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廈將更加穩固
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塔夫羅夫斯基形象地把中國經濟新常態比作是給“中國經濟大廈”打一個新地基,目的是使體量龐大的中國經濟更加穩固。
塔夫羅夫斯基認為,新常態意味著三個新階段的開始。其一,強調調整經濟結構,平衡行業和地區發展,這是提升投資效率、降低能耗的階段,也是減少有害物質排放的階段;其二,重視擴大內部市場需求,這是提升民眾生活條件、縮小城鄉差距的階段;其三,是重視科技進步、企業競爭力提高、向產業鏈上游移動的階段。
南非前沿咨詢公司首席執行官馬丁·戴維斯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國經濟雖然增速放慢,但是增長的質量和效率在提升。對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的中國來說,增速放緩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自然結果。
“當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各主要經濟體時,中國經濟的良好表現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戴維斯表示,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中國努力保持本國經濟穩定增長,這給南非、澳大利亞等資源豐富的國家帶來了直接的經濟利益。
戴維斯認為,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的能耗降低,對大宗商品的需求減少,這對南非、巴西、澳大利亞等資源出口國家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不過,恰恰是中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對依賴資源出口的經濟體也會產生積極作用。
戴維斯認為,中國經濟提質增效的過程中勢必會將部分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向外轉移,這給南非、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等非洲國家提供了承接這些制造業的良好機遇。“對非洲國家來說,中國的產業轉移有利于實現經濟發展和減貧目標。”
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將繼續給世界各國提供更多市場、增長、投資、合作機遇。
“中國對其他國家的投資正成為中國和世界共贏發展的加速器。”塔夫羅夫斯基說,中國已從資本輸入國轉變為資本輸出國。中國有超過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在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及絲路基金中,中國資本都將發揮重要作用。中國資本輸出正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全球投資環境。
總部位于美國華盛頓的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總裁何平表示,當前中國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壓力意味著中國必須走上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近幾年,中國已經積極主動采取行動應對挑戰。但增長模式的轉變并不意味著要犧牲經濟,綠色低碳道路本身就蘊含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何平認為,中國經濟可以從以下領域獲得健康發展的動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和風能市場之一,不少地區新能源產業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現在已能夠向美國和歐洲出口風機、太陽能板等產品。環境治理及相關的環保產品制造、服務咨詢也可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中國政府制定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在2017年以前,中國預計將投入1.7萬億元人民幣用于霧霾治理;落實即將發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政府估計要投入2萬多億元人民幣用于水資源相關問題的治理。這些投資將帶動環保產業的發展,環保工程的實施也將給技術工人提供就業機會。在提高能效和發展循環經濟方面,中國也將大有作為。
日本原慶應義塾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人員青山周也認為,中國正在切實加大生態保護力度。中國加速構建促進生態文明的法律制度,強化生產者環境保護的法律責任,大幅提高違法成本。
中國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正在為外國企業在華發展開辟新空間。作為最早進入中國風能產業的外國企業之一,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今年初宣布達成其在華風電市場最大一筆訂單。通用電氣將向中國華能集團提供55組智能風機,總裝機容量為151兆瓦,相當于通用電力2013年新增裝機規模的近90%。通用電氣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未來幾年公司將繼續加大對中國風電領域的投資。
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中國環境論壇項目主任詹妮弗·唐納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美中兩國都在努力降低經濟發展對煤炭及其他化石燃料的依賴,向清潔能源靠攏。美國在創新技術方面的優勢加上中國在實踐方面的有利條件,如果能在節能環保領域加強合作,兩國經濟都將因此受益。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