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情況和重點政策措施落實第三方評估匯報。會議在肯定各地區各部門工作成效的同時,也指出督查中發現一些地方存在去產能工作不扎實不到位、投資項目報建和銀行開戶等審批用時長、涉企不合理收費屢禁不止等問題。
會議要求,一要對發現的問題抓緊整改,堅定不移去過剩產能,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要徹底清查未納入“地條鋼”清單的落后鋼鐵產能;二要推廣各地的典型經驗做法;三要對督查中各地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研究采納。會議強調,以上督查整改情況年底前要向國務院匯報。
盡快提出促進利用外資措施
督查是政府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提高執行力的重要舉措。今年5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于開展第四次大督查的通知》,并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重點領域風險等五個方面作為此次大督查的重點。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壓減鋼鐵、煤炭過剩產能,取締“地條鋼”產能情況,是督查的重要內容。記者注意到,從全國范圍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去產能的任務進展迅速。至5月末鋼鐵去產能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85%左右。截至6月底,全國共有27個省(區、市)取締了存在的“地條鋼”企業。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至7月末,共退出煤炭產能1.28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85%。
不過,此次常務會議提到,督查也發現一些地方去產能工作存在不扎實不到位的情況。對此,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堅定不移去過剩產能,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要徹底清查未納入“地條鋼”清單的落后鋼鐵產能,一旦發現從嚴處理,并嚴肅問責,防止死灰復燃。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雖然清除‘地條鋼’工作已于上半年告一段落,但不代表這一工作已經完全結束,要防止其死灰復燃。其中,要特別警惕企業以電弧爐代替中頻爐。目前,國家沒有允許企業以電弧爐代替中頻爐,如果出現‘中(頻爐)轉電(弧爐)’,那就是違規的,是決不允許的。”
除了去產能方面的問題外,此次常務會議還提到,在第四次大督查中,發現一些地方投資項目報建和銀行開戶等審批用時長、涉企不合理收費屢禁不止、科技成果轉化障礙多等問題。
對此,會議還要求,相關部門要抓緊出臺措施,整治一些行業協會商會學會等存在的重復、偏高和過度收費,堅決取締違規收費。商務部要盡快提出進一步促進利用外資的措施。國家發改委要牽頭對解決部分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調整不規范導致資金閑置、推動項目施工圖聯合審批等拿出辦法。
破解民間投資隱形障礙
近年來,隨著“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極大地激發了企業活力。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8月29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所作的報告中也提到,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今年以來,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進一步削減,“多證合一”改革全面啟動,事中事后監管不斷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面推行,前7個月全國新登記企業增長11.9%,日均新增1.6萬戶。
昨日的常務會議要求,要推廣督查中發現的各地在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成本、促進創業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等方面的典型經驗做法。
此外,受國務院委托,全國工商聯、國家行政學院采取實地走訪、座談等方式,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民間投資等重點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了第三方評估。
評估表明,實施上述政策,對推動經濟發展和結構轉型升級、增強內生動力、擴大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評估報告還對完善政策、優化環境、加強統籌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會議要求,要運用好評估成果。國家發改委要會同有關部門,認真梳理研究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一要以市場主體感受和訴求為導向,圍繞適應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填補政策盲區、完善創業投融資體系、提升“雙創”服務體系水平、破解民間投資隱形障礙等,進一步推動政策完善和創新,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增強民間投資、外商投資信心和創業創新活力。
二要加強政策配套。制定政策實施細則要緊扣政策設定的目標,避免市場主體被不合理的門檻擋住或絆倒。三要加強政策協調,減少政策模糊地帶,提高可操作性。要用好新媒體等各種手段,使政策廣而告之,便利市場主體知曉、受益。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www.ayzwhl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杭州高達軟件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