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鋼材市場消費體量繼續擴容;在需求帶動及產能置換效果欠佳的影響下,鋼鐵生產仍面臨“減能不減量”的局面;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鋼材價格先跌后升;行業營業收入小幅增長但增速持續回落,利潤總額繼續收縮。預計2021年下游行業用鋼需求穩中有增但增速放緩,鋼鐵產量仍將保持一定增長,企業利潤水平穩中微增,行業信用風險整體可控。
下游需求:預計在“三道紅線”和“五檔房貸”高壓下,2021年房企將加快現有土儲開發,存量業務帶動用鋼需求;基建投資增速有望提升,但增幅仍依賴政策落實情況,預計基建用鋼需求保持穩定。
鋼材供給:未來產能置換區域范圍及比例的提高,有望遏制鋼鐵產量過快增長;鋼企兼并重組步伐加快,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價格趨勢:在產能置換力度加強、需求放緩及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共同影響下,預計2021年鋼材價格將穩中有降。
盈利能力:由于供給端的收縮非一蹴而就,預計2021年鋼鐵產量仍將保持一定增長,在量價綜合影響下,預計行業營業收入將保持增長,利潤水平將穩中微增。
債市情況:鋼鐵行業債券存續規模仍較高,未來三年行業將處于償債高峰期,特別是2021年債券償付和滾動壓力較大。
信用質量:伴隨著逐步消失的政策紅利及供求失衡下鐵礦石價格的高位運行,近兩年我國鋼企盈利能力被不斷削弱,同時永煤信用風險事件引發對鋼鐵行業的連帶沖擊,導致其信用利差大幅提升,鋼鐵行業信用風險短暫提升;但考慮到未來鋼鐵量價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預計2021年鋼鐵企業盈利水平仍能為債務償還提供保障,行業信用風險整體可控;此外,仍需關注永煤事件對鋼鐵行業相關信用風險和流動風險的影響。
下游需求
2020年,鋼材市場消費體量繼續擴容。2021年,預計下游行業用鋼需求穩中有增,其中,在“三道紅線”和“五檔房貸”高壓下,房企將加快現有土儲開發,對后續開工形成積極影響,帶動鋼材需求,同時,基建投資作為穩經濟重要手段,在政策支持下,增速有望提升;但用鋼需求增速或放緩,一方面地產融資環境收緊或影響未來拿地節奏,另一方面基建投資增幅仍依賴于政策具體落實情況。
2020年,盡管我國年初突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但鋼材市場消費體量仍繼續擴容,全年實現鋼材表觀消費量11.19億噸,同比增長12.04%,增速同比提高1.11個百分點。
建筑(房地產+基建)為核心用鋼領域。從房地產行業來看,2020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2.60%,銷售額同比增長8.70%,增速同比均有所提升;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7.00%,增速同比回落2.90個百分點,主要得益于建筑工程類投資;土地成交價款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7.40%。在疫情影響下,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總價于3月跌至年度最低值0.18萬億元,隨著生產經營恢復,4~6月拿地熱情持續回暖,但受限于偏緊的融資環境及“三道紅線”政策的發布,拿地節奏明顯放緩;受部分地區年底集中推地及房企補倉需求,12月土地成交總價環比增長58.02%至0.55萬億元。2020年,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20%,房屋竣工面積同比下降4.90%,疫情后出于補庫需求及“三道紅線”加速降杠桿對房企資金回籠速度提出的更高要求,房屋新開工面積累計降幅環比持續收窄,同時基于年底收入結算帶來的趕工需求,房屋竣工面積累計降幅亦環比波動收窄。整體來看,2020年房地產用鋼需求主要集中于在手在建項目,對鋼材需求形成拉動。從基建行業來看,2020年,基建投資(不含電力)同比增長0.90%,增速同比下滑2.90個百分點,仍處于歷史低位,疫情后的基建投資尚不及預期,對年內鋼材需求提振有限。
