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倪弋)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在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正式啟動第十四次“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并發(fā)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21年)》,以及2021年中國法院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全方位、多視角展示人民法院過去一年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成果。
最高法民三庭庭長林廣海介紹,2021年人民法院受理、審結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均突破60萬件,比2020年分別上升22.33%和14.71%。針對“舉證難、賠償低、成本高、周期長”等問題,人民法院通過依法積極適用證據妨礙排除、證據保全等,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通過適用懲罰性賠償等,不斷提高賠償數額,2021年在895件案件中對侵權人判處了懲罰性賠償。通過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普通程序獨任制、二審獨任制等制度和“先行判決+臨時禁令”等裁判方式,縮短審理周期。最高法加大對知識產權刑事案件的指導工作,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合一”改革穩(wěn)步推進,知識產權刑事司法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
“各地法院審理了一批重大案件,重點懲治假冒防疫物資注冊商標、互聯網電影盜版、侵犯關鍵技術領域商業(yè)秘密、種子制假售假等犯罪,有力維護了社會公共利益,保護了權利人利益。”林廣海說,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民法院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開展在線訴訟。
目前,以最高法知識產權審判部門為牽引、知識產權法院為示范、地方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為重點、地方法院知識產權審判部門為支撐的專業(yè)化審判格局已經基本建成。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不斷完善,“全國法院技術調查人才庫”已收錄450余名技術專家名單,覆蓋30多個技術領域。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tǒng)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