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可穿戴設備成為熱點,不僅是資本投資的風口,也是消費者追捧的潮品。而安全帽是礦山及建筑工地等行業的被動防護用品,給人的印象是傻笨重,兩者毫無關聯性。
日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智能式安全帽+安全管控系統”在中鐵十九局礦業公司太鋼袁家村鐵礦項目正式投入使用,為我們展示了看似不相關的兩者結合的可能性。
“報告智控中心,3號作業平臺爆破結束,一切正常,可以繼續施工。”在項目施工現場,安全員鞏文杰輕觸頭頂智能安全帽的按鍵,將現場圖像與智控中心的電腦互聯互通,工作人員對現場情況一目了然。
從外觀上看,這款智能安全帽和普通安全帽沒什么區別,戴起來也差不多重,但是功能卻天差地別。它的外殼采用高強度工程塑料,抗沖擊、耐腐蝕且阻燃性好,佩戴舒適。更為關鍵的是,這頂智能安全帽內部安裝了一枚芯片,具備定位、通信、報警、尋呼、環境感知、姿態感知等多種功能,可以隨時掌握作業人員的位置、姿態、工作狀態、攜卡狀態等。普通的安全帽變成了一款高集成度的可穿戴物聯網設備。
“我們緊跟數字智慧步伐研發而成的智能安全帽,能夠在滿足露天礦山全工種施工作業生產需求的同時,為礦山施工安全生產和作業人員的生命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中鐵十九局礦業公司北京信息技術分公司經理范春暉介紹。智能安全帽除了應用于施工、巡檢等工作外,還在應急搶險救援中實時鏈接語音視頻通信,遠程在線指揮指導多個領域及場景,在保障工人安全生產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智能安全帽可應用于礦產、能源、建筑、物流、軌道交通及通信等行業,為各行業提供完備的智能化工地解決方案。
采礦業是歷史悠久的傳統行業。隨著礦山開采難度不斷升高,大量投入設備、人力資源,依靠成本要素驅動的發展方式已經難以為繼,推行機械化、自動化,建設智慧礦山成為必然趨勢。
隨著時代發展,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科技已逐漸同礦山開采相融合,推動了智慧礦山建設。這不僅讓安全帽這樣的小件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大批重達數十噸甚至上百噸的“大塊頭”設備,也比以往跑得更“歡”、運行更“穩”,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以中鐵十九局礦業公司為例,其是中國鐵建系統唯一一家以礦山施工為主業的專業化工程公司,被譽為國內露天礦山施工的龍頭企業和行業“小巨人”。其業務覆蓋礦山建設全領域,各項目分布面廣,多數距離公司總部上千公里。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本增效,早在10年前,中鐵十九局礦業公司在總部和各大型礦山項目建立了基于GPS的卡車智能調度遠程數字化管理系統。2020年后,又先后成立了北京信息技術分公司和沈陽研發中心,攻關無人駕駛、選礦自動化等關鍵技術,以及自主研發的MIM智控采礦管理平臺,其具備礦山三維地質建模、儲量計劃、智能調度、安全監控、無人駕駛等功能,在山西太鋼袁家村鐵礦項目、內蒙古烏山項目等多個大型礦山部署運行,大幅降低了碳排放,節省30%的運維費用,也使公司成為國內首家擁有自主研發智慧礦山軟件、硬件、施工運營的礦山全產業鏈企業。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大宗商品價格高企,礦山運行的效率和安全對保障供應鏈暢通具有重要作用。各礦業公司紛紛搭上物聯網飛速發展的快車,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力科技創新。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動化礦山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礦山行業發展離綠色、智能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也將越來越近。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