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季節性回落、冬儲無力,鋼材庫存去化放緩,黑色系期貨在2021年的最后一周迎來黯淡開局。上周五(24日)夜盤時段,黑色系商品集體跳水,跌幅在27日進一步擴大。
隨著近期市場對鋼廠復產預期增強,加之終端需求季節性回落,國內鋼市供需邊際轉弱,鋼價反彈態勢勢或將終結。
回顧年內鋼價走勢,國內粗鋼產量“平控”政策,成為影響鋼價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政策引導下,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1年1-11月,我國累計粗鋼產量94635.9萬噸,同比下降2.6%。這一方面意味著壓減粗鋼產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另一方面也令投資者對后期鋼廠復產的預期不斷增強。受此提振,焦煤、焦炭和鐵礦石價格均不同程度反彈,鐵礦更是在上周后半周重回700元/噸上方。
華泰期貨分析稱,臨近年底,12月份粗鋼產量有望延續同比20%以上降幅,因此至12月底全國將順利完成年度粗鋼壓減任務。而從12月底至1月份,各個省份在完成壓減的情況下,先后也會出現不同程度復產。后期重點關注庫存的去化情況以及原料端成本支撐情況。
但是,成材需求在淡季走弱,卻成為鋼市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今年在粗鋼產量平控政策發力的同時,國內鋼材庫存在終端需求的良好韌性帶動下,持續去庫,這也給予了市場有力的支撐。
然而,近幾周,國內鋼市去庫節奏正逐漸放緩,市場對于1月鋼市庫存拐點的預期也開始抬頭。隨著鋼材需求季節性回落,庫存進一步回落的難度愈加明顯。而缺少去庫存支撐的鋼價難免重歸弱勢。
此外,對于市場普遍寄予希望的冬儲,根據稍早的報道,雖進入12月下旬,新一輪“冬儲”悄然開啟,但因鋼價較高且貿易商心態謹慎,鋼貿商囤貨熱情不高,市場預計今年冬儲量或弱于去年。在蘭格鋼鐵看來,后期市場仍將在強預期和弱現實中博弈,“冬儲”可能會推遲在1月份進行,屆時將有可能迎來鋼材社會庫存的拐點。
綜合來看,剛需不濟、供給趨增,如此基本面之下,年末的鋼價回落自也在情理之中,并也對上游原燃料形成拖累。截至27日上午收盤,黑色系商品四大品種跌幅居前:焦炭、熱卷、螺紋的跌幅均在4%左右及以上,焦煤、鐵礦的跌幅也分別達3.26%和1.84%。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