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國企的高杠桿率和產能過剩問題經常同時出現、相互交織,因此,推進國企降杠桿還應與去產能工作有效結合。
會議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完成今年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和治理特困企業等工作任務。推動火電、電解鋁、建材等行業開展減量減產,嚴控新增產能。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加快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增強發展后勁。
對此,中國銀行總行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周景彤8月24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我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中,政策推動可能會出現兩種問題:一是新動能在政策推動和經濟規律雙重作用下走得過快;二是舊動能要么是因為行政性計劃性手段使其去得太快,要么是因為政府保護去得太慢。舊動能去的太快會引起失業等社會問題,反之則會導致僵尸企業增加、降低社會資源配置效率,所以舊動能去的太快或太慢都不符合經濟規律。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堯秋根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投資正處于高速增長期,同時需要的資金量大,回收期長,資金壓力與日俱增,資金缺口也在不斷擴大,導致建設資金常常得不到保證,迫切需要金融支持。
會議要求,要進一步研究出臺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國有資產處置有關財務處理辦法,探索建立國有資本補充機制,妥善解決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所需資本。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