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工業社會的糧食,最近由于國內外局勢的復雜變化,對鋼鐵工業也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近來能源、鐵礦石以及大宗商品價格的劇烈波動,對鋼鐵乃至整體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
“受疫情、俄烏沖突、供需關系等多重因素作用影響,全球能源資源供應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日前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俄烏沖突引發西方國家全面制裁俄羅斯,直接影響到歐盟和俄羅斯這兩大世界重要的能源輸入輸出方,進一步加劇了全球能源資源供應的不確定性。國際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單邊主義、資源民族主義和逆全球化抬頭,礦產品正常國際貿易受到影響,嚴重影響到全球礦產資源供應鏈安全穩定,應大力加強能源資源供應鏈建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加快油氣、礦產等資源勘探開發,完善國家戰略物資儲備制度,保障初級產品供給,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會長何文波表示,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是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目前,我國鋼鐵工業已建成世界領先的生產工藝裝備,生產消費規模保持在10億噸級。“但鐵素資源需求規模大,國內供應嚴重不足,高度依賴海外進口。鐵素資源保障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鋼鐵需求強度仍將保持較高水平,鐵素資源對外依存度過高,對鋼鐵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將構成不利影響,必須采取措施從根本上加以改善。”何文波說。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由于能源價格上漲,鐵礦石市場也有炒作推高的跡象,鋼鐵企業面臨一定的成本上升壓力。未來值得關注的是,俄烏沖突引起的全球能源危機是否會再現,以及輸入性通脹是否會持續性抬高國內大宗商品的價格。
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靜對記者表示,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為5.5%左右,較近兩年平均5.1%的經濟增速略高,目標相對積極,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這是高基數基礎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主動作為,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才能實現。隨著疫情逐步緩和,防控措施影響減弱,政策有發力空間,將促進經濟向常態回歸。2月份PMI反映出經濟需求端出現向好跡象,再加上促消費、穩投資等方面的政策有望加快落地,二季度有望出現新一輪復蘇。
王靜預計,2021年鋼材需求下降主要受建筑業拖累,表現為建筑鋼材需求下降。今年在穩增長背景下,基建預計發力比較明顯,有望帶動建筑鋼材需求趨穩。從2月份的數據來看,制造業PMI好于預期,穩增長效果初步顯現。
“今年制造業生產平穩擴張,先進制造業發展帶動下的制造業投資將繼續保持偏強態勢,制造業鋼材需求預計穩中有增。其中,專精特新、新能源汽車、風光電設備等領域為鋼材需求帶來結構性機會。對于這些新興領域帶來的增量需求,鋼鐵企業應提前布局,走在行業發展曲線的前面。”王靜表示。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