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5年7月22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介紹2015年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并答記者問。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 張峰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系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扎實做好各方面工作,工業、通信業運行總體平穩。二季度以來,隨著國家前期出臺的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部分工業經濟運行指標出現好轉,趨穩跡象增多,結構調整穩步推進。
今年上半年工業和通信業基本運行情況

說明:圖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介紹情況。中國網 董寧 攝
張峰從五個方面介紹了上半年工業和通信業基本情況。
一是工業經濟運行積極因素增多,呈緩中趨穩、穩中有好的態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增速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同比增長6.8%,增速連續三個月回升。4、5兩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幅由負轉正,分別達到增長2.6%和0.6%。6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已經連續4個月處在榮枯線以上。加快調整轉型取得了積極進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軟件服務等新興產業發展迅速。上半年,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明顯快于工業整體水平。
二是實施制造強國戰略,促進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今年5月份國務院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目前,工信部已啟動一批工業強基工程項目,批準實施了94個智能制造試點專項行動項目。通過加大技術改造和提升工業技術水平,我國重點行業先進產能比重快速提高,智能制造、高速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重超過10%,海洋工程裝備接單量占世界市場份額29.5%,國產品牌智能手機的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同時,工信部積極推動工業節能降耗、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9%以上,建立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聯合工作機制,工業綠色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三是加快推進“互聯網+”發展,新興業態不斷涌現。我國互聯網行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業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截至6月底,上市互聯網企業總市值同比增長96.5%,12家互聯網企業進入全球市值前三十強,創歷史新高。面向供應商的產業鏈平臺和面向客戶的互聯網平臺交融發展,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手機應用不斷創新,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增長點快速形成。本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工作將主要定位在“兩個重點”和“兩個支撐”。“兩個重點”,即推進“互聯網+”協同制造和“互聯網+”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的融合發展;“兩個支撐”,即為全社會“互聯網+”提供高速寬帶網路基礎設施和軟硬件產品應用的支撐服務。
四是寬帶網絡建設步伐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方興未艾。工信部積極貫徹落實寬帶中國戰略,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上半年,全國電信業務總量完成1.06萬億元,增長23.2%;電信業務收入完成5713億元,同比增長2.3%。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37億元,移動通信基站總數達到390.9萬個,同比增長32.9%。寬帶中國戰略加速實施。截至6月底,固定寬帶接入用戶累計達到2.1億戶,光纖接入FTTH/O用戶凈增2175萬戶,總數達到9007萬戶。8M以上接入速率寬帶用戶占比達到53.4%,20M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戶占比達到19.6%。4G用戶新增超過1.28億戶,總數達到2.3億戶。移動寬帶(3G/4G)用戶累計達到了6.74億戶,占移動用戶總數已超過50%。移動用戶數已達到12.9億戶。移動互聯網使用量爆發式增長。上半年,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實現收入1513億元,同比增長39.3%。用戶月均移動互聯網流量達到321.5MB,同比增長83.7%。電信業務加快向民資開放,通過競爭促進服務提升和
資費下降。在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面,已有26家民營移動轉售企業正式放號,累計發展用戶超過750萬戶;在寬帶接入市場試點方面,已向23家民營企業發放了試點批文,引入民資超過30億元。
五是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不斷改善企業發展環境。中央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正在陸續發揮作用。上半年,工信部又取消和下放5項行政審批項目,截至目前減少的行政審批項目占原有審批項目的44.6%,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建立涉企收費清單制度,開展清理涉企收費專項行動。將小型微利企業減半征收所得稅標準擴大到年應納稅所得額20萬元以內,使小微企業受惠面擴大到90%以上。《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要求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已基本落實。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部署,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市場主體繼續大幅增長。支持各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建設,帶動各類社會服務機構近6萬個,服務中小微企業100多萬家。
張峰表示,當前,工業經濟基本面沒有大的改變,在穩增長方面具有不少有利條件。隨著穩增長預調微調政策效應顯現和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積極因素還將進一步增多,穩的基礎將進一步得到鞏固。同時,也要看到,工業運行下行壓
力依然很大,部分地區、行業和企業困難加重,實現穩定向好仍需要付出更加艱巨的努力。
下一階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將認真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各項政策措施,主動作為、迎難而上、精準施策,以組織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等強國
戰略為重點,以推動工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增強經濟持續發展動力,促進工業通信業平穩健康發展。
下半年工業經濟運行將企穩回升 好于上半年

