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首場發布會召開,發布會上介紹了本屆年會的有關情況并發布了年會旗艦報告。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介紹,據初步統計,今年共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代表,以及來自約40個國家和地區的170多家媒體機構1100余名記者參加年會。
李保東指出,不確定性突出,是當今世界的顯著特點。這種不確定性來源于動蕩與變革這兩種趨勢交織演進。從戰爭地區的動蕩到國際市場的動蕩,從社會變革到科技革命,世界變亂交織,發展與安全兩大赤字更加凸顯。在這一背景下,不同國家采取了不同政策,各自發展進程和相互間關系都出現了新變化。
李保東認為,這種不確定性突出表現為一系列重大挑戰上。無論是新冠疫情、地緣政治沖突,還是世界經濟下行、全球氣候變暖,哪一項挑戰都不僅關乎當下,也關乎未來。面對這些挑戰,國際社會對于加強合作、促進發展的呼聲更加高漲,愿望更加強烈。同時,對于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些挑戰,國際社會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主張。本次年會就是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就相關問題進行開放包容的討論,共同探尋解決方案。
會上發布了旗艦報告《亞洲經濟前景及一體化進程2023年度報告》(下稱報告)。報告認為,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2023年亞洲經濟體整體復蘇步伐加快。亞洲經濟體2023年加權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為4.5%,較2022年的4.2%有所提升,成為世界經濟放緩大背景下的一大亮點。
報告指出,盡管近年來全球供應鏈受到各種沖擊,但亞洲工廠自身依存度仍有所增強,亞洲經濟體在全球價值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作用。大多數亞洲主要經濟體在過去十年都在增加對亞洲工廠的依賴。中國仍保持在亞洲中間產品貿易主導地位,在交易量最大的22種中間產品中,中國有20種處于領先地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