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耗資800億元,預計年客流吞吐量1億人次、飛機起降量80萬架次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即將開門迎客。
《證券日報》記者于9月17日受邀來到大興國際機場實地采訪,當記者驅車抵近機場時,一座金色建筑躍然眼前,好似即將展翅飛翔的雄鷹。這僅是航站樓的一角,航站樓內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被稱之為“六芒星”。
“目前,機場大部分準備工作就緒,為確保9月30日開航,各單位時刻待命。”大興國際機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較11年前首次通航的首都T3新機場,大興機場在技術上有了質的飛躍,能源應用也更加多樣化。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作為獻禮新中國70周年的國家標志性工程,定位為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樞紐機場,同時承載著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使命。
從2015年9月26日正式開工,用100天完成了近1萬根基礎樁施工任務,用10個月澆筑了105萬方混凝土,隨后用80天完成投影面積18萬平方米的全自由空間曲面屋蓋鋼網架提升和安裝……新機場拔地而起,再次讓世界為“中國制造”所震撼。
擁有多個“世界之最”
滄桑巨變七十載,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今非昔比,交通事業實現重大飛躍,綜合運輸網絡四通八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成,即將成為一個新里程碑。
大興機場坐落于北京大興區與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之間,占地約4.05萬畝,共有4條跑道、150個機位的客機坪、24個機位的貨機坪、14個機位的維修機坪、7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旅客年吞吐量預計達到1.3億人次,被英國《衛報》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首,與沙特王國塔、港珠澳大橋等聞名世界的建筑齊名。
相比11年前,北京首都T3新機場激動人心的首次通航,成為“北京的名片”。現如今,大興國際機場成為一張新的“世界的名片”。大興國際機場運營籌備部副經理祁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相較首都機場,大興機場最大的變化是能源使用效率空前提升。”
從2015年年底大興國際機場開工建設至今,祁峰一直“駐扎”在工地上,見證了這座機場的建設過程。他感慨道:“11年后,大興國際機場運用的新技術與首都機場不可同日而語,可謂引入了全球頂尖的設計和建筑以及諸多中國制造力量。”
目前,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擁有多個世界之最:世界規模最大的單體機場航站樓、世界施工技術難度最高的航站樓、世界最大的采用隔震支座的機場航站樓、世界最大的無結構縫一體化航站樓。此外,新機場還擁有國內最大的地源熱泵系統工程。
作為新型國際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位于北京大興與河北廊坊之間,處于京津冀地區的核心地帶,周邊交通網絡密布,交通設施多樣立體。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實際上,在地域上,大興國際機場地跨京津冀城市群兩個省級行政單位,是京津冀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與京雄城際、城際鐵路聯絡線等多個軌道交通共同構成大興機場綜合交通中心,換乘站就在航站樓中,真正實現機場與軌道交通之間零距離換乘。同時,其外圍基礎設施建設也加強了區域的互聯互通,周邊集高鐵、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于一體的“五縱兩橫”綜合交通網逐漸成型,銜接起北京“雙樞紐”。
民航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大興機場的建成,京津冀三地機場將重新分工、協調聯動,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一同推動京津冀機場成長為世界級機場群。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是京津冀城市群均衡協同發展的橋梁,是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實施的重要保障,也促進了京雄發展走廊的產業鏈布局。
打造“綠色新國門”
作為全球屈指可數的超大型航空綜合交通樞紐,大興國際機場堅持綠色建設理念,高效利用各種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總量占機場年綜合能源消費總量12%左右,是目前全國運用可再生能源比例最高的機場,被譽為“綠色新國門”。
大興機場指揮部工作人員耿愛民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大興國際機場可再生能源比例達到12%,其中以美的中央空調等國產設備為代表的地源熱泵貢獻了其中的10%,另外的2%主要是利用風能和太陽能進行照明。在選擇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大型暖通設備時,首先考慮的就是設備必須可靠,運行必須穩定,同時維修量小。
大興機場航站樓區南北長約 1753 米,東西寬約 1591 米,由旅客航站樓、換乘中心和綜合服務樓以及停車樓三部分組成。不僅結構復雜、空間跨度大,而且在航站樓的正下方,聚集著高鐵和地鐵,有六條軌道橫貫整個機場,堪稱世界上施工技術難度最高的機場。
美的中央空調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地源熱泵工程1號能源站,提供2臺全降膜變頻離心式地源熱泵機組和5臺全降膜變頻離心式煙氣回收熱泵機組,通過將地源熱泵技術、鍋爐煙氣余熱收集技術等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了再生能源回收和節能減排的重要作用,也使整個地源熱泵的供能面積達到了最大化。
美的中央空調方面該項目負責人楊峰向記者表示,在建設中,施工難度較大,設備運行條件復雜多樣,為滿足項目要求,通過多次實地勘察后,美的攻克了包括五大難關,保證了新機場的能源站穩健運行。
據測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地源熱泵工程可再生能源和余熱利用節能,相當于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6萬噸,相當于種植140萬棵樹,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節能。
“通過一個夏天的運行,美的設備即使達到滿載負荷運行也完全經受住了考驗,質量過硬,充分證明了中國制造企業的實力,也向世界遞出了一張新的中國制造名片。”祁峰表示。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獲悉,位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一跑道南側區域及其貨運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順利并網發電。而這也使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擁有了全球距離跑道最近、國內首個飛行區跑道旁鋪設的光伏系統。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此次跑道南側區域及其貨運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全部采用的是一種新型鑄錠單晶光伏組件。
作為此次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鑄錠單晶組件提供方,協鑫集成項目負責人龐斌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鑄錠單晶產品是在與眾多技術路線競爭后,才最終勝出的,使得鑄錠單晶組件有機會首次應用在機場項目之中。此前項目方也曾擔心鑄錠單晶組件可能存在色差,但經過驗收,項目方非常滿意。此外,其弱光發電性能也非常優秀。”(記者賈麗 記者于南對此文亦有貢獻)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