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前兩個月工業生產的主要指標是好于預期的,但3月開始增速有所下滑,出現了下行的態勢。請問,工信部怎么看待當前的工業經濟運行情況?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促進工業穩增長?
對此,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杰表示,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工業經濟穩增長的各項政策舉措在持續發力。一季度工業經濟實現了平穩的開局,延續了穩定恢復的良好勢頭。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高于去年四季度2.6個百分點。目前受國內外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3月份工業經濟確實涌現了一些新的問題、新的挑戰,比如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堵點卡點、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大宗原材料價格依然在高位波動等,導致了一些指標出現放緩,下行壓力加大。但是,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恢復發展的總體態勢也沒有改變,提振工業經濟仍然具有堅實的基礎。
“我們相信,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是一時的困難、一時的問題,只要努力、同心協力去解決,一定辦法總比困難多。”羅俊杰稱。
羅俊杰表示,在這個方面還有幾個很好的基礎條件:
一是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有信心、有底氣從容應對各方面風險挑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應該說這是提振工業經濟的一個堅強政治保障。
二是去年四季度以來,陸續出臺了很多工業穩增長的政策舉措,都在陸續顯效。特別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實施組合式減稅降費、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擴大內需等政策紅利加快釋放,支撐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積極因素在不斷積累。
三是我國工業發展具有很大的韌性和潛力,新發展格局也正在加快構建,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穩固,新動能也正在不斷增強。
羅俊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加強前瞻性預判,做好跨周期調節,實施精準性對沖,著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努力實現二季度的平穩接續,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堅實支撐。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緊抓實推動政策落地。要加強統籌協調,大力推動已出臺的振作工業經濟運行實施方案和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落地見效。組織開展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綜合督察,將工業穩增長作為重點內容,按月通報各地區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壓緊壓實地方責任。同時,針對形勢變化,工信部也在研究儲備一些工業穩增長的接續政策措施。
二是多措并舉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制度,通過加強部省協同和跨區域協調,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加大重要原材料保供穩價力度,強化鉀肥、稀貴金屬等重點產品供應保障。繼續實施汽車芯片攻堅行動,全力提升芯片供給能力,推進龍頭企業強鏈補鏈,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要素保障等困難問題。
三是千方百計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工信部將著力推動落實已出臺的助企惠企政策,深入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會同有關部門研究進一步幫扶中小微企業的政策舉措,營造有利于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涉企“三亂”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及時了解中小微企業的真實感受,扎實做好政策宣貫、精準幫扶等工作,著力提振企業預期。
四是加快重大項目投資挖掘新型消費潛力。推進制造業“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項目的加快落地實施,支持一批節能降碳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引導基礎電信企業適度超前部署5G基站建設,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充分發揮投資拉動對沖作用。完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第四屆“雙品購物節”活動,培育一批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和示范項目,加快5G技術與能源、教育、文旅等垂直行業融合應用,大力挖掘消費潛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