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2日,《“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對外發布。
該報告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編著。這是國家信息中心繼2016年首次發布《“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6)》之后,第二次發布“一帶一路”大數據的年度報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報告》提出了八大評估指數,持續發布了去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國別合作度、省市參與度和信息化發展的評估指數,并首次發布了“一帶一路”國別貿易合作、省市外貿競爭力、企業影響力、智庫影響力和媒體關注度五大評估指數。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協調推進組組長、國家發改委西部司巡視員歐曉理表示,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四周年。信息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決策依據,也是國際交往中與相關國家增進了解、擴大共識、深化合作的重要基礎。《報告》的發布將為國內外各界了解和參與“一帶一路”提供更為豐富的資訊。
國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曉波表示,未來將著力構建“一庫兩網多中心”的大數據綜合服務體系,將加快“一帶一路”綜合數據庫(二期)建設,進一步夯實數據基礎,強化“一帶一路”大數據分析能力,提升決策支持水平。
與周邊沿線國家合作最密切
在五大新增的評估指數中,國別貿易合作指數引人關注。
該指數由貿易進展、貿易結構、合作潛力3個一級指標和8個二級指標組成,旨在量化分析我國與各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進展以及未來發展潛力,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水平不斷提升。
測評結果顯示,在“一帶一路”國別貿易合作中,共有30個國家得分在平均分以上,大都來自周邊的東北亞、東南亞和中亞地區,我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合作更為緊密。
2016年,我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雙邊貿易額占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總額的近一半(47.76%),達到4554.36億美元。相比而言,與中東歐、西亞北非國家的貿易合作仍然較為薄弱。
具體國家看,越南、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俄羅斯位列前五名。
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主任于施洋介紹,從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產品看,沿線國家從我國進口產品多元化程度遠高于向中國出口產品,其中也門、敘利亞、菲律賓、斯里蘭卡和約旦等國家從我國進口的產品更為豐富;而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中東歐國家從我國進口的產品相對單一。
根據《報告》,“一帶一路”提出以來,我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例如我國與俄羅斯、巴基斯坦、白俄羅斯、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建立了50多個境外合作區,中白工業園、泰中羅勇工業園等典型園區項目為雙邊、多邊貿易提供了基礎便利條件。
不過,《報告》也提醒,我國與沿線國家貿易合作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與多數國家貿易結構不均衡以及貿易合作潛力尚待挖掘等問題。
因此,國家信息中心提建議,加強貿易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與各個區域國家貿易的共同發展;深入開展產業合作,優化貿易合作結構,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續的貿易體系;積極構建“一帶一路”自貿區網絡,落實相關貿易便利化協定,繼續優化貿易投資便利化環境。
此外,與“國別貿易合作指數”相關的一個指數是“國別合作度指數”。該指數的評估結果顯示,2017年國別合作度平均得分為45.11,較去年提升1.56分,合作成效進一步顯現,俄羅斯、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泰國、越南位列前五。
與2016 年相比,俄羅斯繼續蟬聯首位,巴基斯坦超過哈薩克斯坦位列第二,西亞北非區域內60%的國家排名都有所上升。
企業影響力不斷提升
在五大新增的評估指數中,“企業影響力”指數引人關注。
于施洋介紹,該指數從國際、國內兩個視角,以關注度、美譽度兩個方面為評價重點,綜合反映企業參與“一帶一路”相關建設的影響力,引導企業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同時,注重形象建設,提升企業軟實力,以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詮釋“一帶一路”共建共享共贏理念。
根據《報告》,我國企業貫徹國家“走出去”戰略,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不斷加強“一帶一路”的項目策劃和布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或逐步拓展相關業務,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熱情高漲,綜合影響力逐漸提升。
評價結果顯示,2014-2017年間,“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平均得分從41分提高至63分,提升53.66%。不少民營企業通過自身的業務拓展和品牌宣傳等,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影響力也開始顯現。
同時,《報告》評選出了“一帶一路”企業影響力50強榜單。國家電網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阿里巴巴(中國)有限公司、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銀行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位列前十名。
于施洋介紹,這次上榜企業主要來自北京、廣東、上海等地,中、西部地區入圍的企業相對較少;從企業涉及的行業來看,制造、建筑、金融類企業影響力相對較大,互聯網IT 類企業異軍突起。
不過,《報告》坦陳,與國際知名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還面臨著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水平低、企業人才國際化水平不高、企業與國外非政府組織溝通能力弱、風險應對和處置能力不足等問題。
為此,國家信息中心建議,中國企業應更加重視企業海外形象建設,借助國內外媒體積極做好產品和服務的宣傳工作;提高在地化意識,積極履行當地社會責任,打造具有包容多元文化的國際化企業;建立國際化經營理念,加強國際化人才培養和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強化風險應對處置能力。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