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商務部、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稱,依據相關法律,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6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束玨婷對此作出進一步解釋。
束玨婷稱,鎵、鍺相關物項具有明顯的軍民兩用屬性,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世界上主要國家普遍對其實施管制。
“出口管制不是數量限制,也不是禁止出口。”束玨婷強調。
束玨婷還稱,中國政府依法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確保其用于合法用途,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更好履行國際義務。需要指出的是,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出口符合相關規定的,將予以許可。
“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WTO)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WTO規則中嚴格禁止對出口進行管制,這實際上是主張對出口不要設置任何障礙。但也有一個例外,就是對軍民兩用的物品可以進行必要的限制。其背后的原因是,擔心一些物項會流向軍事領域,而非民用科技。”
霍建國解釋,出口管制的概念不同于數量限制。“后者可能會有對配額的跟蹤,一定情況下允許較多出口,另一些情況下會控制數量。”他介紹,“而出口管制本身強調的是許可證管理,即如果要經營這項商品,需要領取許可證,表明商品用途以及發往什么目的地,這樣才能對控制相關物項不流向軍工用途形成保障”。
在6日的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及商務部是否已收到企業或機構的出口申請文件,束玨婷稱,公告明確規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措施將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前,商務部尚未收到企業的出口申請文件。中方將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鎵、鍺相關物項出口申請進行審查,出口符合相關規定的,將予以許可。
霍建國解釋:“出口管制本身強調的就是報、批、審。”
進行了預先通報
鎵和鍺不是天然存在的金屬,其通常作為其他金屬精煉的副產品產生。其中,鎵是加工鋁土礦和鋅礦的副產品,鍺則往往作為生產鋅的副產品出現。
目前,鎵和鍺均在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列出的《2022年關鍵礦物清單》中,也被列入了歐盟委員會為歐盟制定的關鍵原材料(CRMs)清單。
束玨婷稱,中國政府依法實施出口管制,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在發布公告前,中方已通過中美、中歐出口管制對話渠道進行了預先通報。
根據USGS,砷化鎵被用來制造集成電路(IC)和光電設備,其中包括激光二極管、發光二極管(LED)、光電探測器和太陽能電池。氮化鎵(GaN)主要用于制造光電子器件。金屬鎵、三乙基鎵和三甲基鎵,用于生產LED和IC的外延層工藝。
而光電設備則能被用于航空航天應用、消費品、工業設備、醫療設備和電信設備。集成電路的用途包括國防應用、高性能計算機和電信設備。
鍺的全球主要終端用途則是電子和太陽能應用、光纖系統、紅外光學、聚合催化劑,以及其他用途(如化療、冶金和熒光粉)。
據第一財經記者查詢中國海關總署數據,2022年,我國出口“未鍛軋的鍺;鍺廢料及碎料;鍺粉末”1012千克,出口“鍛軋的鍺及其制品”42665千克,出口“未鍛軋的鎵;鎵廢料及碎料;鎵粉末”26204千克,出口“鍛軋的鎵及其制品”68195千克。
根據歐洲行業協會關鍵原材料聯盟(CRMA)稱,中國是全球鎵和鍺的主要生產國。全球其余的鍺產量來自加拿大、芬蘭、俄羅斯和美國。對于砷化鎵這一鎵的相關物項,全球則只有幾家公司能夠以足夠的純度制造。
USGS稱, 自1987年以來,美國國內沒有回收過初級(低級、未精煉)鎵。該機構對于鍺的生產和精煉量則沒有披露。
“當前形勢下,國際競爭和沖突矛盾都在上升,(對鎵和鍺的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這一方面是我國參照國際通行規則的做法,另一方面也是要維護國家的安全利益。”霍建國說。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