2021年,預計下游行業用鋼需求穩中有增但增速放緩。房地產方面,為加快消除疫情對地產行業帶來的不利影響,2020年一、二季度各地區政府從土地出讓、預售審批、公積金貸款等多方面為行業提供政策支持,但我國始終堅持“房住不炒”調控主線,在“三道紅線”和“五檔房貸”高壓下,預計2021年去杠桿降負債、加速銷售回款將是房企主要調整方向,拿地節奏或受一定影響,但房企將加快對現有土儲的開發,對后續開工形成積極影響,仍可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鋼材需求。基建方面,2020年11月,中央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完善綜合運輸大通道、綜合交通樞紐和物流網絡,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提高農村和邊境地區交通通達深度。軌道交通作為重要用鋼領域,該政策利好軌道交通用鋼需求。年初爆發的疫情對餐飲、電影、交通、旅游等行業影響較嚴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基建投資作為穩經濟重要手段,在政策支持下,2021年其增速有望提升,但由于增幅仍依賴于政策具體落實情況,因此預計基建用鋼需求整體將保持穩定。
鋼材供給
2020年,我國鋼鐵生產仍面臨“減能不減量”的局面。未來在政策加持下,鋼鐵行業仍將在從嚴的環保基調上進行產業布局;產能置換區域范圍及比例的提高,有望遏制產量過快增長;鋼企兼并重組步伐加快,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2020年,我國實現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10.53億噸和13.2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5.20%和7.70%,二者增速同比分別下滑3.10個百分點和2.10個百分點。大公國際分析師認為,盡管在產能置換疊加疫情等因素影響下,鋼鐵產量增速有所下滑,但在需求帶動及實際操作缺乏系統性規范、部分企業企圖通過置換進一步擴大產能、導致產能置換效果欠佳的情況下,我國鋼鐵生產仍面臨“減能不減量”的局面。
有鑒于此,發改委、工信部于2020年聯合發文,要求各地區自當年1月24日起,不得再公示、公告新的鋼鐵產能置換方案,不得再備案新的鋼鐵項目。2020年中下旬,工信部發布《鋼鐵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對產能置換范圍、置換比例等相關內容做了進一步明確,產能置換力度加碼。
征求意見稿中明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生態文明示范區等區域嚴禁增加鋼鐵產能總量;長江干支流1公里范圍內嚴禁新建、擴建鋼鐵項目”,表明未來鋼鐵行業仍將在從嚴的環保基調上進行產業布局。產能置換區域范圍及比例提高,有利于進一步緩解產能供需矛盾,遏制產量過快增長。從生產方式來看,短流程模式是政策鼓勵方向,2019年我國電爐鋼產量占比不足15%,生產規模仍較小;短流程煉鋼一方面受制于較高的能耗成本,一方面受制于廢鋼供給量及價格,未來短流程模式發展速度除政策加持外,將更多依賴廢鋼的可得性及與以鐵礦石為主要投入的長流程的成本對比情況。兼并重組是提高企業抗周期性風險能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方式之一。2016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推進鋼鐵產業兼并重組處置僵尸企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60%~70%的產量將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集團內。2019年,我國鋼鐵產能CR10僅為36.8%,離目標仍有較大差距。2020年以來,繼寶鋼與武鋼重組、寶武并購馬鋼后,寶武作為行業絕對龍頭,繼續收購太鋼不銹、重組新疆鋼企,過億產能目標得以實現;方大收購達鋼、敬業集團收購英鋼、河鋼集團收購塞爾維亞鋼廠,未來鋼企收購步伐將繼續加快,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價格趨勢
2019年巴西淡水河谷發生礦難、澳洲遭遇颶風、2020年我國突發疫情而后全球蔓延,不可抗力因素對供需結構的影響導致鐵礦石近兩年價格始終處于高位;未來隨著海外礦山復產、新建礦山投產,鐵礦石供應將趨于寬松,預計2021年鐵礦石價格穩中有降。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國鋼材價格先跌后升,呈V型走勢;在產能置換力度加強、需求放緩及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共同影響下,預計2021年鋼材價格將穩中有降。
