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看,中西部省份增速領跑全國,重慶以10.7%的增速暫列全國第一;東部省份增速普遍放緩,但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煤炭大省山西經濟繼續大幅下滑,增速僅有2.5%,目前是全國最低。
多個省份表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二季度首要任務仍是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同時制定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
經濟增速繼續放緩
早在去年,各省份就已意識到今年經濟下行壓力會較大,年初,多數省份都主動下調了經濟增長目標。就算如此,多數省份一季度經濟增速未“達標”,目前僅重慶、貴州、天津、安徽等四省一季度GDP增速高于預期目標。
數據顯示,一季度經濟增速領先的省份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其中,重慶增速最高,其次為貴州(10.4%)。而江西、安徽、湖北、湖南也保持8%以上的增速,排名居前。
東部省份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結構更為優化。北京、上海一季度GDP增速分別為6.8%和6.6%,均低于同期全國7%的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工業和投資放緩。不過,北京、上海金融、科技服務業仍保持較快增長。同時,兩地服務業占GDP比重也居全國前兩位,分別為75%、60%以上。
以傳統產業為主導的山西一季度經濟增速繼續大幅下滑至2.5%,目前增速全國最低。去年,山西經濟增速也是全國倒數第一。
去年經濟增速排名同樣靠后的東北三省尚未公布一季度GDP數據,預計不容樂觀。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看,1-2月份,遼寧出現負增長,為下跌4.5%;黑龍江僅微漲0.8%,吉林為增長5.1%。而同期,全國工業生產增速為6.8%。
“東北三省是老工業基地,制造業占比較高,而且很大部分是落后產能,經濟增長面臨的困難很大。”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說。
章俊認為,國家會加大力度扶持東北老工業基地等發展和轉型較為困難的區域,出臺包括在財政、金融以及產業轉型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穩增長主抓重大項目投資
數據發布前后,包括福建、山東等10多個省相繼召開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多地表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要努力穩定經濟增長。在部署二季度工作重點時,地方首要強調的仍是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其中交通、水利、城鄉基建等領域是重點。
4月14日,江西省政府常務會議提出,實施“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行動,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4月15日,河南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部署下一步重點經濟工作和政策措施,置于第一條的就是“抓好重大項目建設”。會議提出,加快“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南水北調受水配套工程、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領域建設。
4月18日,山東省政府常務會議也指出,二季度要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重點抓好城鄉基礎設施和農村飲水安全、薄弱學校建設項目,加快在建鐵路、公路、水利工程進度,盡快啟動一批新的項目。
此外,福建、西藏、海南、貴州、天津、河北、寧夏等地也都表示,要狠抓項目開工,加快在建項目進度,加快項目審批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市4月14日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會議在部署二季度工作時特別提到,“積極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推動交通、環保、產業領域實現突破。”
多省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
除傳統的投資驅動外,今年地方穩增長又出“新招”。多個省份表示,要制定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
河南表示,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制定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出臺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四川提出,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打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動經濟增長的三大新引擎。河北則強調,“互聯網+”要有一個統籌規劃,每一個行業包括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生產行業等,都要認真規劃推進“互聯網+”。
行動快的省份已出臺“互聯網+”政策。今年3月,福建省出臺加快互聯網經濟發展十條措施,明確了電子商務、物聯網產業、智慧云服務、文創媒體、互聯網金融、工業互聯網、農業互聯網、互聯網基礎服務等方面的發展重點。
4月13日,上海市政府與騰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互聯網+”產業發展。協議內容包括,在文化、醫療、金融、智能汽車等領域深入合作,推動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推動云計算、大數據、泛娛樂、眾創平臺等項目在滬落地;共同營造互聯網創新創業環境等。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