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了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1月份制造業PMI為51.3%,雖然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但仍然在榮枯線以上,并且是連續11個月位于擴張區間。
多家分析機構表示,隨著“就地過年”在全國多地普遍推進,其經濟效應將逐漸顯現。“就地過年”有利于強化春節月份的生產能力,支撐春節月份景氣高于往年。
制造業PMI連續11個月位于擴張區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制造業PMI為51.3%,雖然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但已連續11個月位于臨界點(50%)以上,同時連續7個月位于51.0%及以上區間。這表明我國制造業繼續保持擴張態勢。
對于較上月略有回落的原因,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一方面由于春節臨近,制造業逐漸進入傳統淡季,另一方面由于近期部分地區疫情有所反彈,對生產經營產生一定影響。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隨著春節臨近以及氣溫變冷,生產活動逐漸放緩,大部分年份同期PMI指數都呈下降的特征,屬于正常的季節性波動。今年1月份PMI之所以下降幅度大于往年,主要是受到近期局部疫情的影響。
不過隨著春節假日臨近,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消費品行業市場需求釋放明顯,企業生產活動較為活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消費品行業PMI為52.3%,高于上月1.8個百分點,行業增長加快。從產需情況看,消費品行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高于制造業總體,分別為54.1%和55.2%,比上月上升1.5和4.3個百分點。
“就地過年”或支撐春節月份景氣高于往年
從往年情況來看,通常春節前2-3周外地勞動人口就會陸續開始返鄉,直到節后2周才能補齊崗位缺口。這使得以往春節月份的生產活動受到抑制,相關經濟數據也呈現“低生產”特征。
而今年出于防疫需要,全國各地積極倡導推進“就地過年”,將會有很多外地勞動者選擇留在工作所在地。據交通運輸部測算,預計2021年全國春運期間發送旅客17億人次左右,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這將有望打破春節月份的“低生產”傳統。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春節不返鄉”有利于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伴隨天氣轉暖和疫苗覆蓋度不斷提升,疫情影響將逐步趨弱。展望后市,“就地過年”對于宏觀經濟運行的影響將更為重要。
“展望整個一季度,就地過年有利于強化春節期間的生產能力,春節前后的工業生產活躍程度有望超出歷史同期水平?!崩畛硎尽?/p>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表示,當前“就地過年”已在各省普遍推進,高頻春運數據顯示返鄉節奏提前、近期速度放緩,預示春節返鄉人口數量可能會降低,有利于春節后的復工進程加快,對生產可能是正向影響,支撐春節月份景氣或高于往年。
溫彬表示,下一階段,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加大精準支持力度,鞏固復蘇基礎,進一步促進制造業和小型企業加快復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人員流動等安排,滿足企業用工需求,提升就業質量。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