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一響,黃金萬兩”,鐵路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為帶動區域發展增添了新引擎。一條條“鋼鐵大動脈”的建成投運,改變并豐富著區域的交通格局,打開了廣闊的經濟腹地。
衢寧鐵路助力寧德智造走向世界
衢寧鐵路位于浙西南和閩東北地區,線路全長379公里,北起浙江省衢州市,向南途經浙江麗水市、福建省南平市,終至福建省寧德市。亞洲最大的乘用車總裝車間——上汽寧德基地就坐落在寧德。
作為寧德市抱回來的“金娃娃”項目,服務上汽寧德基地的寧德陸港鐵路專用線于2020年9月27日與衢寧鐵路同步開通運營,全長4.637km,總投資約6.12億元,毗鄰世界級深水港三都澳,沈海、福寧、寧武、寧古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具有公鐵海“三位一體”的多式聯運先天優勢。
隨著首批290臺商品汽車專列在南鐵福州車務段漳灣三嶼站緩緩駛出開往武漢大花嶺南站,寧德地區貨物無鐵路運輸瓶頸被打破。自正式通車運營至2023年6月17日,南鐵福州車務段漳灣三嶼站累計完全發運上汽商品車144152臺,主要發往武漢、上海、西安、蘭州、昆明等25個城市,出口到英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等多國。
衢寧鐵路填補了閩東北地區鐵路網空白,對進一步推進閩東構建綠色物流新格局,完善海西地區路網結構,促進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和生態資源優勢轉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當地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智能技術保障跨海鐵路安全升級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福平鐵路的關鍵性控制工程,位于世界上著名的三大風暴海域之一的平潭海峽,這里每年6級以上大風超過300天,7級以上大風超過200天。大橋的巡檢養護成為了保障行車安全的重要一環。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作為福州連通平潭島的重要工程,對于完善閩東北區域綜合交通網絡,推進東南鐵路網絡進一步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帶動區域整體開放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采用了橋梁智能化綜合管養系統,將現代計算機、互聯網、傳感器、大數據等技術與傳統橋梁管養深度融合,開展智能采集、智能預警、智慧評估和智慧生成報告等功能創新,建立“系統平臺+咨詢服務”的新型管理養護模式。
由于鐵路橋上的高強螺栓群長期處于高頻、高幅值的動力循環荷載作用下,非常容易銹蝕、松動甚至脫落,影響行車安全,傳統的人工巡檢很難及時發現螺栓異常,結合智能化的技術手段對高強螺栓進行監測并實時預警,可以保障大橋運營及結構安全。
移動巡檢養護APP是智慧橋梁巡檢養護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為解決傳統人工巡檢養護過程中采用紙質化記錄不方便、出錯率高、數據保存難、巡檢養護流程復雜并且不規范等問題。APP成功將AI技術、AR技術、語音識別技術、二維碼掃描技術、GPS定位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結合在一起,很大程度提高了一線巡檢養護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專業水平。
“海上長龍”帶動區域旅游快速發展
2020年12月26日,福平鐵路開通運營,線路全長約88.43公里,其中橋隧占比79.04%,建成了烏龍江特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等重難點工程。
福平鐵路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港(臺)通道京福高鐵的重要延伸,帶動了閩東北區域整體開放開發、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福平鐵路結束了平潭不通鐵路的歷史,平潭、長樂與福州老城區形成了“半小時生活圈”,坐著高鐵穿過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就可抵達福平鐵路的終點平潭動車站。
平潭島是福建省第一大島,東臨臺灣海峽。島上有國家級海島森林公園、海壇風景名勝區,素有“千礁之島”美譽,作為“藍眼淚”的網紅打卡點,全國各地前來欣賞海灘風光的游客絡繹不絕。據了解,自2020年12月26日福平鐵路開通運營以來,截至2023年5月31日,平潭站到發旅客共計336.66萬人,2023年已發送旅客占2021年開站首年全年發送旅客的73%。
近十余年,福建鐵路穿山越海,初步形成“三縱六橫”的鐵路網格局,我國第一條跨海高鐵——福廈高鐵預計在今年9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線路開通后,福州、廈門將形成“一小時生活圈”,能進一步完善東南沿海快速鐵路網絡,對推動沿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實習生王嫻對本文亦有貢獻)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