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志強認真履行代表職責,聚焦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受到媒體廣泛關注。
《紅網.時刻》
曹志強:推廣鋼企資源綜合利用 應降低成本負擔
“建議取消鋼鐵企業資源綜合利用自發電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資金,并且按國家發改委《關于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與環保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文件標準,對鋼鐵企業燃氣自發電機組脫硫脫硝除塵環保改造給予補助。”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志強告訴紅網時刻新聞,今年圍繞鋼鐵產業他提交了兩個提案,其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的提案是鋼鐵企業關注的重點。
近年,國家大力推進綠色發展,不斷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企業成本。但鋼鐵企業通過資源綜合利用的自發電仍需繳納每千瓦時共4.18分錢的農網還貸資金、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資金,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曹志強認為,開展資源綜合利用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一項長遠的戰略方針,對貫徹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為鼓勵和支持企業資源綜合利用自發電,也先后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如《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財稅〔2015〕78號)明確資源綜合利用發電可享受增值稅100%退稅政策。
但是,目前鋼鐵企業的資源綜合利用自發電機組與燃煤電廠一樣,征收每千瓦時共4.18分錢的農網還貸資金、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資金。
“一家年資源綜合利用自發電60億千瓦時的鋼鐵企業,每年需繳納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資金費用高達2.5億元,增加了企業負擔,影響了企業資源綜合利用的積極性。”曹志強跟記者算了一筆賬,鋼鐵企業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并未享受相關政策優惠。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與環保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價格〔2013〕1651號)文件規定,自2013年9月25日開始,將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調高的同時,對燃煤電廠的脫硝、除塵成本也提高了補助標準,對燃煤發電企業脫硝給予每千瓦時1分錢的電價補償,對采用新技術進行除塵設施改造、煙塵排放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企業給予每千瓦時0.2分錢的電價補償。
鋼鐵企業資源綜合利用自發電的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資金增加了企業負擔不說,鋼鐵企業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建設的全燃煤氣發電機組也從未享受過此類補貼。
“鋼鐵企業踐行新發展理念,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高爐煤氣、轉爐煤氣、焦爐煤氣等廢氣和余熱作為發電原料,實施資源綜合利用進行自發電,減少了環境污染,在有效保護環境的同時緩解了能源緊張、降低了能源成本。鋼鐵企業為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建設的全燃煤氣發電機組從未享受過此類補貼。”曹志強指出。
為大力推廣資源綜合利用,降低企業負擔,曹志強建議,
一是有關部門對鋼鐵企業資源綜合利用自發電機組取消農網還貸資金、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資金;希望有關部門對鋼鐵企業獲得國家“資源綜合利用認定證書”且被認定為資源綜合利用的電廠,不能與其他企業自備燃煤電廠一樣對待,應享受國家相應的優惠政策。二是有關部門對鋼鐵企業燃氣自發電機組脫硫脫硝除塵環保改造,根據發改價格〔2013〕1651號文件標準給予補助。
《證券日報》
華菱鋼鐵曹志強:建立中長期去產能有效機制
“雖然我國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已基本完成,但仍需鞏固鋼鐵行業來之不易的去產能成果,夯實中國鋼鐵向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全國人大代表、華菱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志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
曹志強認為,中長期而言,隨著中國工業化、城市化基本完成及經濟結構的調整,鋼材消費強度必將逐步下降,未來產能過剩格局依舊嚴峻。因此,必須建立中長期有效的產能去化機制,涵蓋建立打擊“地條鋼”的長效機制,促進我國由鋼鐵大國向鋼鐵強國轉變。
數據顯示,鋼鐵行業自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成效顯著。2016年至2018年,全行業累計化解產能1.5 億噸,全面取締地條鋼1.4 億噸,提前完成“十三五”確定的目標,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基本完成。
鋼鐵行業受益于去產能,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合規企業生產積極性持續提高,產能利用率明顯提升,結構調整、節能減排、資源優化配置等工作持續改善,鋼鐵行業邁入良性發展軌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為78%,比2017年上升2.2個百分點。2018年全國生鐵、粗鋼和鋼材產量分別為77105萬噸、92826萬噸和110552萬噸,分別同比增長3.0%、6.6%和8.5%。CSPI國內鋼材價格平均指數為114.75點,同比上升7.01點。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4704億元,同比增長39.3%。
“雖然鋼鐵行業去產能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行業內仍存在‘地條鋼’死灰復燃、違規新增產能以及產業集中度不高等問題。”曹志強指出。
對此,曹志強提出了三個建議。
首先,建立打擊“地條鋼”的長效機制,堅決防止死灰復燃。具體可通過加大違法犯罪處罰力度、完善電力稅務等監管機制、強化動態管理、提高監管力度、加大宣傳力度、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等方面落實。
其次,維護供給側改革成效,加強對產能置換的審查和專項抽查。建議有關部門完善和收緊落后產能的認定標準,強化產業準入約束,綜合考慮去產能任務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科學測算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社會功能性市場準入標準,用更嚴、更高標準,倒逼落后產能退出,實現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再次,堅決貫徹“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發揮政府對市場失靈的糾偏作用。建議有關部門繼續開展打擊“地條鋼”、鋼鐵產能置換專項檢查,嚴禁新增產能,嚴防“地條鋼”死灰復燃,鞏固去產能成果。對于環境敏感區域以及實施鋼鐵產能總量控制的地區,建議國家設立去產能專項基金,通過國家贖買的方式化解鋼鐵過剩產能。
近年來,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效益和創新變革之路,華菱鋼鐵在降杠桿、調結構、強改革、增效益方面,打出了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2018年12月份,華菱鋼鐵創新式的實施市場化債轉股項目,之后以“發行股份+現金支付”相結合的方式,收購旗下三家子公司華菱湘鋼、華菱漣鋼和華菱鋼管少數股權及湖南華菱節能發電100%股權,為其他地方國企提供了新的資本運作思路和借鑒案例,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
《紅網.時刻》
曹志強:適當放寬股權融資 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重
“建議適當放寬股權融資的政策限制,加強銀行間交易商協會和中國證監會的協同,逐步實現兩個市場募集資金的融通使用,從而幫助實體企業充分利用直接融資實現高質量發展,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3月8日,全國人大代表,華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曹志強接受紅網時刻新聞采訪時表示。
曹志強認為,如能適當放松實體企業的直接融資限制、暢通直接融資渠道,可更好落實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將是一項長期任務。
2018年我國社會融資中,間接融資占比超過81.4%,直接融資占比不到20%,且直接融資中又以債權融資為主,股權融資占整體社會融資比例僅1.9%。相比之下,2018年美國社會融資中,直接和間接融資比例約為60%:40%,而直接融資中又以股權融資占八成以上,這說明我國存在融資結構不合理性,直接融資比例偏低的問題。
結合鋼鐵行業來看,被標有“兩高一剩”標簽的鋼鐵行業,直接融資不暢現象更為普遍。根據Wind證監會行業分類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鋼鐵行業債券融資2743.05億元,在全行業中占比僅0.66%;股權融資方面,鋼鐵行業僅完成2單定向增發,共募集資金67.62億元。
“融資結構不合理,杠桿偏高、直接融資難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實體企業輕裝上陣、加快技術創新、培育競爭優勢的腳步。”曹志強指出。
面對上述問題,曹志強建議,放松股權融資規模、定價和鎖定期等方面的政策限制;適當放寬股權融資的募集資金用途限制;建議打通銀行間和交易所兩個債券市場,實現兩個市場資金融通使用。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