2020年,CSPI國內鋼材價格指數平均值為105.57點,同比下降2.41點,降幅為2.24%;受疫情影響,全年鋼材價格先跌后升,呈V型走勢。
鋼材價格除受產品供需市場影響外,亦受原材料市場影響。鋼材生產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鐵礦石、焦炭、煉焦煤和廢鋼等。2020年,鐵礦石價格延續2019年高位運行態勢,其中,1~2月,疫情影響國內鋼廠生產預期,鐵礦石需求量下降導致鐵礦石價格走低,進口鐵礦石價格最低下跌至579.10元/噸;3月以來,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加速鋼企復工復產,鐵礦石需求逐步恢復,鐵礦石價格經過短暫調整后加速回升;9月,鐵礦石價格暫時性下調;10月下旬開始,鐵礦石價格繼續反彈,進口鐵礦石價格于12月22日攀升至1,199.30元/噸,鐵礦石價格仍保持較強需求韌性。2020年,焦炭和焦煤價格走勢整體保持一致,其中,焦炭價格在1,600~2,300元/噸上下波動,震幅走擴,焦煤指數在1,400~2,000點之間震蕩,震幅略有收窄,但二者價格重心均有所下移,在疫情及去產能作用下,年內二者價格整體先跌后漲。由于長短流程作業模式不同,疫情期間短流程煉鋼受影響程度更大,行業整體開工率低,廢鋼作為短流程煉鋼重要原材料,一季度價格急劇下滑;因下游建筑等行業延遲開工,廢鋼供應偏緊,4月以來廢鋼價格反彈后持續增長。
2019年巴西淡水河谷發生礦難、澳洲遭遇颶風、2020年我國突發疫情而后全球蔓延,不可抗力因素影響鐵礦石的供需結構,導致近兩年其價格始終處于高位;未來隨著以淡水河谷為主的海外礦山復產和新建礦山的投產,鐵礦石供應將趨于寬松,鐵礦石繼續上漲空間有限,預計2021年鐵礦石價格穩中有降。2020年是焦炭去產能的關鍵之年,受供給端收縮影響,預計2021年焦炭價格穩中有增,焦煤作為焦炭的重要原材料,其價格走勢預計和焦炭保持一致。我國廢鋼供給彈性較低,其價格走勢主要依托需求的變化,在短流程政策支持下,鋼材生產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預計2021年廢鋼價格繼續小幅上漲。
2021年,預計鋼材下游需求穩中有增但增速放緩,產能置換政策趨于收緊,預計在政策加持下,產能置換力度加強有望遏制產量過快增長;同時,考慮到未來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走勢,預計2021年鋼鐵價格將穩中有降。
盈利能力
2020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營業收入小幅增長但增速持續回落,利潤總額繼續收縮。2021年,由于供給端的收縮非一蹴而就,預計鋼鐵產量仍將保持一定增長,在量價綜合影響下,預計行業營業收入將保持增長,利潤水平將穩中微增。長期來看,仍需關注疫情反彈風險及其對全球經濟、鋼鐵供需情況及鋼企日常經營活動等方面帶來的不確定影響。
2020年,我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實現營業收入7.28萬億元,同比增長5.20%,增速持續回落,同比下降1.60個百分點;年內受疫情影響,1~2月,營業收入累計同比下降11.40%,隨著疫情得以控制,下游需求恢復,而后累計降幅環比持續收窄,1~9月,營業收入累計同比增長1.20%,增速實現年內首次回正。同期,我國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總額0.25萬億元,同比下降7.50%,其中,在供需端和成本端共同作用下,1~4月,利潤總額累計同比下降60.40%,實現年內最大跌幅,而后隨著鋼材價格回暖,其累計降幅逐漸收窄。2020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資產負債率繼續下降,從年初62.22%波動下降至12月末的60.33%,低于2019年水平。
2021年,在產能置換力度加強、需求放緩及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共同影響下,預計鋼材價格將穩中有降,但由于供給端的收縮非一蹴而就,預計產量仍將保持一定增長,在量價綜合影響下,預計行業營業收入將保持增長,利潤水平將穩中微增。但長期來看,仍需關注疫情反彈風險及其對全球經濟、鋼鐵供需情況及鋼企日常經營活動等方面帶來的不確定影響。此外,受降杠桿政策持續實施影響,行業資產負債率將繼續小幅下降。
