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要聞
會議指出,將2015年上海浦東新區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清理116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做法推廣到天津、遼寧、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10個自貿試驗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更大范圍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并再取消一批行政許可事項。
會議指出,將2015年上海浦東新區率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清理116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做法推廣到天津、遼寧、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陜西10個自貿試驗區。
會議同時決定,再取消物業服務企業一級資質核定等52項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以及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審批等2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許可事項。至此本屆政府以來累計削減審批事項697項,約占總數的41%。
實現持照即可經營
“證照分離”最早在上海浦東新區試點,目前福州、江門、遵義等地已開始試點,湖北、廣東等省自貿區亦已提上日程。
所謂“照”,指的是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而“證”,指的是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過去開辦企業,需“先證后照”;2014年,國務院推動商事登記向“先照后證”改革。
2015年11月25日,李克強總理考察上海自貿區行政服務中心的時候,有關負責人提出,“先照后證”改革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但在市場調研中,還有一些企業反映,即使先拿到了營業執照,在沒有各相關主管部門頒發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企業還是運行不了。因此希望進行“證照分離”改革試點。
李克強總理當場肯定了這一想法,并提出改革試點要在一些易操作、可管理的領域先行展開。
2015年12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深化“先照后證”改革開展“證照分離”試點。“這項改革將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減輕給審批對象帶來的負擔”,中國政法大學公共事業管理系主任詹承豫告訴記者。
9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除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和公眾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把營業執照與能分離的許可類證相分離,并根據地方實際采取其他管理辦法,實現持照即可經營。
“借助‘證照分離’改革,可以對已有的許可證進行清理,那些過時的許可證在新的經濟社會條件下已沒有存在的必要了。”詹承豫說。
上海浦東新區開展“證照分離”的改革試點,就根據許可事項的不同情況,分別確立了“取消審批”、“取消審批,改為備案”、“簡化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等多項分類舉措。
今年7月召開的浦東新區黨委全會上透露,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已形成方案,涉及的116個事項將推廣至全部441個審批事項,實現審批事項全覆蓋。其他地區也在進行不同嘗試,比如方健大藥房受益的合并核準改革,就是福州市的創新探索。
創新事中事后監管
9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對市場機制能夠有效調節、企業能夠自主管理以及通過事中事后監管可以達到原來設定證照目的的事項,要逐步取消或改為備案管理。將與經營活動相關、屬于信息采集、記載公示和管理備查類的證照進一步整合到營業執照上。
試點中也發現了需要解決的問題。浦東區委辦第三期青年干部能力特訓營曾對試點進行了調研,發現有些舉措看似放開實則有“限制條件”。
比如“審批改備案”的原意是市場主體將相關材料報送政府主管部門,不需要政府部門事前同意即可開展經營活動,但有的事項“不是想做就能做”,政府部門事實上還要出具所謂的“備案證明”。
調研小組發現,比如經營性棋牌室設立許可改備案后,考慮到完全放開市場可能有一定風險,所以市場主體來申請后,審批部門仍然要先實地察看,符合條件后再出具證明,市場主體才可進行相關經營。
這意味著,“證照分離”要求創新事中事后監管。9月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取消審批、改為備案或實行告知承諾制后,要完善信用評級、信息公示抽查等措施,推進綜合監管,促進部門間業務協同,更大便利群眾和企業辦事創業。
浦東試點涉及的116個事項,其中國家級和市級實施項目65個,浦東新區實施項目51個,涉及15個部門,這就要求不同部門的分工和職責進行明確,同時主動對接上級部門,聽取建議和指導。
“既要辦證,又要辦照,會置企業于多頭管理的處境,任何一個政府主管部門不到位或不放行,都會讓企業無法正常經營。這項改革有助于厘清監管部門的職責,是權力清單管理的一個補充。”詹承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