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7月末,新一輪居民增收舉措密集落地。近段時間,從公積金繳存基數密集調整,到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上調方案漸次落地,從醫保繳費基數調整,到提高大病保險保障水平,不少地方公積金和社保待遇等集中調整方案加快實施,成為今年居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今年以來,各地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減,居民收入水平穩步提升,下一步除了通過穩就業穩經濟,確保工資收入和經營凈收入持續回升外,轉移凈收入仍將保持力度。有關部門正加快步伐推進社保制度改革,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養老金全國統籌和基金投資運營也有望取得更多突破。
進入7月以來,多地密集調整公積金繳存基數和繳存金額。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60座城市發布了住房公積金繳存調整方案,且多地都選擇上調2020年公積金繳存基數上限。比如,上海市住房公積金和補充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上限為28017元,較上一年上調4521元。長沙最高繳存基數為24614元,上調1291元,月最高繳存額為5908元,比上年增長310元;月最低繳存額為170元,比上年增長12元。
其他社保待遇也將密集“落袋”。云南省日前印發《關于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經調整后,云南省2020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總體水平月人均增加167.70元,增幅5%,惠及全省180.84萬退休人員。據記者初步統計,目前大部分省份養老金上調方案基本出齊,其中近20個省份明確將于7月底前把此次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補發到退休人員手中。目前各地社保部門正在抓緊組織實施。
北京市人社局則于日前發布了2020年一攬子社保待遇集中調整方案,包括上調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福利養老金、工傷保險定期待遇和失業保險金,預計將惠及近397萬人。
不少地方還將穩步提高醫保水平。自7月1日起,福建省2020年職工醫保月繳費基數調整為上限17442元,下限3488.4元。此外,多地明確提高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其中,廣西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并統一至廣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吉林省將自8月1日起,全面取消村衛生室普通門診統籌起付標準,讓更多參保患者及時享受到普通門診統籌和“兩病”門診用藥醫保報銷政策。
“今年以來,我國企業社保減費力度規模空前,但民生保障支出只增不減。不少地方綜合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提高公積金繳存基數上限,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城鄉居民養老金穩步上調。”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居民社保待遇增長幅度并未因疫情影響而削減,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保障居民穩定增收。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今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幅度總體高于物價指數,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也保證了基礎養老金實際購買力的穩定。為應對疫情對就業的影響,各地還有針對性地放松失業保險待遇領取資格、提高失業保險金待遇、增加失業補助金。“在增加社保支出同時注重提高轉移支付的精準度,進一步織密社保網和兜住民生底線。”張盈華說。(下轉第三版)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