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商登記方面,這是繼今年8月份決定將31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之后的再次下放。
昨日,接受記者采訪的吉林省工商局一位官員激動地表示:“此次前置審批改后置審批的含金量更高,并且這兩次的調整,已經將企業大部分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改為了后置,對于企業創業的松綁意義重大。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對于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年內有望再改一批
這82個前置改后置審批項目涉及教育、文化、衛生、旅游等多個行業和領域,與民生領域聯系密切。
吉林工商局的這位官員介紹,對企業來說,“先照后證”可以避免企業由于沒有取得許可而無法開展前期籌建,從而喪失一些市場機會的問題。在沒有實行“先照后證”之前,企業如果沒有營業執照,就無法開展一些前期的籌建,如沒法進行相關銀行開戶、建設廠房,購買設備等,使得其開展企業經營的條件受阻。
除此之外,該官員表示,前置改后置,在當前“時間就是金錢”的市場競爭中,就是為企業松綁,直接給企業的利好和紅利。特別對于小微企業和草根的創業者來說,利好最大。“最簡單的開個小飯店,需要的像餐飲許可證等手續很多。而這些手續辦理的時間、審批的流程都比較復雜和繁瑣。”
針對這一問題,此次82項中,食品生產許可、食品流通許可、餐飲服務許可等項目都已調整或明確為后置審批。
國家工商總局企業注冊局局長周石平曾透露,工商總局將與中央編辦繼續加快清理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計劃在年底前,再公布兩批前置改后置項目。
這也意味著,繼本次82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調整或明確為后置審批后,年底將還有一次工商登記審批前置改后置的項目發布。
后續將加強監管
文件下發之后,重在落實。
8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召開的常務會議上表示,簡政放權在“為創業興業引路、給企業發展松綁”上立了大功。“通過簡政放權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直接帶動了600萬新增企業注冊,與上千萬就業人數的增長。”
聚焦于具體的地方,成效也頗為明顯。據吉林省數據顯示,自工商登記制度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度、企業年報公示制度、“先照后證”等相關制度后,截至9月末,吉林全省期末實有市場主體153.26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4.11%,注冊資本(金)126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61%。吉林省私營個體經濟共拉動498.81萬人就業創業,比去年同比增長2.57%。
上述吉林省工商局官員表示,“先照后證”對于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上述官員指出,先照后證表面上是改變了一個‘照’和‘證’的順序,實際上更重要的一點是政府改變了對待市場主體的思維。
在落實中,該官員認為應注重加強后續監管。涉及到具體各個部門時,在目前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審批轉變的情況下,相應的監管理念、監管方式及手段都要進行調整。
而李克強也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重點解決 “會批不會管”,“對審批迷戀、對監管迷茫”等問題。
河北省政府已在今年9月出臺《關于落實“先照后證”改革決定加強市場監管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各級相關部門要適應 “先照后證”改革新形勢,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厘清部門職責,建立健全行政審批、行業主管與后續監管相一致的市場監管責任機制。
該意見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加快轉變監管方式,通過采取建立監管清單制度、制定監管實施辦法、建設信息公示系統、建立信用約束機制、完善協同監管機制、引導市場主體自律、建立社會監督機制等措施,形成審批監管、行業監管、屬地監管、綜合監管相協調的市場監管機制。
上述吉林省工商局官員也透露,吉林省目前專門針對改革后各個部門之間如何去加強銜接與協同的監管上,正在起草相關意見。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