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年歷即將翻開第300個頁碼之際,各省份前三季度的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也開始陸續公布。截至10月25日,已有20個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GDP總量和增速。
在這20個省份中,有14個省份增速較上半年略有放緩,4個省份與上半年持平,而上海和新疆的增速則較上半年有所上升。
此前增速領跑全國的西藏、重慶和貴州三個省份中,重慶和貴州在前三季度依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長,穩定位列全國三甲。不過與之前排名不同的是,重慶增速被貴州以0.1個百分點的優勢反超。
京津冀經濟結構持續轉型升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到10月25日,公布前三季度經濟總量和增速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東、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青海、寧夏、新疆、湖南和河北共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第三季度增速略放緩至6.8%。從上述20個省份公布的數據來看,共有14個省份增速較上半年放緩。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分別為6.8%、6.0%和6.7%。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近年來的經濟增速波動明顯。天津統計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其一季度的同比增速還達到8%,均持平或高于當時全國平均增速,然而前三季度增速卻低于全國平均0.9個百分點。
天津統計局也提到,天津整體經濟保持增長,質量效益持續提升,但目前來看,要完成今年初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生產總值增長8%的目標,恐怕難度不小。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燕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北京、天津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協調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更需要朝高水平、高質量的增長方向邁進。
在北京和天津協調發展方面,天津市統計局提及,前三季度,引進京冀投資項目2409個,到位資金1706.38億元,占天津市實際利用內資的45.5%,其中引進北京項目948個,到位資金1482.69億元,增長11.1%。天津口岸進出口總額中,來自北京與河北的貨物比重達到29.8%。
對于河北來說,經濟結構調整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河北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在10月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前三季度,河北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41.6%,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比重繼續高于鋼鐵工業,主導產業由鋼鐵工業向裝備制造業加快轉換,裝備制造業可比價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6.9%,比鋼鐵工業高1.9個百分點。
黔渝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在已公布數據的省份中,上海和新疆前三季度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7.0%和7.5%,不僅高于全國平均增速,而且在部分省份下半年增速略有放緩的背景下,仍然實現了加速增長,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0.1和0.3個百分點。以上海為例,2016年全年經濟增長6.8%,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別是6.8%和6.9%,前三季度增速則站上了7.0%。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海新興業態發展不錯,比如互聯網+、共享經濟等,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對經濟增速貢獻比較大。而且現在許多新興的領域發展勢頭良好,東部地區經濟轉型升級起步早,結構調整進展穩中有進。
上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0%。從行業來看,上海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11.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7%,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1.0%,這三個行業增速均大幅高于工業和房地產等行業增加值。
另外,經濟增速的排頭兵仍然集中在西部和西南地區。今年上半年增速前三名分別是西藏、重慶和貴州。目前已公布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的重慶和貴州分別增長10.0%和10.1%,雖然分別比上半年增速放緩0.5和0.3個百分點,但是兩位數的增長也足以鎖定全國前三的地位。
“重慶在電子、數碼類產品發展很好,金融服務業和制造業基礎不錯,加之承接了一些東部轉移到西部的產業,這些轉移的產業發展也不錯。而貴州的貴安新區發展不錯,在眾多經濟新區發展的狀況也排在前列,其次貴州大數據發達,它的大健康,大醫療發展很好。”牛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張燕也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推進,東西部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增加,加之產業轉移和新經濟發展的因素,東西部的經濟差距將逐漸減小。
在2017年的年歷即將翻開第300個頁碼之際,各省份前三季度的地區生產總值數據也開始陸續公布。截至10月25日,已有20個省份公布了前三季度GDP總量和增速。
在這20個省份中,有14個省份增速較上半年略有放緩,4個省份與上半年持平,而上海和新疆的增速則較上半年有所上升。
此前增速領跑全國的西藏、重慶和貴州三個省份中,重慶和貴州在前三季度依然保持10%以上的增長,穩定位列全國三甲。不過與之前排名不同的是,重慶增速被貴州以0.1個百分點的優勢反超。
京津冀經濟結構持續轉型升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到10月25日,公布前三季度經濟總量和增速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東、海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青海、寧夏、新疆、湖南和河北共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第三季度增速略放緩至6.8%。從上述20個省份公布的數據來看,共有14個省份增速較上半年放緩。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分別為6.8%、6.0%和6.7%。
值得注意的是,天津市近年來的經濟增速波動明顯。天津統計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其一季度的同比增速還達到8%,均持平或高于當時全國平均增速,然而前三季度增速卻低于全國平均0.9個百分點。
天津統計局也提到,天津整體經濟保持增長,質量效益持續提升,但目前來看,要完成今年初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生產總值增長8%的目標,恐怕難度不小。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燕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北京、天津正處在產業轉型升級、協調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更需要朝高水平、高質量的增長方向邁進。
在北京和天津協調發展方面,天津市統計局提及,前三季度,引進京冀投資項目2409個,到位資金1706.38億元,占天津市實際利用內資的45.5%,其中引進北京項目948個,到位資金1482.69億元,增長11.1%。天津口岸進出口總額中,來自北京與河北的貨物比重達到29.8%。
對于河北來說,經濟結構調整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河北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在10月2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前三季度,河北服務業增加值占比達41.6%,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比重繼續高于鋼鐵工業,主導產業由鋼鐵工業向裝備制造業加快轉換,裝備制造業可比價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26.9%,比鋼鐵工業高1.9個百分點。
黔渝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在已公布數據的省份中,上海和新疆前三季度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7.0%和7.5%,不僅高于全國平均增速,而且在部分省份下半年增速略有放緩的背景下,仍然實現了加速增長,增速分別比上半年提高0.1和0.3個百分點。以上海為例,2016年全年經濟增長6.8%,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別是6.8%和6.9%,前三季度增速則站上了7.0%。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上海新興業態發展不錯,比如互聯網+、共享經濟等,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對經濟增速貢獻比較大。而且現在許多新興的領域發展勢頭良好,東部地區經濟轉型升級起步早,結構調整進展穩中有進。
上海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0%。從行業來看,上海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11.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3.7%,金融業增加值增長11.0%,這三個行業增速均大幅高于工業和房地產等行業增加值。
另外,經濟增速的排頭兵仍然集中在西部和西南地區。今年上半年增速前三名分別是西藏、重慶和貴州。目前已公布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的重慶和貴州分別增長10.0%和10.1%,雖然分別比上半年增速放緩0.5和0.3個百分點,但是兩位數的增長也足以鎖定全國前三的地位。
“重慶在電子、數碼類產品發展很好,金融服務業和制造業基礎不錯,加之承接了一些東部轉移到西部的產業,這些轉移的產業發展也不錯。而貴州的貴安新區發展不錯,在眾多經濟新區發展的狀況也排在前列,其次貴州大數據發達,它的大健康,大醫療發展很好。”牛犁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張燕也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推進,東西部地區的經貿交流合作增加,加之產業轉移和新經濟發展的因素,東西部的經濟差距將逐漸減小。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