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妓女,狼牙套加粗震动入珠套h,被狼交的女人(h)

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歡迎您!

English服務熱線:010-59231580

搜索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我國5G商用條件比美韓更成熟

6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廣電頒發了5G商用牌照。我國成為繼韓國、美國、瑞士、英國之后,全球第五個5G正式商用的國家。這標志著我國5G商用元年開啟。

然而,5G雖然是目前全球最熱的詞,但它究竟是會給中國和世界通信產業格局,以及經濟發展帶來哪些變化?我國目前5G發展的真實水平如何?離大規模商用還有多遠?日前,南方日報記者在廣東院士聯合會協助下,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廣東院士聯合會創會會長鄔賀銓,解碼這些有關中國5G的答案。

南方日報記者 吳珂 林亞茗 通訊員 袁仕聯 發自北京

“中國5G商用時機已成熟”

南方日報: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什么是5G?

鄔賀銓:5G是新一代的寬帶移動通信技術,它和前幾代的不同在于,1G到4G基本上是面向個人的:1G使我們可以不用固定電話,手持電話即可通話,但還不能完全覆蓋;2G讓手機到哪里都可以通話;3G不僅能打電話,還可以上網;4G可以發送視頻,微信因為4G其能力更強大了。

而5G不僅是面向消費者的應用,它更是面向智慧城市、車聯網和產業的應用。所以說,4G改變生活,5G卻能改變社會,會擴展到更多的應用。

南方日報:近年來全球興起對5G技術的高度關注,此前韓國和美國爭相發放世界首張5G商用牌照,但應用后似乎反映不太好?

鄔賀銓:對,韓國比美國提前2個小時發放商用牌照,但其開始時只有6個終端,而且它的5G只能提供寬帶,并不能提供5G其他能力。

美國5G采用的是高頻段,也叫毫米波頻段。這種傳輸的距離比較短,而且容易受到樹葉、建筑物的影響。

另外,韓國和美國的5G網絡都沒有變,是基于原來的4G網絡,靠5G的基站與終端得到寬帶的業務,但無法充分發揮高可靠、低時延和大連接等特點,所以效果沒那么好,系統也不夠穩定。

南方日報:我國5G商用的條件是否已經成熟?

鄔賀銓:我國啟動5G的商用跟發達國家同步。而且,我們的商用條件比美國、韓國等國家都要成熟。這是因為:第一,華為相比其他的供應商,基站更成熟、更輕便、功耗較低,華為5G基站對外發貨已經超過10萬個;第二,華為已經生產終端了,芯片也是自己的,因此競爭力相當突出。

南方日報:中國的5G實力在世界上的真實水平是怎樣的?

鄔賀銓:中國提出與5G有關的專利總數,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統計。但業內公司最重視的是標準必要專利,也就是寫入5G標準里面有多少專利,這才是技術分量中最重要的。華為在這方面是世界領先的,而中國幾家大公司加起來的標準內專利總數更加有優勢,占到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總數的30%以上。5G的實力還體現在產業上,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5G產業鏈最全。

“廣東5G技術和產業基礎雄厚”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成熟的5G應用會體現在哪些方面?

鄔賀銓:一是帶寬,現在4G的峰值速率在100M左右,5G在毫米波段時大約為20G,即便不是毫米波,在6GHz以下的頻段,也有G比特量級的峰值速率,對應的情形是,在終端可以看8K電視,使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時,能獲得很好的體驗。

第二個我們稱為高可靠、低時延。5G是按照500公里/時的運動速度設計的,意思就是如果高鐵時速到達500公里時,終端還能穩定地看視頻、通話等,這在4G時代是做不到的。

另外,它將無線端口的時延從過去的10毫秒壓縮到1毫秒。這意味著,在高速公路上即使每小時200公里的時速,車聯網也可以借助5G給出快速的反應,避免交通事故,因此,5G未來會促進輔助駕駛、無人駕駛的應用。5G的高可靠性不僅可用在車聯網,還適用于遠程醫療和工業互聯網等場景。

第三個就是大連接,就是一平方公里能連接多少個傳感器到網絡。5G時代,1平方公里能連接100萬個終端,而4G時只能連接10萬個終端。為什么要連接這么多呢?比如說,8車道公路上有很多車,每臺車都有幾十甚至上百個傳感器,車聯網大連接可以同時接入這些傳感器,實現車與車以及車與路之間的通信,便于交通協調與管理。

南方日報:這些都是5G最好的應用場景嗎?

鄔賀銓:真正5G什么場景應用最好?目前誰也說不準。就像3G剛出現時大家不會想到微信這么火,4G出現時也不知道視頻和移動支付這么火。近幾年,隨著4G的升級以及提速降費,短視頻等興起來了。所以移動通信業務基本都要網絡能力具備以后,才不斷被開發出來。不過,并不意味著網絡不需要做什么準備,5G的網絡采用面向服務的架構,該平臺以類似APP的開放方式來生成業務,可靈活適應業務的未來發展。5G的發展,關鍵要靠應用和市場驅動,只有給用戶創造了價值,他們才會去買5G的業務和終端。

南方日報:您作為廣東人,也是廣東院士聯合會創會會長,比較了解廣東的產業狀況。您認為,5G對廣東產業發展具有怎樣的意義?

鄔賀銓:從全國范圍來說,廣東在發展5G方面具有雄厚的技術和產業基礎。華為和中興兩大通信巨頭總部都在廣東,都在做5G。而華為在5G技術上已經走在世界前列。廣東也是全球移動通信終端的基地。5G與內容服務相互促進,廣東有騰訊等互聯網企業,會基于5G開發出更多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移動互聯網應用。

同時,5G和高清電視結合將推動電視產業的升級,給電視產業帶來新的應用方向和市場。而廣東是電視產業的聚集地,實力雄厚,5G技術將為廣東電視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5G將移動通信從面向消費者擴展到面向產業應用,廣東正在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5G將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強力支撐產業轉型升級。

另外,廣東當前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如深圳有鵬城實驗室,佛山有智能制造研究院。5G與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結合,對廣東高科技產業發展大有裨益。同時,廣東正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5G在智慧城市的建設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大規模商用需解決基站數量和終端價格問題”

南方日報:您認為我國何時才能實現5G的大規模商用?

鄔賀銓:5G可以與4G基站同址,但現有的4G基站數量是遠遠不夠的。5G需要的基站數是4G的4—5倍,基站的建設包括室內的覆蓋需要一個過程。

另外,現在的5G終端還比較貴。隨著網絡覆蓋范圍加大,5G的用戶數增加,5G手機成本將隨規模而下降,其價格會與4G終端相當,消費者自然而然就會換5G手機,商用的規模也就越來越大。以4G為例,從出現到當前的應用規模,大約用了6年時間;5G要實現這個規模,預計需要8—10年時間。

南方日報:我國要實現5G大規模商用,還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鄔賀銓:5G提速還有諸多瓶頸,芯片和操作系統等基礎核心技術需提高自主可控水平,毫米波頻段的產業差距需盡快彌補,毫米波頻段已分配的應用還需要協調,以便為5G騰出頻率空間。

6年來,4G網絡建設到目前的水平大約花費了8000億元;如果5G要建成大規模商用,約需要1萬億元甚至更多。因為5G的頻率高、容量大,所需要的基站數量比現在多得多。

除了投資,基站的建設還需要解決選址問題,一些人擔心5G基站的電磁輻射,事實上,我國移動通信基站輻射標準比歐美要嚴格很多,而且5G因蜂窩半徑小,發射功率還會低一些。

未來5G的價值,將更多要體現在產業數字化上,這需要得到垂直行業的密切配合。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