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雄安新區撬動整個京津冀協同發展,路徑逐漸明晰。
8月21日,北京市舉行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發布會,介紹了京冀兩地近日簽署的《關于共同推進河北雄安新區規劃戰略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和《關于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相關內容。
根據上述協議,北京市將在協同創新、公共服務等八大領域與河北省開展戰略合作,集中優勢資源全力支持雄安新區建設開局起步。
同時,協議具體點名了一批雄安新區最急切需要的市政基礎設施、城市運行保障和公共服務行業的企事業單位,鼓勵和支持其向雄安新區轉移或支持建設,體現了北京此前多次強調的“雄安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的精神。
將此次發布會等近期發布的與雄安新區相關的政策內容結合,可以發現,圍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的首要定位,從功能定位到城市規劃,到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資源建設,再到產業藍圖,京津冀三地已經形成了從規劃建設到建成發展,再到輻射周邊的一整套滿足雄安新區最迫切需求和長遠發展需要的頂層設計。未來,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要抓手,雄安新區建設將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在交通、產業和生態三大領域,帶動區域協同發展。
首都“兩翼”新定位
作為北京發展“一核兩翼”中的兩翼,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協同發展方向的明晰,被認為是此次發布會的最重要信息之一。
在發布會上,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津冀三地協同制定了《關于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意見》。意見明確,河北雄安新區的承接方向為中央在京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總部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發展方向為行政辦公、高端商務、文化旅游。
方向的劃分被認為是表明了“兩翼”之間的定位區別。原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牛鳳瑞表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首要任務。從相關表述來看,雄安新區的定位是集中承載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北京的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是分流一部分北京的非核心功能。清晰“兩翼”方向和定位,能夠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同時,雄安新區的建設對提高河北省的產業水平和產業結構起到了引擎的作用。
北京總規新增支持雄安內容
在習近平總書記“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始建設”的要求下,“規劃先行”成為此次雄安新區建設的重要指導思想。
此次協議內容顯示,北京將為雄安新區在城市規劃、設計、勘察、測繪等方面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持,積極配合做好規劃編制和城市設計工作。此外,雙方還將共享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在規劃、建設、管理、運行等方面的經驗。
而在此次發布會上,《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單獨增加了一節內容,對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了安排。
首都經貿大學特大城市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蔣三庚指出,從雄安新區的定位來看,一是要承接北京的非首都核心功能,二是要作為科技創新中心,這兩點都與北京息息相關。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要抓手,將雄安新區納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有利于統籌規劃,將北京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以及科技資源向雄安轉移,從而加快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步伐。
而北京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修改后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已上報中央和國務院。
解決最迫切的公共服務需求
作為從零開始的“一張白紙”,雄安新區的公共服務設施依舊薄弱。為了滿足新區需求最迫切的就學就醫需求,吸引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轉移,協議提出了協同提供高品質公共服務的“建四”和“幫四”項目。
據了解,先期支持的重點項目可以概括為“建四”、“幫四”。“建四”是指,北京市采取“交鑰匙”工程方式,由北京市投資建設,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宣武醫院負責委托管理,在雄安新區投資建設高水平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幫四”是指,河北省在雄安新區選擇現有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由北京市采取托管、集團化辦學、建立醫療聯合體等方式,通過派出優秀管理團隊、教師互派等形式,提供辦學辦醫支持,提高運營管理水平。
而從長遠來看,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水平,決定了人才和企業雄安新區能否“留得住”。因此,北京市婦產醫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市衛生計生監督所等衛生機構也將為雄安新區相關機構提供對口支持。雙方將共同推動疏解搬遷企業參保人員醫療保險銜接、社會保險跨區域轉移對接,積極推進異地就醫即時結算、醫療機構臨床檢驗結果互認、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
點名北京國企提供市政服務
作為需要在雄安新區率先突破的三個先行領域,在合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方面,協議同樣提出多項措施。
短期來看,鼓勵有意愿的在京企業向雄安新區轉移發展。并首次點名支持部分北京市屬國有企業,比如京能集團、北京自來水集團、排水集團、環衛集團等,在市政基礎設施、城市運行保障等領域為雄安新區開發建設、城市管理提供服務。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秘書長、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陳耀表示,雄安新區建設初期最急需的就是市政建設以及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只有引進相關企業,把配套環境建設好,后續相關的機構、人才才能在雄安落戶,這是雄安新區發展的前提,也是后續相關企業機構能夠“搬得出、留得下、能發展”的基礎。
在滿足近期需求的基礎上,協議和意見細化了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張承生態功能區、濱海新區等4個戰略合作功能區產業承接和發展方向。同時,提出嚴控新區承接一般性制造業、中低端第三產業,支持華夏銀行等北京市屬金融機構為代表的金融行業和高端服務業向雄安新區延伸轉移。
構建多層次交通體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期中國鐵道科學院發布的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工程的環評顯示,自首都機場引出,經北京市順義區、通州區和城市副中心的城際線路,將接入廊涿城際連接北京新機場和雄安新區。
而據8月20日新聞聯播透露,京雄(北京-雄安新區)鐵路的線路走向:從雄安新區引出后,到安徽阜陽分兩支,分別到香港九龍和福建。鐵四院線站處總工程師鄭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京雄鐵路屬于在建京九高鐵的一部分,是八縱八橫重要的一縱。
納入“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意味著京雄鐵路將達到設計時速的最高配置。在這一配置下,未來乘坐這條鐵路北京到雄安新區,只需要30分鐘時間。
實際上,不只是上述兩條鐵路。未來,還將有京石鐵路、津保鐵路和津雄鐵路等多條線路在雄安新區交匯,共同構成雄安對外溝通交流的交通體系。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促進市域(郊)鐵路發展的指導意見》,納入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雄安新區交通體系的建設,將成為全國市域(郊)鐵路建設提供經驗。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認為,目前公布的雄安交通體系,主要以雄安對外交流的線路為主,不僅將雄安新區納入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還與全國高速鐵路網緊密銜接,為雄安新區建設過程中的資源輸入和對接創造條件。
趙弘進一步表示,雄安新區的交通體系,還應包括雄安新區三縣城與周邊組團地區間的城際線路,和核心區地鐵為主的軌道交通體系兩個層次。其中,雄安都市圈內部,應建立組團式分散化空間結構的快速交通體系,為雄安新區百年發展預留空間。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