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經濟總量不到500億元,到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90萬億,中國經濟不斷飛躍跨上新臺階,近40年平均增速達到9.5%,實現了由一個貧窮落后的農業國成長為世界第一工業制造大國的歷史性轉變,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發展歷程,書寫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
飛躍70年,中國速度刷新世界經濟史,成就了讓世人驚嘆的增長奇跡。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基礎極為薄弱。195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僅為679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119元。經過長期努力,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經濟總量連上新臺階:1986年突破1萬億元,2000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近三年又連續跨越70萬億、80萬億和90萬億元大關,2018年達到900309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接近16%。
按不變價計算,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1952年增長174倍,年均增長8.1%;其中,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長9.4%,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2.9%左右的年均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18%左右,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每年都是正增長,而且實現40年GDP平均增速達到9.5%,CPI上漲率不到5%這樣一個最佳搭配。這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是沒有的?!敝袊鐣茖W院學部委員、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卓元說。
在超過90萬億元的經濟總量基礎上,2019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皬娜蚍秶?,我國經濟增速位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在世界經濟增長趨緩的大背景下格外亮眼,繼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且,以這樣的增長速度計算,我們一年的經濟增量就相當于一個中等規模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眹医y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
飛躍70年,中國成就讓世界矚目,制造大國屹立東方,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成就多個“世界第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農業生產基礎單薄,“靠天吃飯”現象明顯,1949年糧食總產量11318萬噸,到2018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已達到65789萬噸,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其中谷物、肉類、花生、茶葉、水果等產量持續位居世界第一。
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初步建成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后工業發展進入騰飛期,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生產能力日益增強,逐步向中高端邁進。目前,我國已成為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0多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制造業增加值自2010年起穩居世界首位。
經濟總量飛躍的同時,我國也實現了一系列從獨立自主的“第一次”到進入世界科技創新前沿行列的飛躍。(下轉第三版)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