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近日發布報告稱,在穆迪授予評級的256家中國非金融企業中,約6%的企業(15家企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較大,其中多家企業再融資風險較高。
報告顯示,大多數受評中國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小或中等,其中35%(90家企業)的受評企業受疫情影響中等,59%(151家企業)受影響較小;在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國企業中,超過半數企業面臨再融資或流動性壓力。
穆迪副總裁、高級分析師黎錦雄稱:“對消費需求和信心最為敏感的行業,以及受油價震蕩負面影響最大的企業受疫情所致行業下行的沖擊最大。在中國,這些行業包括線下非必需品零售、油氣、油田服務和旅行服務業。”
為體現出高風險企業所面臨的挑戰,所有相關企業的展望均為負面或已被列入下調觀察名單。此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中,超過半數企業面臨較高的再融資風險,原因是其到期債務規模較大,而資本市場融資環境偏緊。
受疫情影響“中等”的行業主要受的是疫情的間接沖擊,包括汽車、化工、金屬與采礦、港口、收費公路和房地產業。
低風險行業提供以下類別的商品和服務:生活必需的、支持經濟增長的,或因居家時間變長而需求旺盛的。由于地域和運營的多樣性減輕了任一區域或細分市場所受到的影響,一些行業的風險敞口也較小。此類行業包括建筑與工程、互聯網和物流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臺。
此外,企業的風險敞口可能不同于其所處行業的風險敞口,同一行業企業的風險敞口也可能存在差異。例如,幾乎所有國有企業,無論其處于哪個行業,其風險敞口均為較小或中等,因為其有強勁的財務緩沖且境內融資渠道順暢,并且在必要時可能會得到政府的支持。 (何芬蘭)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