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的大趨勢,以及余額寶等“寶寶類”產品的沖擊,傳統商業銀行怎么看待?就此,記者采訪了內江市某國有銀行的金融專家。
“寶寶類”產品火爆 但風險不可不防
該專家告訴記者,余額寶等“寶寶類”產品是互聯網金融的產物,實際上互聯網金融在國外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只不過最近兩年才在國內興起,因此客戶的熱情很高。而它們興起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用戶的消費習慣改變了,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網上支付。
但從本質上說,“寶寶類”產品都屬于短期理財產品,只能在短期內維持較高收益,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旦發生擠兌,后果將不堪設想。“這種也叫眾籌,特點就在于以小積大,金額小,數量大。這點商業銀行的確無法做到,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有門檻的,相應的也會有保障。‘寶寶類’產品門檻幾乎沒有,也沒有風險保證金,風險要大得多。”
互聯網進軍銀行業 銀行進軍電商反擊
據英國《金融時報》11月報道,在中國,現有的銀行擁有多年形成的體系和流程,源于科技業的金融公司則擁有反應敏捷和技術人才儲備深厚的優勢。如今,后者正在迅速加強金融能力,以便與傳統金融機構展開面對面的競爭。
對于互聯網企業這樣的動作,該專家稱其實銀行早就開始了“反擊”。“互聯網企業,特別是做網上商城的,他們進軍銀行業,銀行業的反擊就是也做網上商城,也進軍電商行業。”
此外,傳統商業銀行還在網絡支付安全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工行e支付有一個強制性的手機驗證環節,這樣就能大大的降低網銀密碼被盜風險。而某些第三方支付平臺并未開通強制手機驗證,一旦中了木馬病毒,就很容易被人把錢轉走。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