圖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回答記者提問。中國網 董寧 攝
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回答了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出的下半年工業經濟走勢問題。他表示,工業經濟運行總體描述應該一是“穩”,二是“進”,三是“憂”,即緩中趨穩、穩中有進、進中存憂。他指出,當前經濟運行趨穩跡象明顯增多,趨穩的力量也是在不斷地集聚,表現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3個月處在回升的狀態,PMI連續4個月保持在榮枯線以上,規模以上工業的利潤增幅4、5兩個月也由負轉正;從拉動工業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消費、投資在4、5兩個月都出現了回升的勢頭。
黃利斌認為,判斷下半年的形勢,從上半年看還有一個有力條件是穩中有進。一是這幾年轉型早、調整快的省份在整體下行壓力要稍微小一,比如上半年江蘇、山東、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是8.3%、7.4%和7.4%,河南、安徽、江西、湖北、重慶的增加值達到8%以上。二是政策鼓勵支持的行業形勢比較好,新興產業發展得比較快。三是中央出臺的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輕企業負擔的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效應在陸續釋放。前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費用同比下降1.6%,利息支出同比增幅回落到2.5%,去年同期這兩個數字分別為增長17.4%和10.5%,這說明為企業減輕負擔的政策發揮了作用。
但黃利斌同時也表示,經濟運行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上半年投資、消費處在近些年來的低位;二是行業、區域分化比較嚴重,像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這些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比較困難;三是一些資源型和結構偏重的省份,經濟運行比較困難一些,比如像東北、西北。
黃利斌對下半年的工業形勢表示充滿信心。信心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宏觀形勢穩,上半年經濟增長和就業保持在合理區間,為工業企穩回升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二是工業大省穩,江蘇、廣東、山東和一些中西部省份都保持了穩定的增長勢頭。三是多數行業穩。在41個大的行業中,上半年有23個行業的增加值增速是快于平均水平的,占的比重在6成,平均增速達到了8.4%。另外,在前5個月規上工業的增速有3、4個行業保持增長,平均增幅是12.1%。四是三大需求出現了止跌回穩的跡象。五是穩增長的政策效應正在發揮作用。這些方面都支撐了下半年工業經濟運行處在一個企穩回升的狀態,我們預期下半年工業經濟形勢應該要好于上半年。
10月底前實現全國范圍固定寬帶資費下調

圖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中國網 董寧 攝
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提問的提速降費行動計劃,表示在寬帶提速方面,推動企業在各省陸續下調資費,計劃10月底前完成全國范圍調整。
根據企業上報材料,在網絡建設方面,截至6月底,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已完成投資1437億元,預計年底將超過4350億元;移動電話基站數累計達到391萬個,同比增長32.9%;新增光纖接入FTTH/O用戶2175萬戶,總數達到9007萬戶;并加快100Gbps高速大容量骨干傳輸網絡建設,已經啟動了14條新建工程和31條擴容工程。
在資費方面,關于固定寬帶資費:推動企業在各省陸續下調資費,計劃10月底前完成全國范圍調整。預計50Mbps和100Mbps平均降幅超過30%,20Mbps平均降幅超過20%。關于移動通信資費,一是推動企業推出優惠的流量套餐,目前,三家基礎電信企業均已制定面向全國移動用戶、每月50-60元包含2GB流量的資費套餐。中國電信已于5月向社會 推廣該套餐,其他兩家企業計劃在7-10月推出。二是推動企業大幅下調國際漫游流量資費,5月份以來,針對我國用戶出訪的熱點國家和地區,三家基礎電信企業陸續推出了降低漫游流量資費的措施,平均降幅超過80%。三是推動企業推出了面向所有移動用戶的、能夠普惠的當月套餐數據業務流量不清零措施,這項工作正在推動當中。
聞庫表示,下一步工信部還將重點推進如下工作:一是強化定期跟蹤,看看企業是否按照承諾,切實落實全年網絡提速任務。到今年年底,要實現手機流量和固定寬帶單位帶寬的平均資費水平均同比下降30%,讓廣大用戶切實得到實惠。二是繼續做好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對民營企業開放試點和寬帶接入市場引入民營資本工作,通過競爭促進資費水平持續下降和服務質量不斷提升。三是會同相關部門完善并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支持農村地區寬帶基礎設施建設。
五大舉措推進產能過剩行業進行結構調整
針對彭博新聞社記者提出的如何治理產能過剩比較嚴重的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表示,當前經濟運行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所以結構調整、化解產能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過程,現在包括“十三五”,首先還是要嚴控新的產能,主要采取新建項目實行等量和減量置換;第二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今年的淘汰任務已經下發,要加大力度、加快完成目標;第三,堅持推進兼并重組;第四,擴大國內有效需求;第五,加強與周邊國家、新興國家的合作,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
黃利斌指出,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問題,都和產能過剩有直接的關系,目前比較好的是一些高技術產業,比較困難的是就是產能過剩的行業,包括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這幾個行業今年上半年的生產都處在下滑的狀態,粗鋼產量上半年下降了1.3%,水泥產量下降了5.3%,玻璃產量下降了4.2%。從效益情況看,煤炭1-5月份全行業利潤同比下降了60%多,水泥、玻璃行業利潤下降了60%多,冶金行業利潤下降了36%。這些行業的困難拉低了總體的工業增加值增速,也拉低了工業的效益。而3年來處在全行業虧損狀態的電解鋁行業,則通過堅持不懈地推進行業結構調整,今年出現了很好的改觀,上半年的消費量增長了8%以上,產能利用率基本恢復到80%以上,效益在5、6月份由負轉正。
針對很多行業的產能空間差不多頂到了“天花板”上、生產都處在下降的狀態,黃利斌認為只有一條出路,就是加快優質產能“走出去”。去年9月份,河北鋼鐵集團與南非的工業發展公司、中非發展基金三家公司在北京簽署了《南非鋼鐵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標志著河北鋼鐵在南非投資建設的500萬噸鋼鐵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是我國在海外投資建設的最大規模的全流程鋼鐵項目。
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張峰還介紹了下一步在工業領域,工信部將推出“互聯網+”的戰略行動具體措施。他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以智能制造為切入點,大力推進“互聯網+”制造,發展智能裝備,組織實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組織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