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晚間,降準靴子落地。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8%。此次降準在國常會之后3日內,符合市場預期。
引導貸款利率下行
今年第一次降準在4月25日,幅度為0.2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5300億元,降準落地后,五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于5月和8月兩次下調。本次為年內第二次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56億元。此次降準有助于提升銀行信貸投放能力,引導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貸款利率下行,更好地向實體經濟讓利,進一步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鞏固經濟回穩向上的基礎。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公布了《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從房地產融資、保交樓、受困房企風險處置等六個方面提出16項具體措施。此后,央行擬發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至2023年3月31日前,向商業銀行提供2000億元免息再貸款,支持商業銀行提供配套資金用于支持保交樓。銀行方面,六大國有銀行已與17家房企達成合作協議,已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額度合計為12750億元。
本次降準為商業銀行提供了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有助于推動商業銀行積極主動配合落實“金融十六條”,進一步為房地產企業紓困,更好地落實保交樓政策,推動化解未交樓個人住房貸款風險,穩定房地產市場信心,引導爛尾樓斷供風險有序出清,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維護年末資金面平穩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和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均回落,新增貸款和社融規模大幅下滑,廣義貨幣供應量M2和社融增速放緩,出口年內首次出現負增長。反映受全球經濟下行等多重因素影響,生產和需求再次回落,外需下行壓力加大,經濟恢復的基礎仍不牢固。居民收入預期和信心尚未扭轉,預防性儲蓄的需求增加,主動降杠桿的意愿上升,從而制約消費欲望。房屋新開工和土地購置面積繼續下滑,房地產銷售并未因“金九銀十”消費旺季而進一步改善,表明居民杠桿率已處于高位,購房意愿不足,從而制約房企拿地的信心,房地產投資下行趨勢短期內難以改變。外需走低背景下,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宏觀政策需要在擴大內需方面進一步發力,降準具有緊迫性和必要性,有助于提振實體經濟信心,穩定市場預期。
央行在11月縮量續作MLF,并連續在公開市場進行凈回籠操作,債券市場波動一定程度上反映資金面偏緊。今年12月和明年1月分別有5000億元和7000億元MLF到期,疊加年末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春節前流動性需求增加,降準有利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維護年末資金面平穩。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