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按計劃將發布今年第三份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俗稱“褐皮書”。
褐皮書由美聯儲下屬12家地區儲備銀行的調研結果編撰而成,每年發布8次,一般從物價、就業、經濟活動活躍度等方面匯編各儲備銀行的調研結果。3月初發布的本年度第二份褐皮書顯示,2023年初,美國整體經濟活動略有增長,勞動力市場持續緊俏,但是通脹壓力仍普遍存在。在高度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受訪者認為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情況不會出現較大改觀。
自第二份褐皮書發布以來,美國多項經濟領域指標也出現了變化。
從物價角度看,4月12日、13日先后出爐的美國CPI、PPI數據顯示,美國通脹整體持續回落,但是核心通脹壓力仍存。其中,3月份美國CPI同比漲幅達5.0%,為2021年5月份以來新低,核心CPI同比漲幅達5.6%,結束五連降;3月份美國PPI同比上升2.7%,連續第九個月放緩,創逾2年來最小漲幅,環比意外下降0.5%。
“未來美國通脹下行之路或將較為坎坷。”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項環比負增長以及食品項環比零增長一定程度推動了美國3月份整體CPI通脹增速放緩,但核心服務項通脹增速仍未出現明顯放緩跡象。
明明進一步分析稱,預計短期美國整體通脹同比將進一步下降,但下半年高基數效應將消失,屆時整體CPI同比增速下行幅度將較為有限。目前核心服務項通脹仍在繼續支撐美國核心通脹增速,未來核心服務項通脹明顯降溫需待住房項通脹出現拐點以及美國勞動力市場進一步走弱。
從就業市場角度看,美國最新的非農就業報告顯示,3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口新增23.6萬人,創2020年12月份以來最小增幅,預期增23.9萬人;3月份失業率降低至3.5%;勞動參與率上升至62.6%。
在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看來,整體來看,美國就業數據有所降溫但仍較為強勁。分行業看,非農就業人數的增長主要由休閑和酒店業、教育和保健服務業、政府部門、專業和商業服務業推動,而零售業、建筑業、制造業和金融活動行業的就業人數呈負增長,反映出加息對于利率敏感行業的負面影響正加快顯現。
除物價與就業指標外,4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份零售銷售環比下降1%,連續第二個月下滑,預期為降0.4%;核心零售銷售環比降0.8%,預期為降0.3%。華泰證券研報分析稱,數據反映出,美國3月份零售增速明顯放緩,美國消費出現邊際降溫跡象。
在4月初公布的美國制造業指標顯示,3月份美國ISM制造業PMI為46.3,創2020年5月份以來新低,也低于預期與前值,連續5個月萎縮。國金證券研報分析稱,從金融環境與實體需求來看,美國PMI回落的壓力仍然較大。美國銀行業沖擊使得信貸環境收縮,芝加哥聯儲金融條件3月份轉向收緊,未來可能持續抑制美國PMI的修復;同時,PMI的領先指標銷售-庫存比仍然處于下跌趨勢,反映實體經濟需求較弱,庫存積壓未明顯改善,制造業PMI仍然傾向于回落。
溫彬認為,雖然3月份美國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均低于預期,零售額環比也重回負增長,表現出企業生產增速已有所放緩。但綜合考慮美國就業和通脹情況,預計美聯儲5月份加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