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統計數據表明,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尤其是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說。
1—2月、3月、4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4%、6.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2%、10.5%、10.1%,固定資產投資同比累計分別增長10.2%、10.7%、10.5%。4月份這些指標增速略有回落,如何看待這種短期波動?
盛來運分析,考慮到3月份工作日比去年同月多一天,4月份工作日比去年同月少一天,及其引起的基數效應,這些指標與一季度相比仍是平穩的。更重要的是,需要看到支撐經濟平穩運行的積極因素在積累。
一方面,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降幅收窄,有利于改善企業預期和盈利狀況。PPI月度同比降幅連續4個月收窄,PPI月度環比也在連續幾年下降的基礎上連續兩個月上漲,這些積極變化表明企業家對未來發展信心趨于增強,生產活動趨于活躍。
“今年以來PPI的回升,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帶來的預期有關,也與期貨市場的刺激,以及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傳導有關。需要密切關注PPI上行下,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或僵尸企業因產品價格反彈而復產,延緩去產能、去庫存的進程,影響改革成效。”盛來運說,從基本面看,原材料供過于求的狀況沒有實質性改變,PPI回升的持續性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邊際效應開始顯現。去產能方面,1—4月份,粗鋼產量同比下降2.3%,原煤產量下降6.8%。去庫存方面,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72690萬平方米,比3月末減少826萬平方米。去杠桿方面,3月末,占全部工業產值90%左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9%,比上年同期降低0.3個百分點,杠桿率降而未升。
在各種指標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小幅回落最受關注。如何看待投資增速的波動?
“總的看,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從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從看投資到看消費的臉色來行事。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0%,比重已經大大提高,因此我們不必過度擔心投資增速小幅放緩,而是要下大力氣調動消費的潛力,順應消費升級的規律,把握消費升級的趨勢,加大供給側改革,提供更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的高質量服務,從而形成較強的發展動力。”盛來運說。
在投資數據中,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回落又是市場最關注的焦點問題。受市場需求疲弱、企業投資意愿不足、市場準入限制依然存在的影響,今年初以來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回落。1—4月份,民間投資增長5.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比全部投資增速低5.3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2.1%,比去年同期下降3.2個百分點。
盛來運表示,民間投資總量較大,但主要是投資在制造業。制造業整體效益低迷影響了民間投資的積極性。下一步還是有賴于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并解決好政策“最后一公里”落實問題,讓民間資本獲得更多參與基礎設施建設、PPP項目等投標的機會,進一步拓寬民間資本的投資空間。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