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中小企業運行狀況良好。下半年助力中小企業持續恢復,既要著眼當前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又要著眼長遠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月份制造業PMI顯示,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型企業景氣度有所回落。其中中型企業PMI為50.0%,位于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7.8%,比上月下降1.3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作為經濟運行的重要先行指標之一,從PMI指數中可以看出,促進中小企業持續恢復仍需予以高度重視并付出艱苦努力。
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高度重疊,是保市場主體、保就業的主力軍,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多樣性、差異化的經濟生態,是我國經濟韌性最重要的保障。
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將保市場主體作為重中之重,財政、貨幣、就業政策都圍繞市場主體,緊扣企業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難題,通過“實打實”的減稅降費讓利和金融支持等多項政策,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去年全年新設市場主體2500萬戶左右,實現逆勢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日均新設市場主體同比增長超過25%。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為中小企業運行狀況的改善創造了良好條件。但是,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經濟恢復仍然不穩固、不均衡,行業、區域和企業之間的結構性分化仍在延續,需求持續恢復仍受到制約,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對下游行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成本沖擊持續顯現,產業鏈供應鏈也還存在短板弱項。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在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指出,要“助力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持續恢復”。呵護好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既要著眼當前解決中小企業“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幫助中小企業恢復元氣;又要著眼長遠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為它們的成長壯大增添動力。
部分中小型企業在調查中反映,近期原材料成本上漲、訂單減少、回款壓力加大等問題突出,企業生產經營承受較大壓力。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在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同時,繼續做好保供穩價,加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保護。
創新離不開中小企業,也給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和更大空間,“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帶動1萬家左右中小企業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方面,要繼續深化改革改善營商環境,讓中小微企業在公平競爭中有更多選擇和成長空間。另一方面,企業自身也要緊盯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的目標,加強自主創新,堅持專業深化,戰勝各種挑戰,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