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轉中,以線上遠程互動為主要特點的數字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需要推動數字經濟向縱深發展。而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是重要抓手。在既有企業信息化、數字化改造基礎上,構建若干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更大范圍的交互、協同,有望推進經濟社會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提升經濟社會運行效率,助力宏觀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發展工業互聯網要有新思路
從最初的信息互聯網到消費互聯網,再到當下的工業互聯網,互聯網的發展經歷了三代。從歷史經驗來看,信息互聯網、消費互聯網在資本的追逐下都經歷過爆發式增長。因此,在工業互聯網概念提出并迅速成為熱點后,難免會有類似信息互聯網、消費互聯網的期許,然而從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特點和企業平臺建設、接入及應用實踐來看,工業互聯網大概率不會也不應復制信息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成長模式。
首先,工業互聯網平臺本質上是以制造業企業為主體,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及終端客戶的新型產業生態組織方式;制造業企業內部信息化建設和數字化轉型是構建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復雜性和循序漸進特征決定了工業互聯網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工業互聯網平臺要真正覆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配套產品服務商,也需要這些主體具備一定的數字化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講,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產業生態能否協同運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字化建設較為滯后的那部分主體。
其次,在信息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階段,先后誕生出活躍用戶數以億計乃至十億計的超級平臺,如亞馬遜、谷歌、騰訊、阿里等平臺。而制造業技術層面的復雜性和不同行業之間技術工藝的巨大差異性,決定了要開發跨行業的通用工業互聯網平臺有太多的技術難題需要解決。因此,當下推進工業互聯網發展更可行的方式,是圍繞某個行業搭建專業互聯網平臺,連接上下游企業,進而構建和完善產業生態,而這又會從根本上限制工業互聯網的覆蓋范圍和平臺規模。
再次,復合型數字技能人才是制約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要求實現信息技術(IT)與制造過程操作技術(OT)的有效融合。不同行業的制造工藝千差萬別,IT人員不可能深入了解每一個行業,而OT人員如果缺乏IT方面的知識背景,又很難以IT人員易于理解的方式提出數字化建設需求。2012年以后,消費互聯網領域平臺經濟的爆發式增長,大幅抬高了IT人員的薪資水平,傳統制造業在待遇上毫無競爭力,而且IT人員進入傳統制造企業后,也未必能夠與OT人員真正融合。從部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先企業的經驗來看,發揮關鍵作用的技術人才往往不是來自IT部門,而是那些工藝和創新部門自學IT技能的專業技術人才,而這種“IT+OT”復合人才的培育成長過程漫長,往往滿足不了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最后,平臺各主體間的數據共享及由此引發的數據安全問題,也是制約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因素。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數據交換共享渠道,在技術上實現并非難事,真正的制約來自客戶和供應商開放數據的意愿。從客戶角度來講,一旦接入平臺并開放數據后,某種程度就意味著企業被平臺綁定;從生產企業角度來講,企業生產的物料清單、過程控制等開放在工業互聯網平臺,一旦為競爭對手獲得,企業將無任何商業機密可言。因此,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好數據安全問題,工業互聯網將很難真正落地。
夯實技術、人才和制度基礎
促進工業互聯網健康發展,要打破信息互聯網、消費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慣性思維,認真審視工業互聯網區別于前二者的技術特征、內在規律,重新定位其發展模式。從企業數字化建設、數字技能人才培養、數據安全保護等多方入手,夯實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技術、人才及制度基礎。
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應重點扶持引導廣大中小企業開展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提高制造業整體的自動化、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一方面,創新政府支持模式,將有限的政府資金用于支持專業互聯網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建設的門檻。例如,浙江新昌在推廣軸承制造專業互聯網平臺時,政府專門拿出500萬元與平臺運營企業浙江陀曼成立“中小企業數字化改造免費體驗基金”,支持中小軸承企業接入平臺免費享受基本平臺服務。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培訓、參展、研討等形式,提升中小企業負責人對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認知,增強其轉型意愿和內在動力。
培養數字技能人才,應重點關注復合型高技能數字人才的培養,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在深度交流合作中加快人才培養。行業內復合型高技能數字人才往往具有跨界知識背景和行業專屬性等特征,是在企業數字化轉型探索和生產實踐中不斷成長起來的,加快此類高級數字人才的培養,需要為有潛質人員創造更多跨界交流合作機會。另外,還可以嘗試引導高等教育機構、職業教育機構和企業的合作,讓企業更早介入到數字人才培養中,確保輸送的人才更符合企業要求。
保護數據安全,一方面要從立法和制度層面建立起能夠有效保護企業數據權益的法律和機制;另一方面要加強數據安全技術方面的研發投入,構建起保障數據安全的軟硬件技術屏障。(蔡躍洲)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