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4月20日上午在海南博鰲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以視頻方式發表題為《同舟共濟克時艱,命運與共創未來》的主旨演講。面對世界大變局,習近平主席堅定地發出了中國聲音,提出了中國方案,亮明了中國態度。
當前,挑戰無處不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人類社會面臨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實現普遍安全、促進共同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然而,某些國家不是選擇同舟共濟,反而露出了丑陋的一面。他們霸道地把自家的規則強加于人,妄想給整個世界“帶節奏”;他們違背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人為“筑墻”、“脫鉤”,損人不利己;他們大搞疫苗民族主義,讓疫苗陷入分配不公的“道德危機”;甚至在整個人類面臨重大危機的當下,他們固守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思維,動輒對他國頤指氣使、干涉內政。
人類社會應該向何處去?我們應該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什么樣的未來?這是我們這代人必須思考的重大命題。
所幸,希望總與挑戰同在。
希望在于時代大勢:世界多極化趨勢沒有根本改變,經濟全球化展現出新的韌性,維護多邊主義、加強溝通協作的呼聲更加強烈。
希望在于負責任的中國聲音:中方倡議,亞洲和世界各國要回應時代呼喚,攜手共克疫情,加強全球治理,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不斷邁進。
希望在于有擔當的中國方案:通過平等協商、開放創新、同舟共濟、堅守正義,開創共贏共享、發展繁榮、健康安全、互尊互鑒的未來。
希望在于堅定不移的中國態度:中國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范圍,不搞軍備競賽。中國將繼續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更重要的是,這種希望有足夠的底氣支撐。
20年來,亞洲國家深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推動亞洲成為全球經濟最具活力和增長潛力的地區。雖然因疫情影響,亞洲經濟有所放緩,但仍表現出強勁的抗壓能力與增長勢頭。2020年的數據顯示,亞洲經濟體的增速明顯好于發達經濟體的整體水平。作為亞洲大家庭重要成員,中國的表現有目共睹。中國經濟在2020年實現了2.3%的正增長,今年第一季度又實現了同比增長18.3%的“開門紅”,為世界經濟的持續向好帶來信心。而且,2020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同比增長0.7%,中國企業在沿線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8.3%,充分展現出“一帶一路”的強大韌性和活力,也展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實踐中得到廣泛認可。
今年正值博鰲亞洲論壇成立20周年。過去20年,論壇見證了中國、亞洲、世界走過的不平凡歷程。今年,論壇再次見證了中國在世界面臨關鍵時刻的大國擔當:從人類共同利益出發,以負責任態度作出明智選擇。
中國選擇的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追求的是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我們相信,只要齊心協力、把準航向,人類社會發展的巨輪必將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