增長表現強勁,疊加政策加碼和旺季到來,汽車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
“2021年以來,內需具備韌性疊加出口持續突破,驅動中國乘用車需求持續向上。中國品牌乘用車在此過程中通過驅動技術路徑的選擇與儲備、持續的技術創新及顯著的性價比優勢提升國內及海外市占率。”廣發證券汽車聯席首席分析師閆俊剛表示。
東吳證券所長助理、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黃細里堅定看好我國汽車行業發展,預計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超過1000萬輛。
看好汽車智能化邏輯
展望后市,行業分析師表示,看好汽車智能化邏輯,消費者為智能化買單的拐點或將到來。
黃細里表示,看好汽車智能化邏輯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汽車仍處在供給創造需求的時代;另一方面,大模型推動高階智能化性能與成本質的飛躍。
高伊楠表示,展望下一階段,智能電動化加持競爭力,看好自主品牌高端化進程和海外市場持續擴張。以比亞迪、華為智選以及頭部新勢力為代表的自主品牌發力中高端市場,2024年車型開啟密集投放。相較于傳統的合資高端品牌,自主品牌智能電動化競爭力更強。智能駕駛進入端到端大模型階段,國內車企保持智能駕駛方面的持續投入。短期來看,隨著城市NOA(自動輔助導航駕駛)逐步落地,國內頭部車企端到端智能駕駛算法陸續推送,智能駕駛有望進入量變到質變的階段,使用體驗大幅提升。
此外,機構分析師認為,從國內零部件來看,汽車智能電動化變革打開行業遠期成長空間,我國優秀零部件企業憑借技術、成本、響應速度等優勢逐漸重塑行業格局,未來有望涌現一批世界一流企業。智能電動汽車相較于傳統汽車,內部零部件發生巨大變化,帶動增量市場。
關注全球化布局
汽車行業全球化布局的邏輯同樣被看好。分析師認為,海外需求方面,2024年以來乘用車出口景氣度依舊不錯,新品類疊加性價比將共同驅動中國品牌海外終端份額持續向上。
閆俊剛表示,短期出口需求主要關注中國品牌海外終端市占率,2024年上半年中國品牌海外終端市占率提升速度依然較快,出口增速亮眼;中長期出口需求主要關注中國品牌海外競爭力及突破路徑。
“國內零部件企業憑借技術、成本與服務優勢切入全球供應鏈,加速海外擴張。隨著汽車模塊化和外包化更加成熟,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拿到全球平臺的訂單,廠商國際化戰略加速推行,如拓普集團、新泉股份等諸多企業均已開始在海外布局,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出海開啟加速鍵。同時,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相較于海外企業具有更明顯的成本優勢。”高伊楠表示。
黃細里認為,我國汽車產業全球化將形成中國特色模式。智能電動汽車強產品力疊加燃油車的高性價比將共同驅動中國汽車出海成功。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