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表示,2015年工業企業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需求不足導致生產和銷售明顯減速。2015年,因國內外市場需求不足,工業企業生產和銷售增長明顯放緩;二是工業品價格明顯下降加劇效益下滑。2015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5.2%,降幅比上年擴大3.3個百分點,已連續46個月下降,對利潤影響嚴重;三是采礦和原材料行業利潤下降明顯。2015年,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等五個行業合計減少利潤4991.2億元;四是成本居高不下、流動資金緊張制約企業生產經營。
何平認為,雖然2015年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形勢嚴峻,但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顯現成效,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行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利潤比上年增長8.9%,裝備制造業增長4%,消費品制造業增長7%。此外,降息、減稅、清費等政策對企業降本增效產生一定積極作用。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表示,部分行業去產能可能會帶來產量下降的效應,根據測算,去產能的影響可能會在產量顯著下行后的第四個月達到最大,大致估算去掉10%的產能后,GDP增速也會向下調整0.27%-0.41%。此外,PPI在2016年逐月收窄是大概率事件,工業利潤伴隨通縮收窄而回升。而對于部分中游產品而言,比如化工產業鏈產品、部分農副產品,其價格會在通縮周期中一直低迷,一旦通縮見底和上游價格反彈,價格不斷觸底的現象可能會此起彼伏。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