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濃度為40.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為0.5毫克/立方米、顆粒物為6.2毫克/立方米——這是1月22日,記者在河鋼邯鋼CSCR脫硫脫硝控制中心看到的1號、2號燒結機的實時排放數據。
這組數據令人震撼,不僅因為其符合國家特別排放限值300毫克/立方米、180毫克/立方米、40毫克/立方米的標準,還提前達到我省5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的超低排放標準。
為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10月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鋼鐵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制定了更加嚴格的超低排放限值,達到國內外現行標準的最嚴水平。
“現有企業自2020年10月1日起執行超低排放標準。共建美麗邯鄲,彰顯大型國企的責任和擔當,我們4臺燒結機提前一年多達到省定標準。”河鋼邯鋼設計院經營部部長安武君說。
走進河鋼邯鋼可以發現,廠區干凈整潔,道路兩側的冬青蔥綠。“我們廠區綠化面積達到60%,被評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建設與城市和諧共融型綠色鋼廠,我們不斷尋求減排新技術。”安武君說。
2015年安武君接觸到奧地利一家公司的第二代活性炭脫硫脫硝技術。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后,2017年3月河鋼邯鋼完成對一臺435平方米燒結機的改造,在國內首次實現燒結機超低排放。之后,改造步伐加速,2018年完成對另外3臺燒結機的改造。
“綠色發展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途徑,也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戰略之舉。”在河鋼邯鋼,每個人都秉承這樣的理念。
在這樣理念的指導下,河鋼邯鋼隨處可見超低排放的“身影”——
全封閉機械化原料場“用礦不見礦”,48座萬噸儲煤罐“用煤不見煤”,長13公里的管帶機輸送系統“運料不見料”,高爐出鐵場“出鐵不見鐵”……近年來,該公司累計投資143億元,實施128項節能減排、環保升級項目,實現全流程清潔生產。
如今,河鋼邯鋼的環保工作延伸到了廠外:每天對邯鄲市復興區主干街道進行灑水清掃、利用高爐沖渣余熱為市區1000余萬平方米居民住宅進行“綠色供暖”等。
燒結機超低排放技術也在加速輸出:首鋼遷鋼公司燒結機超低排放改造已完成,山東一家化工企業的大型焦爐正在改造,湖南一家鋼鐵企業與河鋼邯鋼簽訂了改造合同……新技術不僅為鋼鐵行業,也將為化工行業減排貢獻力量。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