債市情況
2020年,鋼鐵行業發債規模和結構整體較為穩定;債券存續規模仍較高,未來三年行業將處于償債高峰期,特別是2021年債券償付和滾動壓力較大。
2020年,鋼鐵行業發債規模和結構較為穩定。2020年,鋼鐵企業發債主體32家,主體級別均在AA及以上,其中,AAA級21家,占比65.63%;AA+級9家,占比28.13%;AA級2家,占比6.25%;共發債197只;發行總額3,064.90億元,其中,超短融、短融、中票和公司債占債券發行總額比重分別為49.99%、5.55%、24.37%和9.18%,債券期限結構整體變動不大,仍以短期為主。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鋼股份”)、首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首鋼集團”)、河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鋼集團”)、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鋼集團”)和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五家主體合計發債規模占發債總額的66.40%,占比較高。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鋼鐵行業存續債券4,685.50億元,債券存續規模仍較高;2021~2023年各年份到期債券占存續債券總額比重分別為33.52%、22.21%%和24.12%%,未來三年行業將處于償債高峰期,特別是2021年債券償付和滾動壓力較大。從單個發債主體來看,存續債券主要集中在首鋼集團、河鋼集團、山鋼集團、寶鋼股份和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五家企業,其存續債券規模分別1,005.00億元、834.90億元、517.61億元、315.00億元和300.00億元,合計2,972.51億元,占存續債券總額比重為63.44%,集中度較高。
信用質量
伴隨著逐步消失的政策紅利及供求失衡下鐵礦石價格的高位運行,近兩年我國鋼企盈利能力被不斷削弱,同時永煤信用風險事件引發對鋼鐵行業的連帶沖擊,導致其信用利差大幅提升,鋼鐵行業信用風險短暫提升。但考慮到未來鋼鐵量價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預計2021年鋼鐵企業盈利水平仍能為債務償還提供保障,行業信用風險整體可控。此外,仍需關注永煤事件對鋼鐵行業相關信用風險和流動風險的影響。
2020年,鋼鐵行業平均信用利差在100BP上下震蕩,但自11月10日以來,受永煤違約事件影響,鋼鐵行業平均信用利差迅速走擴,12月31日達到190.52BP,其中,AAA級發債企業利差略低于行業平均水平并與后者同趨勢變化;AA+級發債企業利差走擴且波動幅度較大,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整體來看,行業內不同級別企業信用利差分化明顯,AA+級企業面臨的融資成本仍較高,但AAA級企業利差攀升更快,對永煤違約事件影響更敏感。
2020年鋼鐵行業信用狀況基本穩定,共有38家主體有存續債,僅有四家鋼鐵企業主體級別/展望有所調整,包括三家上調企業和一家下調企業,調整比例有限。
大公國際分析師認為,2016年以來,供給側改革使鋼鐵行業景氣度大幅提升,但伴隨著去產能任務的階段性完成,政策紅利正逐漸消失,同時巴西淡水河谷礦難、澳洲颶風、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帶來了供求失衡下鐵礦石價格的高位運行,導致近兩年我國鋼企盈利能力被不斷削弱,同時永煤信用風險事件引發對鋼鐵行業的連帶沖擊,導致其信用利差大幅提升,外部融資環境有所收窄,鋼鐵行業信用風險短暫提升。但考慮到未來鋼鐵量價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預計2021年鋼鐵企業盈利水平仍能為債務償還提供保障,行業信用風險整體可控。此外,永煤事件引發市場對國有企業逃廢債的擔憂,但監管傳遞著積極信號以維護市場穩定,短期內債券市場流動性風險總體可控,長期來看債券市場秩序有望逐步恢復,但鋼鐵發債企業中國企占比較高,相關信用風險和流動風險仍需注意。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